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策略失效沒關係,你還可以養成微習慣

輕觸收聽語音版, 或移步【喜馬拉雅FM】、【網易雲音樂】以及【企鵝FM】搜索【更好時代知識服務】收聽:

(由聲優楊一方演繹)

策略失效還有微習慣來自更好時代00:0005:02

-

策越失效與微習慣

動力策略或許有幾次會是有效的, 但是長期來看卻是不可靠的, 它會失效的原因有兩個, 第一個是因為動力是人的感受, 容易受到各種事情的影響而發生變化, 第二點是因為邊際效應遞減的原因, 重複的行為每發生一次帶來的愉悅感就會降低一次。

動力策略會失效, 同樣, 意志力策略也會失效, 因為我們的意志力不容易堅持, 因為意志力是有限的, 長時間消耗就會消失殆盡, 我們不可能長期堅持做一件事就是因為意志力是易損耗品, 而不是可以長期保持的。

而策略失效的對策就是微習慣, 微習慣是把一個習慣大幅縮減小到不可思議的程度, 它是一種非常微小的積極行為,

目標太小, 小到沒有失敗的可能性, 正是因為這個特點, 所以微習慣不會給你造成任何負擔, 具有超強的欺騙性, 因此成為極具優勢的習慣養成策略。

舉個例子, 將每天做100個俯臥撐縮減到每天做1個, 把每天寫3000字的文章縮減到30字, 把每天寫一篇日記的長度縮減到記錄一兩件事。

-

為什麼微習慣會起作用

要找到微習慣起作用的原因, 我們先要找到阻礙養成習慣的兩大阻力, 第一是無法開始行動, 缺乏勇氣和動力, 第二是無法堅持下去, 缺乏意志力。

而微習慣之所以起作用, 是因為微習慣將以上兩個養成習慣的阻力逐一擊破, 所以有效果, 微習慣很容易開始, 因為目標足夠小, 小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程度, 所以我們不會感到害怕。

微習慣也很容易堅持, 足夠小的目標只需要花費極少的時間和精力就能完成, 沒有堅持的壓力, 就能更堅定地堅持下去了。

微習慣起作用還和大腦的運作規律有關, 我們的大腦往往是抗拒改變的, 但是微習慣採取一種小到不可思議的目標, 只消耗極低的意志力, 就能讓大腦以低成本啟動, 大腦還沒來得及對行為產生抗拒的時候, 行為就已經發生了。

當我們啟動了一個行為時, 比如做一個俯臥撐, 就很可能沿著當前的狀態繼續下一步的行動, 乃至完成額外的任務, 微習慣的螺旋狀激勵機制, 會推動我們一點點行動, 增加堅持下去的慣性, 提升我們的習慣能力。

-

怎樣應用微習慣

微習慣的應用分八個步驟,

第一步, 選擇一個微習慣, 制訂每天的計畫, 注意這裡的計畫一定要很微小, 小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第二步, 挖掘微習慣的內在價值, 也就是你做這件事能給你帶來什麼好處, 這是你堅持做事的理由。

第三步, 明確微習慣的時間安排, 安排一個微習慣的佔用時間, 安排什麼時候執行這個微習慣, 最好要在一天的同一個時間執行, 養成定點的習慣, 第四步, 建立回報機制, 微習慣達成以後要用獎勵回報自己, 從而使自己有投入堅持的動力。

第五步, 記錄和跟蹤自己完成的情況, 是不是完成了, 完成了多少, 超額完成了多少都要詳細記錄, 以後便日後的分析, 第六步, 進行到這裡, 微小的任務已經提不起你的興趣了,

所以從微量開始進行任務的超額完成, 制訂更大強度的計畫。

第七步, 服從制訂的計畫, 不要想著完成更多的任務, 也就是回歸微習慣的本質, 開始將任務縮減, 第八步, 留意習慣的養成的過程, 體會到到底怎樣的計畫是適合自己的, 從而真正養成一個微習慣。

在應用微習慣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三個關鍵點, 第一個是微習慣目標的設置一定要小, 只有小的目標才能讓大腦認為它真的是毫無威脅, 如果不確定多小, 那就選擇更小的那個。

第二點是替代獎勵機制, 對大腦來說, 有回報才更願意去做一件事, 而微習慣由於太小還不能夠很大的回報, 那麼就人為設置一個回報來欺騙大腦。

第三點是及時判斷微習慣是否已經養成, 當明顯感覺自己的身份認同發生了變化,或者對某件事習以為常,到了固定的時間就回去做,這個時候,你的微習慣就已經養成了。

-完-

當明顯感覺自己的身份認同發生了變化,或者對某件事習以為常,到了固定的時間就回去做,這個時候,你的微習慣就已經養成了。

-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