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清新遊嵩口 走在福州唯一國家級歷史古鎮內

大樟溪從重巒疊嶂的大山深處飄然而來, 孕育了鐘靈毓秀的嵩口古鎮。 這是一個夢一般既遙遠而又真實的古老村落——氣勢恢宏的古民居、神秘莫測的古寨堡, 印滿蒼苔的古碼頭, 別具一格的木刻石雕、出神入化的彩繪泥塑……依稀傳遞著昔日的繁華和富庶, 訴說著千年古鎮的風雨滄桑。

嵩口古鎮 街頭 攝影/撰文:胡文凱

很湊巧, 天公作美, 今天有了些暖暖的陽光。 車從福州出發, 繼永泰, 往嵩口, 一路上路上車輛極少, 暢通無阻, 甚為愜意, 車內你一言我一語聊得歡:“嵩口古鎮屬於人文景觀。 ”“古鎮有什麼好看的?”“我也不知道。 ”“哦, 是看房子, 就是古民居。 ”“那有什麼好看的。 ”……在討論中過了兩小時左右, 顛簸帶來的不順利被好奇戰勝了, 終於到了嵩口古鎮。

嵩口古鎮 街頭 二 攝影/撰文:胡文凱

還為領略到嵩口古鎮的厚重人文氛圍, 我就被大街上的市井氣息折服。 這裡的人並不著急, 小販也不叫賣。 坐在街頭打牌的繼續打牌, 偶爾拾起一張牌再抬頭瞅一眼街上的人, 只有坐在摩托車上等乘客的摩托車司機們不停地打量著我。 很遺憾, 我最終還是不能成為他們的客戶。

嵩口古鎮 街頭 三 攝影/撰文:胡文凱

很難想像得出來這麼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是分割在公路的兩旁, 這讓我事先準備的遊覽計畫又泡了湯。 我站在一塊導遊路線圖牌前仔細觀看, 再次規劃自己的路線。 心中大致有數之後我就開始了探索, 後來在小巷裡終於還是迷路了, 我寄希望於手機導航,

可是這裡的地圖精度不夠高, 乾脆收起手機隨緣吧。

嵩口古鎮 小巷 攝影/撰文:胡文凱

在小巷裡胡亂的闖蕩全憑自己的感覺, 好在自己的感覺並不是那麼差勁, 也得益于嵩口古鎮的箱子都是互相連接的, 實在不行我就看巷子裡的行車, 他們往哪裡走我就往哪裡走。

這一頓胡亂的闖蕩除了刺激之外, 還收穫了不少讓人驚歎的發現。

嵩口古鎮 張元幹塑像 攝影/撰文:胡文凱

如果說嵩口這個千年名鎮是撒落在大山深處的一頂王冠, 那麼月洲就是這頂王冠上的明珠。 月洲村從宋至清出了41位進士, 1位狀元,2位尚書!演繹了張孟肩父子六人六進士祖孫三代18條官帶的盛舉。嵩口歷史悠久,人傑地靈,古有“小荊州”之稱,締造了眾多人文景觀。文物普查中就發現8處新石器時代遺址,是宋代著名詞人張元幹、道教閭山派傳奇人物張聖君、佛教盧公、“鐵印直行”嵩口司的故鄉。

嵩口古鎮 古街 攝影/撰文:胡文凱

蛋燕本來叫蛋面,它之所以改名,跟“鐵印直行”的故事有關。

嵩口古鎮 古街入口 攝影/撰文:胡文凱

相傳明朝正德年間,明武宗朱厚照曾來到嵩口。不巧嵩口巡檢司周大人下田耕作,司衙大唱空城計。朱厚照命隨從在衙門口擊鼓,沒過多久,就看到周大人與眾兵丁,挽著全是泥巴的褲腿,手握長鋤頭,齊集在衙門口。朱厚照見巡檢司與眾兵丁官不官、兵不兵、農不農,心中納悶,細問之下,方知巡檢司、眾兵丁俸祿少得可憐,要靠自力耕作才能勉強度日。再看廚灶鍋中,僅蒸著數條番薯當午飯。

嵩口古鎮 天后宮 攝影/撰文:胡文凱

鄉民紛紛向皇帝解釋,周大人為官不易,勤政愛民,廉潔奉公,帝心方悅。周大人無物奉敬,只能獻上蒸熟的番薯。這時候,緊挨衙門的鄰居煮了一碗祖傳蛋面送來,朱厚照正皺著眉頭啃番薯,一看到黃澄澄、香噴噴的蛋面,立即舉筷,品嘗之後龍顏大悅,嘖嘖讚歎。一番詢問之後,乃知這面名為蛋面,因為福建口音的緣故,皇帝將“面”聽成了“燕”,連連稱讚:“蛋燕,香也!”皇帝金口一開,從此蛋燕名動四方,揚名天下。

朱厚照返京之後,頒下一枚鐵印給嵩口司,准其有急事可以直奏天聽,行文無須經由府縣,嵩口司“鐵印直行”的事就此傳開了。

嵩口古鎮 祠堂 攝影/撰文:胡文凱

然而在嵩口,最讓我感興趣的還是傳統的古民居。在歷史的長河中斑駁著,從土牆到瓦礫;從畫棟到雕梁;從石工到木刻;從石臼到老磨;從風鼓到古井……這些,已離我們似乎漸遠,又靠我們似乎太近。在傳統與文明之間,在古老與現代之間,在這裡,讓我們感覺陌生而又熟悉。一千年的文化,一千年的故事,又重新回到我們眼前!

嵩口古鎮 古宅 攝影/撰文:胡文凱

從腳下這塊土地上走過的、生活在沉積層裡的人們,有著先人遺留下來的腳印,也有著我們落下來的塵埃。然而,歷史的連貫性卻給我們留下,那一條條殘牆舊瓦,古木寒窗。從這裡,我們能夠會見古人,回歸歷史;從這裡,我們能夠窺視未來,創造明天。

嵩口古鎮 內堂 攝影/撰文:胡文凱

因為迷路打聽路認識了一位元本地住戶大姐,大姐一看我脖子上掛滿了攝影器材,就熱情地為我推薦了一處古院子,說拍照很美麗就連央視都來拍攝。高辭之後再接著走幾步,就發現了大姐推薦的古民居。 站在古院子的面前,被他的氣勢鎮住了,古時的大戶人家啊!

嵩口古鎮 萬安堡 攝影/撰文:胡文凱

在萬安堡裡,當年十九路軍抗戰時路經此處,留下“倭寇不滅,軍人大恥;抗戰到底,還我河山”的悲言壯語。萬安堡的外牆氣勢宏偉,牆基由大樟溪的鵝卵石堆砌而成,上面長滿歷史的青苔;外牆上部由三合土打圶而成,在歲月的沖刷下,長滿深深的皺紋。整座古堡外觀保持完好,內部卻因現有的居民重新圍房造屋,格局有所改變。

嵩口古鎮 斷壁 攝影/撰文:胡文凱

嵩口古鎮 殘垣 攝影/撰文:胡文凱

嵩口古鎮 圍牆 攝影/撰文:胡文凱

讚美嵩口古鎮的話語很多,我有必要向各位提個醒,嵩口古鎮是真的真正在消失。倒下的牆壁成了菜地,河邊上的鐵船已是鏽跡斑斑,高速的城市化進程讓村落凋敝。殘垣斷壁之中生長出了蔬菜園子,一樹美麗的枇杷正在生長得成熟。我看見枇杷的第一眼居然不是想摘來嘗嘗,我真的想坐在這裡畫上一幅畫,可惜我的畫筆沒有攜帶。這走向滅亡的一部分嵩口古鎮也發出新的生機,這是我樂觀的心態,因為境遇不可逆轉。

嵩口古鎮 老宅屋內 攝影/撰文:胡文凱

嵩口古鎮 院子 攝影/撰文:胡文凱

我真的是在古鎮裡面胡亂闖蕩,我都不相信我走過的住有人家的院子、屋簷小巷居然真的是古鎮的遊覽線路。我來不及在這些地方思考和感懷,我急於尋找到一條看著想路的路,我終於闖入了這條鶴形路

嵩口古鎮 龍口牆 攝影/撰文:胡文凱

按照正常的遊覽線路,橫穿過一條車來人往的水泥公路,來到了壟口書齋,方能看到了奇妙的鶴形路。而我的胡亂闖蕩直接進入了鶴形路,這是一條網紅路,是來到嵩口古鎮必須要打卡的地方。這條路是嵩口古鎮最有特點的部分,在全國古鎮裡也是獨一無二的。按照鶴脖子的形狀建的,顧起名為鶴型路。它全長150米,路面中間為土層,象徵著鶴的食道,兩側及牆基為大小一樣的鵝卵石砌成,寓意鶴吃的米。之所以修建成核心,是房屋主人根據道教陰陽學說和風水堪輿之理,為趨利避害,特意修建而成。

嵩口古鎮 鶴形路 攝影/撰文:胡文凱

轉過鶴形路的拐角我並沒有遇到愛。不對,我愛了,我愛上了這座嵩口古鎮。

嵩口古鎮 鶴形路 二 攝影/撰文:胡文凱

嵩口古鎮凝結千百年的古韻不散。一座座古民居,演繹著多少家族的傳奇?每一座古宅都隱藏著一部家族奮鬥史,講述著遙遠農耕時代的不老故事……

1位狀元,2位尚書!演繹了張孟肩父子六人六進士祖孫三代18條官帶的盛舉。嵩口歷史悠久,人傑地靈,古有“小荊州”之稱,締造了眾多人文景觀。文物普查中就發現8處新石器時代遺址,是宋代著名詞人張元幹、道教閭山派傳奇人物張聖君、佛教盧公、“鐵印直行”嵩口司的故鄉。

嵩口古鎮 古街 攝影/撰文:胡文凱

蛋燕本來叫蛋面,它之所以改名,跟“鐵印直行”的故事有關。

嵩口古鎮 古街入口 攝影/撰文:胡文凱

相傳明朝正德年間,明武宗朱厚照曾來到嵩口。不巧嵩口巡檢司周大人下田耕作,司衙大唱空城計。朱厚照命隨從在衙門口擊鼓,沒過多久,就看到周大人與眾兵丁,挽著全是泥巴的褲腿,手握長鋤頭,齊集在衙門口。朱厚照見巡檢司與眾兵丁官不官、兵不兵、農不農,心中納悶,細問之下,方知巡檢司、眾兵丁俸祿少得可憐,要靠自力耕作才能勉強度日。再看廚灶鍋中,僅蒸著數條番薯當午飯。

嵩口古鎮 天后宮 攝影/撰文:胡文凱

鄉民紛紛向皇帝解釋,周大人為官不易,勤政愛民,廉潔奉公,帝心方悅。周大人無物奉敬,只能獻上蒸熟的番薯。這時候,緊挨衙門的鄰居煮了一碗祖傳蛋面送來,朱厚照正皺著眉頭啃番薯,一看到黃澄澄、香噴噴的蛋面,立即舉筷,品嘗之後龍顏大悅,嘖嘖讚歎。一番詢問之後,乃知這面名為蛋面,因為福建口音的緣故,皇帝將“面”聽成了“燕”,連連稱讚:“蛋燕,香也!”皇帝金口一開,從此蛋燕名動四方,揚名天下。

朱厚照返京之後,頒下一枚鐵印給嵩口司,准其有急事可以直奏天聽,行文無須經由府縣,嵩口司“鐵印直行”的事就此傳開了。

嵩口古鎮 祠堂 攝影/撰文:胡文凱

然而在嵩口,最讓我感興趣的還是傳統的古民居。在歷史的長河中斑駁著,從土牆到瓦礫;從畫棟到雕梁;從石工到木刻;從石臼到老磨;從風鼓到古井……這些,已離我們似乎漸遠,又靠我們似乎太近。在傳統與文明之間,在古老與現代之間,在這裡,讓我們感覺陌生而又熟悉。一千年的文化,一千年的故事,又重新回到我們眼前!

嵩口古鎮 古宅 攝影/撰文:胡文凱

從腳下這塊土地上走過的、生活在沉積層裡的人們,有著先人遺留下來的腳印,也有著我們落下來的塵埃。然而,歷史的連貫性卻給我們留下,那一條條殘牆舊瓦,古木寒窗。從這裡,我們能夠會見古人,回歸歷史;從這裡,我們能夠窺視未來,創造明天。

嵩口古鎮 內堂 攝影/撰文:胡文凱

因為迷路打聽路認識了一位元本地住戶大姐,大姐一看我脖子上掛滿了攝影器材,就熱情地為我推薦了一處古院子,說拍照很美麗就連央視都來拍攝。高辭之後再接著走幾步,就發現了大姐推薦的古民居。 站在古院子的面前,被他的氣勢鎮住了,古時的大戶人家啊!

嵩口古鎮 萬安堡 攝影/撰文:胡文凱

在萬安堡裡,當年十九路軍抗戰時路經此處,留下“倭寇不滅,軍人大恥;抗戰到底,還我河山”的悲言壯語。萬安堡的外牆氣勢宏偉,牆基由大樟溪的鵝卵石堆砌而成,上面長滿歷史的青苔;外牆上部由三合土打圶而成,在歲月的沖刷下,長滿深深的皺紋。整座古堡外觀保持完好,內部卻因現有的居民重新圍房造屋,格局有所改變。

嵩口古鎮 斷壁 攝影/撰文:胡文凱

嵩口古鎮 殘垣 攝影/撰文:胡文凱

嵩口古鎮 圍牆 攝影/撰文:胡文凱

讚美嵩口古鎮的話語很多,我有必要向各位提個醒,嵩口古鎮是真的真正在消失。倒下的牆壁成了菜地,河邊上的鐵船已是鏽跡斑斑,高速的城市化進程讓村落凋敝。殘垣斷壁之中生長出了蔬菜園子,一樹美麗的枇杷正在生長得成熟。我看見枇杷的第一眼居然不是想摘來嘗嘗,我真的想坐在這裡畫上一幅畫,可惜我的畫筆沒有攜帶。這走向滅亡的一部分嵩口古鎮也發出新的生機,這是我樂觀的心態,因為境遇不可逆轉。

嵩口古鎮 老宅屋內 攝影/撰文:胡文凱

嵩口古鎮 院子 攝影/撰文:胡文凱

我真的是在古鎮裡面胡亂闖蕩,我都不相信我走過的住有人家的院子、屋簷小巷居然真的是古鎮的遊覽線路。我來不及在這些地方思考和感懷,我急於尋找到一條看著想路的路,我終於闖入了這條鶴形路

嵩口古鎮 龍口牆 攝影/撰文:胡文凱

按照正常的遊覽線路,橫穿過一條車來人往的水泥公路,來到了壟口書齋,方能看到了奇妙的鶴形路。而我的胡亂闖蕩直接進入了鶴形路,這是一條網紅路,是來到嵩口古鎮必須要打卡的地方。這條路是嵩口古鎮最有特點的部分,在全國古鎮裡也是獨一無二的。按照鶴脖子的形狀建的,顧起名為鶴型路。它全長150米,路面中間為土層,象徵著鶴的食道,兩側及牆基為大小一樣的鵝卵石砌成,寓意鶴吃的米。之所以修建成核心,是房屋主人根據道教陰陽學說和風水堪輿之理,為趨利避害,特意修建而成。

嵩口古鎮 鶴形路 攝影/撰文:胡文凱

轉過鶴形路的拐角我並沒有遇到愛。不對,我愛了,我愛上了這座嵩口古鎮。

嵩口古鎮 鶴形路 二 攝影/撰文:胡文凱

嵩口古鎮凝結千百年的古韻不散。一座座古民居,演繹著多少家族的傳奇?每一座古宅都隱藏著一部家族奮鬥史,講述著遙遠農耕時代的不老故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