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亞冬會折射中國冬季專案“差距巨大”

: 第8屆亞洲冬季運動會26日在日本札幌落下帷幕。 中國代表團以12枚金牌名列獎牌榜第3位, 和前兩位日本、韓國差距明顯。 而面對2022年北京的主場冬奧會, 面對“全面參賽”的目標, 面對“三億人上冰雪”的願景, 中國體育界要做的事還很多。

在中國代表團看來, 亞冬會成績值得肯定。 速度滑冰的高亭宇、短道的臧一澤、單板滑雪的兩支隊伍, 包攬金牌的男女冰壺隊, 都有突破表現。 不過, 團長高志丹說:“這次我們是抱著學習的態度來的, 通過亞冬會確實看到了中國冰雪運動的差距。 其實, 我覺得差距都不足以形容,

應該說是巨大的差距。 ”

巨大差距體現在基礎大項高山滑雪和越野滑雪, 中國的成績馬尾提豆腐, 也體現在高度職業化的冰球, 中國男隊在日本、韓國、哈薩克面前輸得什麼都不剩, 更體現在條件優越的雪場在札幌距離市中心只有幾十公里, 而我們隊員訓練的雪場連纜車都沒有……短板要惡補, 可短板實在太多, 必須從基礎做起。

首先是基礎設施。 高志丹說, 正研究用首鋼舊廠房改建新的冰上訓練中心:“現在, 首體的冰場連短道和花滑隊都要錯時使用, 速度滑冰沒有合適的場地都沒法在北京集訓。 這個中心建好以後, 這些隊伍包括冰壺、冰球都可以進來了。 我們還打算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 找些條件合適的防空洞建室內雪場,

延長雪上訓練的時間。 ”

另一項基礎工作, 就是發現和培養人才——這短板就更短!高志丹強調, 要從越野滑雪、速度滑冰等基礎大項抓起, 打破冬季圈子選材, 還將考慮社會選材:“要跨項選才, 跨界選材, 到技巧、體操、輪滑、武術、田徑, 甚至考慮到球類去選拔人才。 ”

現在的情況是, 三分之一冬季項目中國沒開展, 三分之一是“一腳門裡、一腳門外”, 只有三分之一能進入世界先進行列。 雪車和雪橇國家隊都是申冬奧成功後才建立的。 北京冬奧目標是“全面參賽”, 但有些專案平昌冬奧資格都很難拿到, 有些要從現在開始為北京參賽資格努力。 冬季兩項中國隊教練宋文斌說:“冬季兩項和別的項目不一樣, 必須年年積分, 累計到2022年。

如果我們不把積分打回來, 到北京的時候就只能看到一個中國選手, 那只是參賽的基數。 ”

體育總局主要做的還是競技體育工作。 但健康的競技體育, 需要群眾體育和體育文化以及體育產業的支持。 所謂“北冰南展西擴”已經開展了20多年, 陳露等花樣滑冰世界冠軍也到深圳等地設立冰場。 不過到目前為止, 社會化水準不錯, 競技水準卻還不夠。 至於體育文化, 就更是慢工出細活的領域了!

亞奧理事會終身榮譽副主席魏紀中認為, 中國體育到札幌亞冬會是來“找短板”的, 至於“補短板”嘛, 他說:“總的來看, 我們的短板到2018年平昌冬奧會是補不過來的。 (笑)2022年北京, 還是有可能, 還是有可能。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