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在愛情中,你最想獲得什麼?

最近很幸運地接觸到了一個自己非常喜歡的類型, 你來我往, 談天說地, 一切看上去都還算順利。 本想著可以有機會脫單, 卻被對方告知自己沒有談戀愛的打算, 除了表示理解, 自己並沒有太多情緒上的波動。

也許是還不夠瞭解、不夠喜歡對方, 但我還是不禁開始好奇為何自己不為所動。 翻來覆去地思考, 發現還是因為單身太久, 總想急著找到一段愛情, 卻從未想過一個問題:我想從愛情中獲得什麼?

前幾日, 在問及同事這個問題時, 得到的答案卻是同一個:愛情。 嚴格意義來說, 這並非是一種答案。 於是我大概分析了一下, 她們所謂的“愛情”並非指的是愛情本身, 而是一種感覺, 一種和ta在一起便會快樂、幸福的充實感。

我相信每個人對於愛情都有著一份期待, 而這份期待便是我們想從愛情中獲得的東西, 我們本以為自己想要的只是“愛情”, 因為沒有“愛情”而去尋找愛情, 殊不知其實我們都想從愛情中獲得某一種特定的東西, 而這種需求則是因人而異的。

舉個例子, 我有個朋友單身許久, 一直在尋找一個能讓她覺得在一起很舒服、聊天不會冷場尷尬的人。 她也受到過不少高顏值男性的追求, 卻一一拒絕, 理由便是這些人都不是她想要的。 換個方式理解, 其實她想要找愛情的並非是“和某個人在一起”, 而是一種感覺,

一種她渴望的戀愛關係中能夠擁有的感覺。 這便是她想要從愛情中獲得的東西。

愛情本就是一件說不清道不明的事, 人們總覺得應該去愛, 但卻未曾想過為何去愛。 在經歷過一段又一段感情後, 依舊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麼, 或是困惑為何自己的愛情都不夠圓滿。 那麼, 我們為什麼要愛呢?你又想從愛情中獲得什麼?

物質層面

Physical

在這個人人開玩笑說著想要嫁入豪門的年代, 物質至上的觀念其實早已不再受唾棄。 說到底, 物質是愛情的基礎, 即便是再美好的愛情, 也無法脫離生活。 從愛情中追求物質並非是一件值得提倡的事, 但抱有這樣的目的同樣可以理解, 畢竟誰不想過上更好的生活呢?

且不說“求人不如求己”, 有些事情並非是你努力就能獲得的。比如戶口問題,許多人抱著死都不回老家的念頭來到一線城市打拼,不管你是否功成名就,想要落戶便是一件非常難去實現的事。因而,很多人在談戀愛時會優先考慮有本地戶口的異性,這其實也是想要從愛情中獲取物質的一種行為。仔細想來,如果能在獲得愛情的同時還能獲得物質,其實也是一種雙贏。

追求物質並不可恥,可恥的是將純粹追求物質粉飾成追求愛情。

精神層面

Mental

大多數人從愛情中想要獲得的還是精神層面的東西,大體可以分為:幸福感、安全感與歸屬感。首先說說幸福感,通常來說,我們所說的愛情便是一種幸福感。當你和對方在一起時,會油然而生一種喜悅與快感,這也是很多人窮極一生想要去尋找的感覺。然而這種快樂是短暫的,在多巴胺消耗殆盡過後,很多事情開始轉為平淡,但我相信只要依舊相愛,在日常相處中還是會有許多小確幸。

安全感是一個很玄乎的詞,你大概明白它的意思,卻又無法道明自己是否真的缺乏安全感。總的來說,安全感就是渴望穩定、安全的心理需求,這一需求在女性身上體現得尤為明顯。無論是多麼強勢的女性,內心多少都會希望有一個人可以照顧自己、為自己遮風擋雨,所以在追求愛情時,能讓自己感到安全、穩定、信任,是她們最渴望從愛情中得到的東西。

缺乏安全感的人在單身時,往往會有強烈的寂寞感,這時可能會出現想要填補寂寞而去和不那麼喜歡的人在一起的情況。這樣其實很容易適得其反,當ta發現自己無法從這段感情中獲取安全感時,便會陷入是否需要分手的糾結境地之中。無論是分與不分,最終都無法全身而退。

最後再說說歸屬感,歸屬感其實與安全感是密不可分的,人是群居動物,沒有多少人是喜歡一個人生活的。對於單身太久的人而言,會有著一份強烈的歸屬感,愛情便是他們的港灣。他們渴望自己屬於某一個人,渴望安定下來,其實也算是一種安全感的渴求。

孤獨是每個人一輩子都需要去克服的難題,愛情便是解決這個難題的一劑良藥。

陪伴

Companionship

曾經我一直抱有一個觀點:如果在一段戀愛中,體會不到強烈的幸福感的話,那又何必將就?到後來慢慢發現,不是每個人都能從愛情中追求到自己最想要的那份感覺。如今看來,愛情能給到我們最好的其實是陪伴。

陪伴是一種物質層面+精神層面的東西,就像一對結婚多年的夫妻,曾經的愛情可能也早已轉化為親情,而陪伴則是這份愛情中最後保留下來的珍貴部分。之所以許多人退而求其次地選擇了陪伴,還是離不開前面提到的安全感與歸屬感問題。

當你在情場沉浮已久,最後會發現,能找到一個陪伴你的人才是最大的幸福。

Sexual

在如今這個越來越開化的年代,兩性生活早已不是什麼敏感話題了,人們也愈加鮮明地表達自己的需求並開始注重性生活的品質。和睦的性生活無疑會促進雙方的關係與感情,但對於單身的人而言,如何解決生理需求還是一個相對頭疼的問題。

在約炮與談戀愛這兩個選項中,自然是後者聽上去更加擺得上檯面,並且很多人也會擔心約炮中存在的很多隱性問題。至於是否有人會因為性去尋找愛情,我不敢肯定地說有,但也不排除因為性而促成愛情的可能。如果是想要在愛情中獲得性的話,我想可能是因為個人需求以及對於高品質性生活的渴求。性愛本就是人的本能需求,理應同樣值得尊重。

愛情讓性變得更加名正言順,但性不是愛情中的唯一,更不能將性視為愛情。

除了上述大體總結的四種情況,人們想要從愛情中獲得的東西其實還存在著很多種可能,但都還不夠典型,所以不再一一列舉。

愛情雖然美好,卻終歸離不開現實土壤的滋養,每個人多少都想從愛情中獲得些什麼,也許是物質的,也許是精神的,也許你不願意去承認,但無論它是什麼,這都是一個值得你去深思的問題。當你能夠正視自己的需求,瞭解自己對於愛情的真實期待,才能幫助你更好地尋求愛情、得到你所想要的東西。

與其漫無目的地尋找虛無縹緲的愛情,不如將它物化,也許很多問題反而會變得更加清晰呢?

END

有些事情並非是你努力就能獲得的。比如戶口問題,許多人抱著死都不回老家的念頭來到一線城市打拼,不管你是否功成名就,想要落戶便是一件非常難去實現的事。因而,很多人在談戀愛時會優先考慮有本地戶口的異性,這其實也是想要從愛情中獲取物質的一種行為。仔細想來,如果能在獲得愛情的同時還能獲得物質,其實也是一種雙贏。

追求物質並不可恥,可恥的是將純粹追求物質粉飾成追求愛情。

精神層面

Mental

大多數人從愛情中想要獲得的還是精神層面的東西,大體可以分為:幸福感、安全感與歸屬感。首先說說幸福感,通常來說,我們所說的愛情便是一種幸福感。當你和對方在一起時,會油然而生一種喜悅與快感,這也是很多人窮極一生想要去尋找的感覺。然而這種快樂是短暫的,在多巴胺消耗殆盡過後,很多事情開始轉為平淡,但我相信只要依舊相愛,在日常相處中還是會有許多小確幸。

安全感是一個很玄乎的詞,你大概明白它的意思,卻又無法道明自己是否真的缺乏安全感。總的來說,安全感就是渴望穩定、安全的心理需求,這一需求在女性身上體現得尤為明顯。無論是多麼強勢的女性,內心多少都會希望有一個人可以照顧自己、為自己遮風擋雨,所以在追求愛情時,能讓自己感到安全、穩定、信任,是她們最渴望從愛情中得到的東西。

缺乏安全感的人在單身時,往往會有強烈的寂寞感,這時可能會出現想要填補寂寞而去和不那麼喜歡的人在一起的情況。這樣其實很容易適得其反,當ta發現自己無法從這段感情中獲取安全感時,便會陷入是否需要分手的糾結境地之中。無論是分與不分,最終都無法全身而退。

最後再說說歸屬感,歸屬感其實與安全感是密不可分的,人是群居動物,沒有多少人是喜歡一個人生活的。對於單身太久的人而言,會有著一份強烈的歸屬感,愛情便是他們的港灣。他們渴望自己屬於某一個人,渴望安定下來,其實也算是一種安全感的渴求。

孤獨是每個人一輩子都需要去克服的難題,愛情便是解決這個難題的一劑良藥。

陪伴

Companionship

曾經我一直抱有一個觀點:如果在一段戀愛中,體會不到強烈的幸福感的話,那又何必將就?到後來慢慢發現,不是每個人都能從愛情中追求到自己最想要的那份感覺。如今看來,愛情能給到我們最好的其實是陪伴。

陪伴是一種物質層面+精神層面的東西,就像一對結婚多年的夫妻,曾經的愛情可能也早已轉化為親情,而陪伴則是這份愛情中最後保留下來的珍貴部分。之所以許多人退而求其次地選擇了陪伴,還是離不開前面提到的安全感與歸屬感問題。

當你在情場沉浮已久,最後會發現,能找到一個陪伴你的人才是最大的幸福。

Sexual

在如今這個越來越開化的年代,兩性生活早已不是什麼敏感話題了,人們也愈加鮮明地表達自己的需求並開始注重性生活的品質。和睦的性生活無疑會促進雙方的關係與感情,但對於單身的人而言,如何解決生理需求還是一個相對頭疼的問題。

在約炮與談戀愛這兩個選項中,自然是後者聽上去更加擺得上檯面,並且很多人也會擔心約炮中存在的很多隱性問題。至於是否有人會因為性去尋找愛情,我不敢肯定地說有,但也不排除因為性而促成愛情的可能。如果是想要在愛情中獲得性的話,我想可能是因為個人需求以及對於高品質性生活的渴求。性愛本就是人的本能需求,理應同樣值得尊重。

愛情讓性變得更加名正言順,但性不是愛情中的唯一,更不能將性視為愛情。

除了上述大體總結的四種情況,人們想要從愛情中獲得的東西其實還存在著很多種可能,但都還不夠典型,所以不再一一列舉。

愛情雖然美好,卻終歸離不開現實土壤的滋養,每個人多少都想從愛情中獲得些什麼,也許是物質的,也許是精神的,也許你不願意去承認,但無論它是什麼,這都是一個值得你去深思的問題。當你能夠正視自己的需求,瞭解自己對於愛情的真實期待,才能幫助你更好地尋求愛情、得到你所想要的東西。

與其漫無目的地尋找虛無縹緲的愛情,不如將它物化,也許很多問題反而會變得更加清晰呢?

END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