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發現1.2萬新基因!中國主導完成全球最大植物基因測序工程

一個由中國科學家主導、世界範圍內迄今最大的植物基因測序工程於前不久完成!

該工程產生的原始資料“需要三個月才能完成拷貝”, 足足有17T之多。 如今, 科學家歷時7年, 完成了工程中3000份水稻的基因組資料的深度解析。

4月25日, 國際頂級期刊《自然》(Nature)長文報導了這一成果。

該成果由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牽頭, 聯合國際水稻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學、華大基因、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安徽農業大學、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等16家單位共同完成。

水稻是全世界最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 有資料顯示, 預計到2050年, 全球的稻米產量必需增加1倍以滿足未來人口增加的需求。 而且, 在全球氣候變化的趨勢下, 如何培育高產、優質、多抗的水稻新品種, 一直是育種家面臨的巨大挑戰。

此次成果的牽頭人、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黎志康研究員表示, 過去20多年,

全球科學家已經克隆了多個水稻基因, 然而, 如何將這些功能基因組的研究成果轉化為育種家所能利用的分子設計育種資訊, 則必須對水稻種質資源的基因組資訊進行充分瞭解。

“3000份水稻基因組計畫”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的——利用新一代基因組測序技術和高性能的電腦平臺, 對來自全球89個國家和地區的3000份水稻種質資源——代表了全球78萬份水稻種質資源約95%的遺傳多樣性, 進行大規模的基因組重測序和大資料分析, 解析水稻種群基因組多樣性的本質。

2011年9月, 該計畫由中國農業科學院、國際水稻研究所和華大基因共同啟動。

黎志康說, 7年過去, 該研究對亞洲栽培稻群體的結構和分化進行了更為細緻和準確的描述和劃分, 由傳統的5個群體增加到9個, 分別是東亞(中國)的秈稻、南亞的秈稻、東南亞的秈稻和現代秈稻品種等4個秈稻群體, 東南亞的溫帶粳稻、熱帶粳稻、亞熱帶粳稻等3個粳稻群體、以及來自印度和孟加拉的Aus和香稻。

此外, 該研究還發現了1.2萬個全長水稻新基因。

研究發現, 核心基因比較古老, 大多數的新基因表現更年輕和長度偏短。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所長劉春明評價這項成果時說“這(一成果)極為重要”。 他說, 科學家的育種工作基本都是依賴于基因組變異, 沒有基因組變異可以說就沒有物種的創新, 沒有新品種的培育。 如今發現1萬多個水稻新基因, 以及大量的基因組變異, 給基因育種提供了非常精確的導向。

中科院遺傳發育所研究員儲成才說, 經過幾代育種家的努力, 我國在水稻育種, 尤其是雜交水稻育種技術和應用領域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 通過近20年來的努力, 我國在水稻功能基因組學研究也處在國際領跑地位。

他說, 如今“3000份水稻基因組計畫”的完成,

不僅為我國乃至世界水稻科研工作者深入解析水稻基因功能, 提供了非常大的幫助, 對水稻的分子設計改良也將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這項工作對保障我國乃至世界糧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影響深遠。

記者&

責編:李師荀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