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法國畫家:水墨創作打開新天地

科尼埃爾接受記者採訪。 龔鳴攝

人民網巴黎4月26日電近年來, 法國繪本創作者、插畫師皮埃爾·科尼埃爾近年來, 法國繪本創作者、插畫師皮埃爾·科尼埃爾近年來, 法國繪本創作者、插畫師皮埃爾·科尼埃爾(Pierre Cornuel)創作的中國水墨畫繪本《朱耷與“道”:畫家與鳥的故事》《月華》《英雄》獲得眾多好評。 他也成為法國少有的以水墨畫創作繪本的畫家, 受到許多業內人士的關注。 事實上, 科尼埃爾已是法國小有名氣的插畫家, 一共創作了六十餘本繪本, 風格細膩、想像豐富, 是許多出版社的寵兒。 一個法國畫家為何在功成名就之時畫起了中國水墨畫?記者來到科尼埃爾的工作室,

一探究竟。

在位於巴黎郊外小鎮聖日爾曼昂萊的家中, 科尼埃爾熱情接待了記者。 家裡的客廳就是科尼埃爾的工作室, 門上貼著用毛筆寫就的拼音“不舍”二字。 一進門, 記者便感受到了這位元畫家身上中西結合的特色。 牆上掛著的, 既有精緻的西方繪本插圖, 也有十分寫意的人物畫像。 幾副潑墨狀的油畫作品立在牆邊和書架旁, 更顯示了科尼埃爾對東西方繪畫技術的融會貫通。 最引人注目的是工作臺上掛著形形色色毛筆的筆架, 還有散落在一旁的硯臺、印章、印泥等。 這一切都顯示著, 水墨畫已經成為科尼埃爾主要的創作方式之一。

面對記者的採訪,

科尼埃爾興致勃勃地拿出自己的寶貝, 印刷成冊的畫作、保存完好的手稿、歷史久遠的旅行筆記、朋友贈送的中國宣紙等, 光是刻有中文名字的印章他就足足有六枚。 “一直以來, 我就對中國文化、中國繪畫很感興趣。 ”科尼埃爾告訴記者, 他曾在中國、韓國等亞洲國家多次旅行, 尤其在中國的道家思想中找到了很強的共鳴, 簡單質樸, 但又充滿生活的真諦。 中國繪畫也是如此, 寥寥幾筆就可以呈現出形神兼備的形象, 這是最令他著迷的地方。 此外, 科尼埃爾還認為中國水墨畫的意境濃淡有致, “非常有詩意”。

2009年, 科尼埃爾首次在畫作中嘗試用中國水墨畫的技法繪製油畫, 黑色的油墨花朵暈染在藍色的背景之上, 似是水墨氤氳,

實則是油彩綻放, 遠遠看去, 讓人分不出究竟是水墨畫還是油畫。 由這一系列畫作組成的展覽“黑色花朵”受到業內人士的好評, 還得到了法國電視二台《茶或咖啡》節目的推薦。

中西繪畫技法的結合讓科尼埃爾打開了新天地。 2010年, 科尼埃爾正式推出水墨畫作品。 在兒童讀物《朱耷與“道”:畫家與鳥的故事》中, 科尼埃爾在中國宣紙上繪製了圖書插圖, 用一隻小鳥的口吻講述了中國明末清初畫家朱耷的故事。 此後, 他以毛筆為靈感獨自創作了“卷軸式”繪本《月華》, 講述畫家男孩與各懷本領的小動物們一起創作繪畫的故事。 科尼埃爾還改編了中國民間故事“周處除三害”, 繪製成名為《英雄》的水墨畫繪本, 向法國小讀者展示與眾不同的插畫風格以及有關中國的故事。

這些繪本在法國大獲成功, 得到了巴黎大皇宮博物館、吉美亞洲藝術博物館等多家法國國家博物館的推薦, 科尼埃爾還在巴黎多家書店舉辦了簽售活動。

“自我超越遠比超越他人更加重要。 人與人之間的競爭往往是很多不幸的根源。 人在實現自我超越時, 同樣可以將一件事情做得很完美。 ”科尼埃爾說, 就像《月華》中的小動物們有各自的才能一樣,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 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色彩。 “自我超越”“相信自己”, 這是科尼埃爾通過中國繪本故事向小讀者們傳達的資訊, 或許也是他在繪畫道路上的前進方向。

在水墨畫創作上, 科尼埃爾屬於無師自通, 憑著一個畫家的直覺進行訓練和學習。

“中國繪畫和西方繪畫差別很大, 看似簡單, 實則很困難, 尤其是紙張吸水, 很難掌握墨水的多少、毛筆的力度, 而且一旦下筆就無法再更改。 ”科尼埃爾說, 在畫出一副滿意的作品前, 需要經過反復的嘗試和練習。 永不言棄, 便是科尼埃爾在學習水墨畫中得到的體會, 這也為什麼工作室的大門上貼著“不舍”的原因。

儘管困難, 但科尼埃爾認為創作過程十分愉悅。 “毛筆、宣紙、水墨都是有生命力的器物, 將他們組合在一起一幅畫才有了靈魂。 ”科尼埃爾說, 學無止境, 自己還有很大的學習空間。 目前, 科尼埃爾正在創作一本新的水墨繪本, 講述一場戰勝文化差異的跨國戀情。 在他看來, 故事是文化的交融, 法國畫家以中國傳統書畫工具創作本身也是文化交流的體驗。

科尼埃爾對大自然、動物、孩童以及生活有著發自內心的熱愛,他筆下的風光、人物和動物形象都傳遞著幸福和樂觀的情感。在他的創作中,不少故事和人物都取材於生活,地鐵裡看書的女孩、兩個鬥嘴的小朋友、餐館裡聚會的年輕人、旅行中看到的風景都是他的創作源泉。在他隨身攜帶的繪畫工具箱裡,從此多了來自中國的筆墨紙硯。在科尼埃爾看來,藝術沒有國界,不能簡單地將畫作進行國別的歸類。在他的作品中,多是採用中西混合的繪畫技法,這給他的畫作增添了不少新意。2012年,科尼埃爾的畫作《叛逆的女人》榮獲法國國家文化聯合會頒授的“金畫布獎”。

科尼埃爾的“中國畫”創作使他成為中法文化交流的橋樑。在其任職的巴黎高等現代藝術學院,科尼埃爾也向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們教授中國水墨畫的技法。這幾年的春節,他還參加了巴黎德拉克洛瓦博物館的春節活動,為來賓現場創作水墨畫,十分受觀眾喜愛。此外,他還曾多次受邀前往北京、南京、上海、安徽等地開辦藝術工作坊,與中國小朋友以及年輕的學生一道交流創作。與此同時,科尼埃爾也為中國的小讀者創作了一些動物繪本,他希望未來能夠用畫筆創作出更多精彩的故事。

法國畫家以中國傳統書畫工具創作本身也是文化交流的體驗。

科尼埃爾對大自然、動物、孩童以及生活有著發自內心的熱愛,他筆下的風光、人物和動物形象都傳遞著幸福和樂觀的情感。在他的創作中,不少故事和人物都取材於生活,地鐵裡看書的女孩、兩個鬥嘴的小朋友、餐館裡聚會的年輕人、旅行中看到的風景都是他的創作源泉。在他隨身攜帶的繪畫工具箱裡,從此多了來自中國的筆墨紙硯。在科尼埃爾看來,藝術沒有國界,不能簡單地將畫作進行國別的歸類。在他的作品中,多是採用中西混合的繪畫技法,這給他的畫作增添了不少新意。2012年,科尼埃爾的畫作《叛逆的女人》榮獲法國國家文化聯合會頒授的“金畫布獎”。

科尼埃爾的“中國畫”創作使他成為中法文化交流的橋樑。在其任職的巴黎高等現代藝術學院,科尼埃爾也向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們教授中國水墨畫的技法。這幾年的春節,他還參加了巴黎德拉克洛瓦博物館的春節活動,為來賓現場創作水墨畫,十分受觀眾喜愛。此外,他還曾多次受邀前往北京、南京、上海、安徽等地開辦藝術工作坊,與中國小朋友以及年輕的學生一道交流創作。與此同時,科尼埃爾也為中國的小讀者創作了一些動物繪本,他希望未來能夠用畫筆創作出更多精彩的故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