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狼山腳下有個“巧手世家”

中國江蘇網4月26日訊 在風景秀麗的狼山腳下, 有一個周錫林家庭, 走出了三代情系民間文化的傳承人, 他們用“指尖”守護著鄉土記憶。

在2009年9月出版的《南通崇川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一書中, 周錫林父子的草編和剪紙都榜上有名。 周錫林的父親周永樂曾做過15年的竹匠, 當年做草編他喜歡一邊做、一邊琢磨, 看見田野上的蝴蝶, 就抓來看看, 再改進草編技藝。 他巧手編制的各類小動物生動有趣、活靈活現。 如今這位年近八旬的老人, 一得空仍然會和兒子一起編一些小玩意兒, 聊一聊家傳老手藝, 探索精進的新辦法。

周錫林在學習了父輩技藝的基礎上再進行研究創作, 不僅他的草編作品形神具備、栩栩如生, 剪紙作品也精美細緻、形象逼真, 大到十二生肖的組圖、美人像、熊貓圖, 小到一個簡單的窗花, 無一不體現著南方剪紙的特色, 精巧細緻、婉約秀美。

周笑梅是周錫林的女兒, 這位90後姑娘卻也有著自己——糖畫製作。 一勺糖漿、一把起子、一隻竹簽、一塊石板、一雙巧手, 觀之若畫、食之有味……抖、提、收、放, 板上行雲, 周笑梅除了會製作傳統糖畫外, 還設計了許多新鮮的圖案, 比如深受孩子喜愛的喜羊羊、機器貓等。 大學期間, 周笑梅還利用自己的專長成立了糖畫興趣小組, 在同學之中廣泛傳播民俗文化, 讓更多人瞭解非遺、保護非遺。

她被大家親切地稱作“最美糖畫妹”。

周氏三代一邊堅守著傳統工藝, 一邊堅持著愛心公益。 周錫林參加了狼山殘疾人之家公益培訓活動, 將身患殘疾的貧困家庭與弱勢群體扶持上自食其力的道路。 作為非遺傳承人, 周氏父女也時時關心著民間手工藝術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他們進學校、進社區、進軍營, 為大家講解剪紙、草編、糖畫等民俗文化的歷史淵源和發展歷程, 現場展示藝術絕活, 一把剪刀、兩片棕櫚葉或是普通的紅紙, 巧手翻飛間, 就變成了各式各樣的藝術品。

周錫林家庭在從事三十餘年的民間藝術製作與傳承過程中, 他們的作品獲得了省、市、區等多項榮譽, 他們的故事也被省、市媒體多次進行專題報導。

2017年12月周錫林還入選江蘇省首批鄉土人才“三代”人才名單, 獲得“三帶”新秀稱號。 易天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