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南京打造生態河湖系統 未來3年,主要水體消除劣V類

昨天, 市委、市政府召開新聞發佈會, 對新近出臺的《南京市生態河湖行動計畫(2018—2020年)》進行解讀。 按照“治水”時間表和路線圖, 到2020年, 全市1082個主要水體消除劣V類, 新改建社區硬化地面可滲透率不低於40%, 2年內新建95平方公里雨汙分流收集系統, 告別污水下河歷史。

打出8項“治水興水”組合拳

南京市水域面積有多少?新聞發佈會上, 市水務局副局長束文傑給出了答案。

南京是一座典型的“水城”, 河湖水庫眾多, 境內有長江、淮河、太湖三大水系。 資料顯示:全市有大小河道821條、水庫251座、湖泊10個。 全市水域面積占土地面積的11.4%。

豐沛的江河湖泊資源和多樣的水生態環境, 在給城市帶來良好生態環境的同時, 也存在著非法侵佔、環境污染、生態退化、功能衰退等問題亟待解決。

針對存在的問題, 《行動計畫》明確了水安全保障和岸線保護、水資源保護、水污染防治、水環境整治、水生態修復、水工程管護、水執法監管、水制度創新等8項治水重點任務, 打出“治水興水”的組合拳。

主要河湖生態評價優良率要達到70%以上

《行動計畫》提出, 到2020年, 南京市自然濕地保護率達到50%以上。 全市萬元GDP用水量、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分別達到28立方米和9.6立方米以下。 重點河湖水功能區水質達成率82%以上, 省考斷面水質達到或優於Ⅲ類比例63.6%以上, 全市1082個主要水體消除劣V類;主要河湖生態評價優良率達到70%以上。

南京市將積極推進海綿城市建設, 通過採用社區屋頂綠化、道路透水鋪裝、下凹式綠地和集蓄設施利用等方式, 最大限度地將雨水就地截留、利用或補給地下水。 其中, 用地面積2萬平方米以上的新建建築物, 要同步配建雨水收集利用系統;新建、改建社區的硬化地面, 可滲透率不低於40%, 公共綠地中的下凹式綠地率不低於10%。 建成區新建、改建、擴建城市排澇泵站及新整治城市河道設計暴雨重現期應達20年以上, 建成區中心區域內澇防治設計暴雨重現期應達50年以上, 力爭實現“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暴雨不成災”目標。

2年內新建95平方公里雨汙分流收集系統

南京市將建設更多汙水處理廠, 根據計畫,

新改擴建八卦洲、江寧科學園三期等13座汙水處理廠, 新增汙水處理能力約57萬立方米/日。

在雨汙分流建設方面, 南京將在2018—2019年新建95平方公里、2784個片區的雨汙分流, 實施35平方公里雨汙分流建成區域的“回頭看”, 完成725個片區的檢查整改, 確保2019年底前構建全市961平方公里範圍內的雨汙分流體系。

按照計畫, 2018年底前, 全市域基本消除黑臭水體。 啟動建成區消除劣Ⅴ類水體行動, 今年重點對玄武湖、莫愁湖、月牙湖、白鷺洲、南湖、烏龍潭等6個城市重要水體水質進行提升。

本報記者呂甯豐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