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專家支招“停車難”:依靠價格杠杆和科技升級

中國江蘇網訊 民營停車場喊虧損、老百姓抱怨停車難, 有沒有解決辦法?昨天, 南京市社會科學院經濟發展研究所所長黃南、南京理工大學自動化學院智慧交通與安全研究所所長郭唐儀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 價格杠杆和科技升級是破解城市停車難問題的兩把“鑰匙”。

“當前停車難問題主要出現在主城核心區, 不可否認, 通過價格機制調整人們出行方式是一種解決辦法。 核心區停車收費標準上漲, 有部分人會放棄駕車出行, 會推動城市生態環境優化。 ”黃南說。

她說, 當前很多民營停車場表示不賺錢,

有聲音認為市場化定價會解決這種問題。 有了利潤空間, 企業單位會更願意開放閒置停車資源, 形成共用經濟, 更多民營資本也更願意去建社會停車場, 匹配南京不斷增長的私家車保有量。

但是, 民營停車場價格不能無限制地市場化放開, 畢竟有些停車場資源是壟斷的, 而且停車場是半公益性行業, 完全由市場做主, 收費很高, 並不利於市場調節, 所以有關部門還需要設置上限“封頂”。 民營停車場價格具體多少合適, 需要測算、客觀評價, 南京應該一邊探索、一邊探尋合適的標準。

黃南還建議, 民營停車場自身也要轉型升級, 通過技術升級, 減少人力成本。 在初期技術升級投入中, 政府可以給予適當補貼。

怎麼科技升級?郭唐儀用感測器、大資料等資訊手段為解決南京市“停車難”畫出了路線圖。

郭唐儀說, 解決“停車難”其實也是建設智慧城市的一部分。 很多時候, 造成“停車難”的一個原因是資訊不對稱, 司機盲目開著車找車位, 不僅耗時而且加劇道路擁堵。 全市需要建設一張網, 連通全市停車場, 用大資料技術瞭解停車場空置率, 並且實現動態監控, 將車位元資訊發送到車主手機中, 提高停車場周轉率。 現在南京正在籌備成立南京市靜態研究院, 希望通過規劃、管理等層面摸索解決方法。

還有停車場提出的人力成本高, 不願意在深夜開放等問題, 也有解決途徑。 “我們正在研究智慧車鎖系統, 地鎖可以自動識別車牌, 計時, 通過手機支付實現無人收費,

目前測算的成本並不高, 大約五六百元一個智慧車鎖, 計畫在今年年底投入使用。 ”

郭唐儀坦言, 在研究“停車難”項目過程中, 也遇到了一些問題。 比如推動停車場大資料聯網, 不同管理部門之間存在壁壘, 而很多停車場也不希望對外公開停車資訊。 此外, 還會涉及各個停車場之間的費用清算、隱私問題等, 需要政府從管理層面進一步推動。

本報記者張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