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史海鉤沉 “楊寶霖講東莞氏族源流”再探厚街橋頭陳氏

東莞陽光網訊4月21日下午, “追源溯流——楊寶霖講東莞氏族源流”專題系列講座第三十三講“東莞陳氏(五)”在聽眾們的一片熱切期待下拉開帷幕。

開講前三十分鐘, 已有不少忠實聽眾和東莞文史愛好者來到現場, 對楊寶霖老師開講新一期的內容翹首以盼。 本期講座, 楊老師分享了他最近對東莞厚街橋頭陳氏源流考據的新發現, 並為大家講述清代“遷海”給東莞所帶來的影響這一段重要歷史。

本期看點:機緣巧合, 曆廿載再探橋頭陳氏譜源

在第三十期講座中, 楊老師依據《成德堂陳氏家譜》、《橋東陳氏家譜》等文獻材料, 給大家梳理了厚街橋頭陳氏的氏族源流, 而要深入研究這一支陳氏, 宣統元年(1909)鉛印本四卷《橋東族譜》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參考材料。 楊老師稱自己二十年前曾有機會尋訪得此譜, 僅僅讀譜兩個小時, 未能窺得全貌而留有遺憾, 最近有幸再次讀譜, 發現當中記載了許多重要的史料, 包括明代大儒陳璉在這一支陳氏中功名成就如何奇峰突起, 清代遷海對東莞的影響等等。 楊老師繪聲繪色地憶述自己的尋譜故事, 妙趣橫生, 在場聽眾聽得忍俊不禁。

重大考證:族譜蘊藏遷海令影響東莞的重要史實

“遷海”一詞, 指的是由順治十八年(1661)三月, 鄭成功入臺灣, 清廷為防止沿海之民與鄭氏政權的交通聯繫, 以及禁絕向鄭氏軍隊提供補給, 下令遷移福建同安等縣八十八萬人於內地。 關於東莞“遷海之禍”,《橋東族譜》載有《遷複始末》一文, 該文由橋頭陳氏族人陳奉璋所撰,

完整地描述這一事件的來龍去脈。 作為“遷海”事件的親歷者, 陳奉璋切實記錄下康熙元年(1663)和康熙二年(1664)兩次分別遷海的範圍, 以及官吏執令置東莞百姓生計于不顧, 陳氏族人據理力爭, 最終爭得橋頭半遷等等實況, 是廣東“遷海”最為完整、詳細的記錄, 兩百多年後陳伯陶編撰《東莞縣誌》時, 亦有五處引用其說。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