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在“互聯網+醫療”趨勢下 遠端醫療將如何從5G中獲益

4月11日, 李克強總理考察上海華山醫院遠端會診中心。

4月12日, 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確定發展“互聯網+醫療健康”措施。

4月13日, 動脈網記者參與了在北京召開的“綻放杯”5G應用徵集大賽系列論壇之“無線網路與醫療行業融合發展高峰論壇”, 並對會議關於“5G網路+遠端醫療”的相關內容進行了如下梳理。

4G網路下遠端醫療痛點

遠端醫療服務是一方醫療機構邀請其他醫院機構, 運用通訊、電腦及網路技術為本醫療機構診療患者提供技術支援的醫療活動。

根據衛計委的規定, 現階段遠端醫療的服務專案包括:遠端病理診斷、遠端醫學影像(含影像、超聲、核醫學、心電圖、肌電圖、腦電圖等)診斷、遠端監護、遠端會診、遠端門診、遠端病例討論等。

儘管衛健委已經作出了相應的規定, 但從實際中還存在很多問題。

由於遠端醫療對圖像傳輸有著特殊的要求, 過低的視頻品質及圖片品質可能導致醫生難以辨清病情。

一般情況遠端就診需要1080P, 30FPS以上的即時視頻要求, 這對網路的品質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而實際中, 很少有醫院擁有自己的專網, 絕大部分醫院使用公共網路進行遠端會診, 這種情況下的視頻品質差, 容易造成誤診。

關於遠端會診,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的楊燁主任談到了自己的經歷:“一個身處美國的華僑曾與我取得聯繫,

並接入華山醫院遠端醫療系統, 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實驗機會, 但因為我們視頻傳輸設備不能達到標準, 會診不敢貿然進行, 考慮再三, 我們還是放棄了這一次珍貴的跨國會診。 ”

遠端手術也存在同樣的問題。 根據華為Xlabs總裁王宇峰的介紹, 早在2001年美國就已經達到遠端手術的技術要求, 並進行了相應的公開實驗。

此外, 美國已經部署了2500台達芬奇手術機器人, 實際也發揮了較大的作用, 但距醫院標準還有一定距離。 這些問題的關鍵在於當代互聯網不能滿足遠端醫療的資料傳輸要求。

健康管理形勢同樣嚴峻。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 超過300萬中國人在70歲之前死於心臟病、肺病、腦卒中、癌症和糖尿病等非傳染性疾病, 屬於“過早”死亡。

根據2017年資料, 中國30-70歲人口死於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慢性肺部疾病的可能性為18.1%。 預計2035年後, 中國將和英國等歐洲國家一起進入超級老齡化社會, 即65歲以上人口超過總人口的20%。

經濟方面, 根據世界銀行估算, 2010年-2040年之間, 中國僅通過將心腦血管疾病的死亡率降低1%, 即可產生10.7億美元的經濟收益。

5G能帶來什麼?

相對於前幾代網路通信業務單一、需求清晰、聚焦通信技術本身的特性, 5G網路將深度挖掘各行各業對資訊技術的需求, 與各行各業深度結合, 探索與垂直行業共贏的全新商業模式, 實現跨行業融合。

5G網路將帶來更快的用體驗速率, 實際下載速度可達1.25G/s;未來將建成大量小基站, 偏遠地區也可覆蓋網路。 全雙工技術是指設備的發射機和接收機佔用相同的頻率資源同時進行工作,

這是5G網路高輸送量、低時延的關鍵。

在5G技術下, 醫生可以更快調取圖像資訊、開展遠端會診及開展遠端手術。 偏遠地區的醫院可以與三甲醫院的醫生進行即時視頻, 不必再為小病翻山越嶺。

無線技術在醫療領域的應用場景主要有三類:

1. 基於醫療設備資料無限採集的醫療監測與護理類應用, 如無限監護、無線輸液、移動護理和患者即時位置採集與監測、遠端無線設備監測與維護等。

2. 基於視頻與圖像交互的醫療診斷與指導類應用, 如實時調閱患者影像診斷資訊的移動查房、採用醫療服務機器人的遠端查房、遠端即時會議、應急救援指導、無線手術示教和無線專科診斷等。

3. 基於視頻與力回饋的遠端監控類應用, 如遠端機器人超聲檢查、遠端機器人內窺鏡檢查和遠程機器人手術。

雖然部分遠端醫療技術已經在醫院中有所運用, 但要發揮其最大的作用, 還需以5G網路為依託。 如解決上述痛點, 高頻寬、低時延的網路環境必不可少。

互聯網醫療系統與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瞿運開主任以河南為例介紹了遠端醫療的實際運用情況, 可概括為一張網路、兩個平臺、三大定位、四大機構。

一張網路指基於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VPN的私人網路絡。 兩個平臺指依託3+22遠端醫療專用機房的跨機構資料交換與整合平臺、專業視訊會議系統, 共同支撐各項業務應用(如遠端會診、遠端新店診斷、遠端教育等)。

三大定位指國家遠端醫學中心以“行業標準的制定者”、“臨床應用的領導者”、“前沿技術的探索者”為目標。

四大機構指參與遠端醫療發展的機構包括“國家遠端醫療中心”、“互聯網醫院系統與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中國衛生資訊學會遠端醫療專業委員會”、“中國衛生資訊學會遠端醫療與臨床應用標準委員會”。

在今年,河南將實現省市縣全覆蓋遠端醫療,目標將150種常見病留在基層看。

目前的遠端醫療服務仍然把重心放在了患者方面,將遠端醫療服務視為現有醫療服務的一種替代和擴展。這從長遠看符合醫療發展的趨勢,但商業模式仍存在較大的挑戰。

刻不容緩

我們正在步入IoE時代。2017年,蜂窩物聯網連接數將達2.7億戶,是2016年的近3倍。

根據信通院的資料,2010-2030的移動業務流量將增長數萬倍。到2030年,移動網路連接的設備總量將超過一千億。

蜂窩物聯網用戶數量(來源於動脈網)

醫療器械與藥品的監控管理、數位化醫院、遠端醫療監護等領域都與物聯網技術息息相關。特別是醫療設備、各類感測器等與患者資訊直接相關的物聯網終端,一旦遭到入侵,極有可能威脅到患者本人的生命安全。

5G網路不僅可以提供更快的下載速度,更短的時延,還能提供更安全的資料隱私保護,這一切都是發展IoE不可缺少的因素。

此外,嚴峻的健康管理形勢也需要新的技術來解放醫療資源,給醫生更多的空間去做更多有意義的事。

楊燁主任在演講中談到:“醫療資料受限,醫生工作地點固態化是現在的主要問題,我在4G網路下調閱患者影像資料需要載入10秒,這個時間太長了,我們需要5G網路來改善我們的就診環境,把醫生從固定工作地點解放出來,這對患者,對醫生都有好處。”

5G時代,遠端醫療將走向移動化,服務將更加便捷,但同時在法規、品質等方面帶來管理挑戰。車載和便攜的遠端會診設備將得到普及,遠端醫療應用將深入到社區、鄉村,受益人群將更加廣泛。

各種便攜和可穿戴設備的健康檢測和監測設備將快速湧現,遠端健康管理將得到極大發展。個人健康資料將大量產生,醫療資料共用公用和醫療人工智慧將得到大發展,同時帶來資料安全和醫學倫理問題。

衛建委新政推動行業發展

本次會議上提到了春雨醫生、好大夫線上、微醫等從事遠端醫療諮詢服務的企業。這些企業尚未真正進入醫療領域,但隨著4月16日新政頒佈,國家將允許依託醫療機構發展互聯網醫院。

在過去遠端問診出於病例不全的原因,醫生很難給出醫療級建議,問診過程以常識性交流為主,且行業缺乏標準規範,醫療品質難以保證,這種情況正在改善。

新政中標準化的提出與合作允許將拓寬遠端醫療諮詢企業的業務範圍,逐漸解決服務品質問題、風險糾紛問題、醫生行為合法性問題、資料共用問題、隱私保護問題、設備品質問題等互聯網醫療的主要障礙。

5G網路的發展則會為互聯網醫療企業提供前所未有的機會,各企業需大合作與交流,切實解決產業界面臨的實際問題。

(原標題:在“互聯網+醫療”趨勢下,遠端醫療將如何從5G中獲益)

三大定位指國家遠端醫學中心以“行業標準的制定者”、“臨床應用的領導者”、“前沿技術的探索者”為目標。

四大機構指參與遠端醫療發展的機構包括“國家遠端醫療中心”、“互聯網醫院系統與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中國衛生資訊學會遠端醫療專業委員會”、“中國衛生資訊學會遠端醫療與臨床應用標準委員會”。

在今年,河南將實現省市縣全覆蓋遠端醫療,目標將150種常見病留在基層看。

目前的遠端醫療服務仍然把重心放在了患者方面,將遠端醫療服務視為現有醫療服務的一種替代和擴展。這從長遠看符合醫療發展的趨勢,但商業模式仍存在較大的挑戰。

刻不容緩

我們正在步入IoE時代。2017年,蜂窩物聯網連接數將達2.7億戶,是2016年的近3倍。

根據信通院的資料,2010-2030的移動業務流量將增長數萬倍。到2030年,移動網路連接的設備總量將超過一千億。

蜂窩物聯網用戶數量(來源於動脈網)

醫療器械與藥品的監控管理、數位化醫院、遠端醫療監護等領域都與物聯網技術息息相關。特別是醫療設備、各類感測器等與患者資訊直接相關的物聯網終端,一旦遭到入侵,極有可能威脅到患者本人的生命安全。

5G網路不僅可以提供更快的下載速度,更短的時延,還能提供更安全的資料隱私保護,這一切都是發展IoE不可缺少的因素。

此外,嚴峻的健康管理形勢也需要新的技術來解放醫療資源,給醫生更多的空間去做更多有意義的事。

楊燁主任在演講中談到:“醫療資料受限,醫生工作地點固態化是現在的主要問題,我在4G網路下調閱患者影像資料需要載入10秒,這個時間太長了,我們需要5G網路來改善我們的就診環境,把醫生從固定工作地點解放出來,這對患者,對醫生都有好處。”

5G時代,遠端醫療將走向移動化,服務將更加便捷,但同時在法規、品質等方面帶來管理挑戰。車載和便攜的遠端會診設備將得到普及,遠端醫療應用將深入到社區、鄉村,受益人群將更加廣泛。

各種便攜和可穿戴設備的健康檢測和監測設備將快速湧現,遠端健康管理將得到極大發展。個人健康資料將大量產生,醫療資料共用公用和醫療人工智慧將得到大發展,同時帶來資料安全和醫學倫理問題。

衛建委新政推動行業發展

本次會議上提到了春雨醫生、好大夫線上、微醫等從事遠端醫療諮詢服務的企業。這些企業尚未真正進入醫療領域,但隨著4月16日新政頒佈,國家將允許依託醫療機構發展互聯網醫院。

在過去遠端問診出於病例不全的原因,醫生很難給出醫療級建議,問診過程以常識性交流為主,且行業缺乏標準規範,醫療品質難以保證,這種情況正在改善。

新政中標準化的提出與合作允許將拓寬遠端醫療諮詢企業的業務範圍,逐漸解決服務品質問題、風險糾紛問題、醫生行為合法性問題、資料共用問題、隱私保護問題、設備品質問題等互聯網醫療的主要障礙。

5G網路的發展則會為互聯網醫療企業提供前所未有的機會,各企業需大合作與交流,切實解決產業界面臨的實際問題。

(原標題:在“互聯網+醫療”趨勢下,遠端醫療將如何從5G中獲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