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互聯網+醫療健康”熱度再攀升 中日友好醫院用資料說話

4月26日,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就“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和醫院互聯網醫療服務有關情況召開專題新聞發佈會。 發佈會地點選在中日友好醫院, 主題聚焦互聯網與醫療健康的深度融合, 展示一家三甲公立醫院如何發揮好“國家隊”的示範帶動作用。

遠端醫療的概念最早被提出始於上世紀九十年代。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 醫院提供互聯網醫療服務勢頭向好。 就在15天前,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 審議通過《關於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 要求健全“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體系,

完善“互聯網+醫療健康”支撐體系, 同時加強行業監管和安全保障相關內容。

目前, 全國互聯網醫院已達百余家, 遠端醫學協作網更是初步形成。 中日友好醫院院長孫陽在發佈會上表示, 互聯網技術的發展, 一定會讓患者就醫越來越便利, 醫生負擔越來越輕, 這一定是個大趨勢。

中日醫院示範先行

作為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直屬醫院, 中日友好醫院一直在“互聯網+醫療健康”模式上積極探索。

據孫陽介紹, 在遠端醫療方面, 中日友好醫院作為國家級遠端醫療中心, 目前網路已覆蓋全國各省區直轄市(包括澳門)近3000家醫療機構。 自2015年以來, 年平均遠端會診量超過5000例次, 據不完全估算, 累計為基層患者節約綜合就醫成本約7000余萬元。

其次, 在醫聯體建設方面, 中日友好醫院發揮在呼吸、疼痛、中西醫結合腫瘤等學科優勢和技術輻射作用, 牽頭成立專科醫聯體, 並逐步將互聯網技術應用於專科醫聯體建設。 與此同時, 還開展了遠端會診、遠端影像診斷、遠端教學查房、學術會議轉播、線上技術培訓、大型科研協同等業務。

自2016年專科醫聯體成立以來, 已經累計完成專科醫聯體內疑難危重症轉診2500余例、遠端會診985例、遠端培訓17期次、累計接收進修600人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