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魯璐西行箜篌尋“根”,帶且末娃娃演繹別樣《涼涼》

視頻載入中...

受節目篇幅所限, 魯璐和且末箜篌娃娃團的故事總讓人意猶未盡, 而箜篌這件古老樂器背後的文化更讓記者好奇, 4月25日記者採訪了魯璐。 魯璐今年31歲, 2010年畢業於中國音樂學院國樂系。 她是中國青年箜篌領軍人, 也是中國音樂協會箜篌研究會秘書長、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箜篌專業委員會副會長。

十五彈箜篌, 夢想去且末

《漢樂府》中有首詩《孔雀東南飛》曰:“十三能織素, 十四學裁衣, 十五彈箜篌……”魯璐就是在15歲接觸到箜篌的。

箜篌是中國古代十分古老的撥絃樂器。 最初稱“坎侯”或“空侯”, 在古代除宮廷雅樂使用外, 在民間也廣泛流傳, 在古代有臥箜篌、豎箜篌、鳳首箜篌三種形制。 從十四世紀後期開始不再流行, 以致慢慢衰落, 只能在以前的壁畫和浮雕上看到一些箜篌的圖樣。

當時的魯璐在中央音樂學院念附中, 她學習的樂器是古箏。 “那時學校要選拔箜篌傳承人, 箜篌美妙的聲音吸引了我, 我報名並有幸被選中。 ”魯璐說。 學箜篌的孩子是孤獨的, 魯璐有時會在租住的四合院內彈琴,

可是街坊、鄰居對她演奏的這項樂器並不認識:“他們問我這是空竹還是管篌?”這讓她非常鬱悶。

魯璐在中國音樂學院讀大二那年偶然讀到一則新聞:1996年, 在新疆且末縣紮滾魯克古墓曾出土過距今2700年的西域箜篌。 這是中國現存年代最為久遠的彈撥樂器, 被載入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紀錄。 “我當時為之興奮, 箜篌文獻流傳下來的太少, 箜篌的實物出現, 且年代如此古老, 這樣的實物資料太重要了!我迫切地想去箜篌的家鄉去看看。 ”魯璐說。

且末與箜篌關係源遠流長, 密不可分, 在距今近3000年前時, 箜篌就在新疆地區廣泛流傳, 且末作為古代絲綢之路的重鎮, 就是當時箜篌流傳的重要區域。 且末出土的箜篌基本形態一致,

細微處稍有差異, 木質為本地產胡楊木, 其均由三部分組成:音箱、頸、弦杆, 在發音部位繃蓋獸皮, 由木楔固定, 與兩河流域的角形箜篌相似。 在此前後, 箜篌作為文物還在新疆哈密、吐魯番等地出土。

她箜篌尋根,建教學基地

興奮之余的魯璐給且末縣政府寫了一封信,只是這封信一直沒有寄出,直到2014年她從中國音樂學院畢業,已經是碩士研究生。2015年4月,她和團隊踏出了“新疆且末箜篌尋根之旅”的第一步。

回憶起第一次在且末縣博物館看到那把古代箜篌時,魯璐至今掩飾不住內心的激動:“胡楊木的音箱、羊腸弦做的琴弦,非常原生態,看著它我覺得我像是在跟這把千年的古琴主人對話。”

箜篌與西方豎琴同源,經過千年的發展形成了東西方兩種不同的形制。西元前119年張騫出使西域時,將箜篌帶回中原。據史料記載,漢武帝深感箜篌之美,便令宮廷樂師仿製。正因箜篌尊貴,才使它在唐朝備受帝王推崇,被禁錮於宮廷,久之失去了發展根基。到了明末清初,箜篌失傳。

這一失就是300多年,從上世紀30年代開始,我國音樂界、樂器界的前輩們開始研發仿製箜篌,經過復原創新後的現代箜篌有72根琴弦,單邊36根,可實現轉調,為民族樂器演奏現代音樂提供了基礎。

“作為箜篌的傳承人,要推廣箜篌藝術,首先要讓它在自己的故鄉開花結果。”魯璐說,2015年,魯璐帶領北京魯璐箜篌團隊先後四次來新疆完成箜篌西域尋根之旅系列活動。同年10月,她和團隊在新疆成功舉辦了3場箜篌公益巡演音樂會。2016年,魯璐及其團隊在且末建立了箜篌公益教學基地及師資培訓基地,面向各地每年限額免費招收箜篌演奏學員和箜篌師資培訓班學員。

箜篌娃娃贊,登上夢想秀

“我第一次去且末第一小學進行箜篌科普,當我把箜篌拿到教室撥動琴弦時,孩子們特別開心,他們圍著我載歌載舞,對箜篌表達出非常大的熱情。走得時候他們圍著我要電話號碼、QQ號碼,我只說了一遍,很多人就記住了。孩子們表達情感的方式特別直接,真誠而熱烈。這其中有個小姑娘叫古麗再排爾,她每天給我發短信、發照片。”魯璐說,此次登上《中國夢想秀》的“箜篌娃娃”裡就有古麗再排爾。

“2015年魯老師在且末的箜篌演出是我第一次見到這種樂器,當時就特別喜歡,學習班一開始就報名了,這次要演奏的《涼涼》我們練習了很久,就是希望大家聽到它

她箜篌尋根,建教學基地

興奮之余的魯璐給且末縣政府寫了一封信,只是這封信一直沒有寄出,直到2014年她從中國音樂學院畢業,已經是碩士研究生。2015年4月,她和團隊踏出了“新疆且末箜篌尋根之旅”的第一步。

回憶起第一次在且末縣博物館看到那把古代箜篌時,魯璐至今掩飾不住內心的激動:“胡楊木的音箱、羊腸弦做的琴弦,非常原生態,看著它我覺得我像是在跟這把千年的古琴主人對話。”

箜篌與西方豎琴同源,經過千年的發展形成了東西方兩種不同的形制。西元前119年張騫出使西域時,將箜篌帶回中原。據史料記載,漢武帝深感箜篌之美,便令宮廷樂師仿製。正因箜篌尊貴,才使它在唐朝備受帝王推崇,被禁錮於宮廷,久之失去了發展根基。到了明末清初,箜篌失傳。

這一失就是300多年,從上世紀30年代開始,我國音樂界、樂器界的前輩們開始研發仿製箜篌,經過復原創新後的現代箜篌有72根琴弦,單邊36根,可實現轉調,為民族樂器演奏現代音樂提供了基礎。

“作為箜篌的傳承人,要推廣箜篌藝術,首先要讓它在自己的故鄉開花結果。”魯璐說,2015年,魯璐帶領北京魯璐箜篌團隊先後四次來新疆完成箜篌西域尋根之旅系列活動。同年10月,她和團隊在新疆成功舉辦了3場箜篌公益巡演音樂會。2016年,魯璐及其團隊在且末建立了箜篌公益教學基地及師資培訓基地,面向各地每年限額免費招收箜篌演奏學員和箜篌師資培訓班學員。

箜篌娃娃贊,登上夢想秀

“我第一次去且末第一小學進行箜篌科普,當我把箜篌拿到教室撥動琴弦時,孩子們特別開心,他們圍著我載歌載舞,對箜篌表達出非常大的熱情。走得時候他們圍著我要電話號碼、QQ號碼,我只說了一遍,很多人就記住了。孩子們表達情感的方式特別直接,真誠而熱烈。這其中有個小姑娘叫古麗再排爾,她每天給我發短信、發照片。”魯璐說,此次登上《中國夢想秀》的“箜篌娃娃”裡就有古麗再排爾。

“2015年魯老師在且末的箜篌演出是我第一次見到這種樂器,當時就特別喜歡,學習班一開始就報名了,這次要演奏的《涼涼》我們練習了很久,就是希望大家聽到它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