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一線工人終成技能大師,他的秘訣是——“把工件當藝術品來做”

在25日閉幕的省工會第十四次代表大會上, 無錫的“技能大師”陳亮作為省五一勞動獎章獲獎者代表, 上臺接受頒獎和表彰。 從一名默默無聞的一線工人,

到響噹噹的高級技師, 陳亮的“秘訣”是“把工件當作藝術品來做”。

2012年被評為技術傑出帶頭人, 帶領的團隊獲得中國模具工業協會精模獎、2013年成為無錫市技能大師工作室領辦人之一、2014年榮獲省、市企業首席技師稱號、2015年獲得無錫市高技能人才獎、2016年獲得江蘇省人民政府特殊貢獻獎及江蘇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017年獲“我心目中的無錫工匠”稱號、同年獲得市五一勞動獎章, 最近又獲江蘇省五一勞動獎章……

看著履歷上一長串的榮譽, 很可能會以為陳亮是位五六十歲的“老師傅”, 其實他今年才34歲。 為人也特別活潑, 見到記者先來個“自黑”:“別人都不相信我是80後, 因為頭上的毛都掉了。 ”

2002年從江蘇資訊職業技術學院畢業後,

陳亮進入無錫微研股份有限公司工作, 這是一家以模具生產聞名的企業。 “起初幹的是銑床的粗加工工序, 大部分要靠手動完成。 ”陳亮坦言, 這類粗加工的活兒, 他做得很一般, 產量上不去。 “我的特點是做事細緻。 所以做手工活兒速度沒別人快。 ”這個特質卻讓他在接下來的工作中大放異彩。 幹了5年銑工後, 趁數控加工中心缺人, 他自告奮勇接受“試用”, 短短一星期就站穩了腳跟。 原來, 當時加工中心在做一件精度誤差在2個微米內的產品, 可一般的老職工只能把精度做到三四個微米。 小陳上手不到一星期, 就把精度控制到了1個微米, 震驚了全公司。

其實, 在進加工中心之前, 他就在默默學習相關知識,

希望有一天能靠技術吃飯。 廠裡有一台“教練機”, 陳亮總是在這台機器“休息”時, 用來學習程式設計、試加工。 2005年, 他又湊了9000元買了台電腦, 在家自學相關知識。 來到加工中心後, 他做的都是高精度活兒, 始終抱著一個信念:把工件當藝術品來打磨。 因為特別專心, 工友們甚至開玩笑說“他對機器比對老婆還好”。 他確實在工作上付出了太多的時間, 他自己也說家對他而言像個旅館。 家裡所有事務, 都由妻子操辦, 他完全顧不上。 有了孩子後, 妻子不得不辭了工作, 專門在家照顧小孩。 “說實話, 女兒跟我都不太親, 平常沒啥時間陪她。 ”也許是出於歉疚, 他微信朋友圈的封面上, 永遠都是妻子和女兒的照片。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