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風起安塞:王家灣記

晨曦映照著紅豔豔的石寨山,山坳裡傳出鳥叫雞鳴。 雙陽河水清清地流過了長滿寸草的河灣,日子仿佛進了亙古的永恆。 寧靜、偏僻而懶懶散散。

“王家灣實在怪,山頂上有些沙石蓋,氣候惡劣土質壞, 一年四季吃不上菜,三年兩頭受災害。 ”這是流傳在王家灣一帶的順口溜。 其實,說起王家灣,首先得從它的偏僻與閉塞說起。 王家灣地處延河流域與無定河流域的分水嶺,山高、路遠、坑深,甚是偏僻。 1947年黨中央毛主席撤出延安,轉戰陝北,于當年3月的一天從靖邊縣的小河村來到王家灣這個偏僻的山坳, 一住就是58天。 昆侖縱隊司令任弼時住的是一個不足兩平方米的拐窯,於是人們說小司令部指揮大戰爭。 在王家灣期間, 毛澤東寫了《關於西北戰爭的作戰方針》和《蔣介石政府已處在全民包圍中》兩篇極有影響的文章。 6月9日夜裡, 昆侖縱隊撤出了王家灣,

那是一個電閃雷鳴, 風雨交加的夜晚, 至此,這個小小的地方因之而進入人們的話題當中。

然而,話題更多的還是說王家灣的苦焦。 其地位於毛烏素沙漠與陝北黃土高原的交界處, 毛烏素的沙塵已經接近這裡, 土質鬆散、沙化嚴重、植被稀疏,冬春兩季風沙嚴重,正像一首現代民歌唱得那樣:“我低頭,向山溝,尋覓遠去的童年,風沙茫茫滿山谷……”。

千里頑山, 四周重陽, 王家灣幾乎成了偏僻與閉塞的代名詞。

再說水。 王家灣吃水困難是世人皆知。 由於地處高山地區,吃水到山底或者更遠的溝裡去馱水。 清晨山道上傳出馱鈴聲, 便是馱水毛驢發出的。 夏季缺水冬季更難。 山路崎嶇, 摔死馱水驢的事時有發生,好像是一塊上帝的棄土。 整整十年前,我隨北京大學經濟學碩士研究生李文東騎自行車走過王家灣。 那時年輕氣盛,不畏艱辛,踏平坎坷成大道,但還在未到王家灣的路上天就快黑了,這時我們正好走在墩焉一帶的山梁上。 冬天的殘陽斜照著山梁上的古烽火臺,甚是悲愴。

自然、歷史構成了一幅立體的圖畫,令人感到一種滄桑感。 下溝時,我們碰見了一群背柴的人和馱水的驢隊。 我們吃驚于這樣少水無草的地方,還在砍山柴, 他們是從哪裡尋找到這一背背長滿利刺的柴禾!再看馱水的隊伍,那一個個孩子,而且是女孩甚多,吆著驢,那對外界人進入吃驚的目光令我想起《中國青年報》記者解曉龍拍的那張後來成為“希望工程”宣傳畫的女孩的眼神,讓我徹夜難眠。 沒辦法,高山無流水,那一眼眼高山清泉就是山上人家的救命泉。 馱水的孩子唱著“雙羊河清湛湛,清湛湛,毛主席當年住過咱王家灣……”的歌遠去了,後來,當我再度去王家灣的時候,那裡的山上已打出了水井,一股股高山清泉,不僅供山民飲用,也能澆灌蔬菜。
據說,當縣長將剛冒上來的井水接過喝第一口時,周圍的人都同:“甜的?”“甜的”。 回答是肯定的,山地上嘩地爆發出一陣歡呼,山上人眼噙淚花,但他們的眼淚卻是鹹鹹的。

王家灣是一個小小的地方,但它具有歷史的記憶,似乎誰也沒有小瞧過它。 它雖在偏僻一隅, 但也印證著時代的變化。 當我最近去時,一條柏油公路從我們當年騎自行車走的便道上新鋪而過,入夜,公路兩邊的山峁上,盡是亮光閃爍,油田開發如火如荼。 這寂寞的山,像跳動起強勁的脈搏。 當然,我們也再沒有碰見過馱水的山裡娃娃,他們都背著書包,高高興興地朝學校走去。 而真正下到那個山坳底,也就是王家灣的所在地,發現舊貌換了新顏,新鋪了百十米的街市,且地磚都是彩色水泥機制磚。 也難怪它這樣的打扮,因為這就像一個山裡女子,從山裡走出,比城裡還城裡。

王家灣地方小,羊肉卻香。山上有一種草,叫地椒,羊吃了此草,肉肥嫩且奇香,地椒入了羊髓。王家灣的肉香,是真香,只可歎的,那年隨我一同去王家灣的北京大學學子李文東當時並沒有吃到羊肉,現在他在大洋彼岸的異國他鄉,還不知是否能再記起這個鄉村。

作者簡介:字鵬,本名殷宇鵬,陝西省安塞縣人。高中畢業後隨父母在陝北黃土高原務農四年。後在縣文化局工作。1996年始任縣文化局副局長,2004年任縣文化文物館館長。曾獲“陝西省文化先進工作者稱號”(1996年),延安市第九屆“十大傑出青年”(2005);中共延安市第二次(2003)、第三次(2006年)党代會代表。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國民協會員、陝西省作家協會會員、陝西省農民畫協會副主席、陝西省民協理事、延安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陝北民歌研完會會員、陝西炎黃畫院會員、安塞縣作家協會主席、民間美術家協會常務副主席、秘書長。2004年2月赴紐西蘭進行對外文化交流,受到紐西蘭總統克拉克女士接見。業餘從事文學創作,發表作品200餘篇,出版《安塞民歌》(與人合作)(陝西旅遊出版社)一書。

也難怪它這樣的打扮,因為這就像一個山裡女子,從山裡走出,比城裡還城裡。

王家灣地方小,羊肉卻香。山上有一種草,叫地椒,羊吃了此草,肉肥嫩且奇香,地椒入了羊髓。王家灣的肉香,是真香,只可歎的,那年隨我一同去王家灣的北京大學學子李文東當時並沒有吃到羊肉,現在他在大洋彼岸的異國他鄉,還不知是否能再記起這個鄉村。

作者簡介:字鵬,本名殷宇鵬,陝西省安塞縣人。高中畢業後隨父母在陝北黃土高原務農四年。後在縣文化局工作。1996年始任縣文化局副局長,2004年任縣文化文物館館長。曾獲“陝西省文化先進工作者稱號”(1996年),延安市第九屆“十大傑出青年”(2005);中共延安市第二次(2003)、第三次(2006年)党代會代表。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國民協會員、陝西省作家協會會員、陝西省農民畫協會副主席、陝西省民協理事、延安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陝北民歌研完會會員、陝西炎黃畫院會員、安塞縣作家協會主席、民間美術家協會常務副主席、秘書長。2004年2月赴紐西蘭進行對外文化交流,受到紐西蘭總統克拉克女士接見。業餘從事文學創作,發表作品200餘篇,出版《安塞民歌》(與人合作)(陝西旅遊出版社)一書。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