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真實的美國留學富二代們到底過著一種怎樣的生活,他們只會炫富?

又是新的一天, 有人搬磚, 有人為作業熬了一晚, 還有人在洛杉磯紐波特海灘500平米的豪宅裡揉了揉惺忪的睡眼。

(圖片來自giphy)

容若天(Rudy),

22歲的他是中國遊戲業億萬富翁的兒子, 洛杉磯一家虛擬遊戲公司的老闆, 作為一個根本不差錢的富二代, 他獨自一人住在紐波特海灘500平米的豪宅裡。

(Rudy在他的豪宅裡喝咖啡 | 圖片來自紀錄片截圖)

由於父母為事業打拼, 從小就對Rudy疏於管教, 這不僅導致了他剛開始不學無術吊兒郎當,

而且為了贏得父母的陪伴和重視, 他只能靠沒事兒折騰幾下來博博眼球。

14歲, 父母把他送到了美國留學。

從高中到大學, Rudy的學業有了長足的進步, 2012年考入南加州大學後, 由於遭到校內“兄弟會”的挑釁, 他決定成立自己的“生而不凡”俱樂部。 其實, 所謂的“兄弟會”, 就是一些家境優渥、資源很好的人組成的小組織, 想要加入的人都需要交昂貴的會費和經歷一些考驗。

(“生而不凡” 俱樂部宣傳片 | 圖片來自紀錄片截圖)

“那些考驗其實是為了給他們理由去篩選出他們不希望加入他們的人, 那我們就覺得這對亞洲人非常不公平, 因為很多亞洲人是很難進這些兄弟會的”。

2014年, “生而不凡”俱樂部成立,

一手催生出它的人, 正是Rudy。 成員起初局限于南加州各大學家境優越的留學生, 後來擴展到全美年輕富有的在美華人, “我想讓華人(有錢的)也能享受屬於美國人的特權, 希望他們來到國外因為沒有融入到主流社會, 所以不能享受到的, 我們作為組織都會提供”。

(圖片來自google)

你可以不用再去考慮不被接受, 因為你能買下這一切。 俱樂部的成員必須有相似的消費能力和“VIP 特權”, 他們通過私密、小眾的活動為會員提供高品質的娛樂活動——包私人飛機去拉斯維加斯狂歡、在好萊塢山租別墅、享用日式“女體盛”、獲得你想看的演出的第一排的門票、參加無數派對……

(怎麼奢華怎麼玩 | 圖片來自laughing gif)

但這段喧囂浮華的生活, 並沒有給他帶來太多快樂, 他覺得自己的生活太過虛無。

2015年底, Rudy組織的一場活動, 被人舉報給員警, 原因是未成年酗酒、聚眾鬥毆。 然而促使他退出“生而不凡”的, 是媒體失控的負面報導。

(圖片來自紀錄片截圖)

“雖然說物質生活非常滿足, 但人過的不快樂, 非常空虛, 需要不停地嘗試新的東西來彌補自己的空虛, 但其實從來彌補不了, 我不想變成那樣”。

Rudy開始意識到, 作為這樣的一代人, 他其實有更多的出路——花在娛樂和購物上的這些錢, 其實很大一部分可以用於創造自己的價值。 於是他選擇離開學校, 用從父母那裡得到的10萬美金, 開始創業。

(圖片來自紀錄片截圖)

現在他在洛杉磯的虛擬遊戲公司做的風生水起,雖然經歷了創業初期團隊內部的更新換血,但Rudy的野心才剛剛開始。

“富二代,很多人認為是在否定自己的能力,而更去強調父輩的能力,我認為這並非一個貶義詞,我們作為有獨特優勢的人,應該去想的事怎樣利用我們所有的優勢,去創造更多的價值,承擔更多的責任”。

(圖片來自google)

小可,移民美國八年,hockaday高三學生,在這所全美頂尖私立女子學校的對面,她的媽媽為她和雙胞胎姐姐大可購置了一棟別墅,並請了阿姨照顧。

(小可的別墅 | 圖片來自紀錄片截圖)

但小可的富二代留學生活並不像Rudy那樣,從紙醉金迷的虛無到成熟有擔當。而是從一開始,這位小姑娘就很明白,自己先天資源的優勢,可以讓她創造更多價值,同時承擔更多社會責任。

(圖片來自紀錄片截圖)

媽媽買在學校對面的別墅,小可週末才能回去一次,平時時間都住在學校——“我可能學習學到12點,然後早上5點鐘起來,複習解剖的詞語,背單詞之類的,把不會的學了,然後還要預習你要學的東西。最後還不知道,老師會把題出得有多難……”週末回到別墅的時間,她也並不能放鬆,“有時候可能每天只能睡3-4小時”。

或許有人會說,國內的高中也這麼累啊,我也是留學生,我也每天這麼學啊。但小編想提醒大家——依仗她的家庭財富,她完全不需要努力,就可以得到大多數人努力奮鬥一生都得不到的富足生活。

小可所在的學校常年組織各種慈善活動,她很熱衷於此,並且希望把慈善當作自己的終身事業。四年間,她一直堅持到當地一家養老院做志願者。

(圖片來自紀錄片截圖)

她會在美國陣亡將士紀念日,給軍人寄祝福卡片;到秘魯幫助小鎮居民,挖水渠、建圖書館;在北京的一所聽障學校當助教,在那裡,她要用很大的聲音說話,一天工作6小時;為了迎接西藏的孤兒來北京,她和姐姐四處籌款......

(小可在聽障學校 | 圖片來自紀錄片截圖)

“她每天從早晨6點多出去,要到晚上大概10點鐘才回來,累到筋疲力盡,去了一個星期大概瘦了十幾斤,她就是覺得要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把自己能給孩子的愛儘量地給到他們”,小可的媽媽說。

小可的媽媽也是個想得非常明白的家長,“孩子就是要捨得讓她受委屈,她不承受這些是不會成長的”,在談到小學就把孩子送出國時她這樣說。

(小可的媽媽 | 圖片來自紀錄片截圖)

在看這部簡短的紀錄片時,小編發現在講到富二代Rudy剛開始迷茫的留學生活時,彈幕中充斥著“有錢的垃圾”“這些人都是屎”,而當鏡頭切換到小可,也還是會有人勉勉強強地說一句“這個還靠譜點”。

(請關注頂端彈幕 | 圖片來自紀錄片截圖)

如果你在穀歌中搜索富二代留學生,層出不窮的新聞裡,大多是燒錢、炫富等等一系列帶有貶義的新聞,我們不能否認確實存在這樣的“二代”,但一棒子打死所有人就不對了。

實現階級跨越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很可能我們窮極一生也不過是過上了剛剛好的生活,而那些含著金湯匙一屁股生在終點的富二代們,他們中的很多人,其實比我們大多數人更努力,創造了更多的社會價值。

菲茨傑拉德在《了不起的蓋茨比》中寫道:“社會充滿不公平現象。你先不要想去改造它,只能先適應它”,我們不能決定自己出生在哪一階層,但任何一個階層的努力都值得被尊重,在自己的階層追求更好的生活(不僅限於物質)就好,階層偏見什麼的,真的太狹隘了。

最後,在批評任何人以前,先去瞭解,說出經過大腦思考的話,難道不比盲目的攻擊和戲謔更重要嗎?

開始創業。

(圖片來自紀錄片截圖)

現在他在洛杉磯的虛擬遊戲公司做的風生水起,雖然經歷了創業初期團隊內部的更新換血,但Rudy的野心才剛剛開始。

“富二代,很多人認為是在否定自己的能力,而更去強調父輩的能力,我認為這並非一個貶義詞,我們作為有獨特優勢的人,應該去想的事怎樣利用我們所有的優勢,去創造更多的價值,承擔更多的責任”。

(圖片來自google)

小可,移民美國八年,hockaday高三學生,在這所全美頂尖私立女子學校的對面,她的媽媽為她和雙胞胎姐姐大可購置了一棟別墅,並請了阿姨照顧。

(小可的別墅 | 圖片來自紀錄片截圖)

但小可的富二代留學生活並不像Rudy那樣,從紙醉金迷的虛無到成熟有擔當。而是從一開始,這位小姑娘就很明白,自己先天資源的優勢,可以讓她創造更多價值,同時承擔更多社會責任。

(圖片來自紀錄片截圖)

媽媽買在學校對面的別墅,小可週末才能回去一次,平時時間都住在學校——“我可能學習學到12點,然後早上5點鐘起來,複習解剖的詞語,背單詞之類的,把不會的學了,然後還要預習你要學的東西。最後還不知道,老師會把題出得有多難……”週末回到別墅的時間,她也並不能放鬆,“有時候可能每天只能睡3-4小時”。

或許有人會說,國內的高中也這麼累啊,我也是留學生,我也每天這麼學啊。但小編想提醒大家——依仗她的家庭財富,她完全不需要努力,就可以得到大多數人努力奮鬥一生都得不到的富足生活。

小可所在的學校常年組織各種慈善活動,她很熱衷於此,並且希望把慈善當作自己的終身事業。四年間,她一直堅持到當地一家養老院做志願者。

(圖片來自紀錄片截圖)

她會在美國陣亡將士紀念日,給軍人寄祝福卡片;到秘魯幫助小鎮居民,挖水渠、建圖書館;在北京的一所聽障學校當助教,在那裡,她要用很大的聲音說話,一天工作6小時;為了迎接西藏的孤兒來北京,她和姐姐四處籌款......

(小可在聽障學校 | 圖片來自紀錄片截圖)

“她每天從早晨6點多出去,要到晚上大概10點鐘才回來,累到筋疲力盡,去了一個星期大概瘦了十幾斤,她就是覺得要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把自己能給孩子的愛儘量地給到他們”,小可的媽媽說。

小可的媽媽也是個想得非常明白的家長,“孩子就是要捨得讓她受委屈,她不承受這些是不會成長的”,在談到小學就把孩子送出國時她這樣說。

(小可的媽媽 | 圖片來自紀錄片截圖)

在看這部簡短的紀錄片時,小編發現在講到富二代Rudy剛開始迷茫的留學生活時,彈幕中充斥著“有錢的垃圾”“這些人都是屎”,而當鏡頭切換到小可,也還是會有人勉勉強強地說一句“這個還靠譜點”。

(請關注頂端彈幕 | 圖片來自紀錄片截圖)

如果你在穀歌中搜索富二代留學生,層出不窮的新聞裡,大多是燒錢、炫富等等一系列帶有貶義的新聞,我們不能否認確實存在這樣的“二代”,但一棒子打死所有人就不對了。

實現階級跨越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很可能我們窮極一生也不過是過上了剛剛好的生活,而那些含著金湯匙一屁股生在終點的富二代們,他們中的很多人,其實比我們大多數人更努力,創造了更多的社會價值。

菲茨傑拉德在《了不起的蓋茨比》中寫道:“社會充滿不公平現象。你先不要想去改造它,只能先適應它”,我們不能決定自己出生在哪一階層,但任何一個階層的努力都值得被尊重,在自己的階層追求更好的生活(不僅限於物質)就好,階層偏見什麼的,真的太狹隘了。

最後,在批評任何人以前,先去瞭解,說出經過大腦思考的話,難道不比盲目的攻擊和戲謔更重要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