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超級科技大國?這稱號有待商榷

本報記者 李大慶 通訊員 袁志勇

視覺中國

美國官方發佈了兩年一度的《科學與工程指標》報告, 認為中國或許已成為超級科技大國。

但我國科學家認為, 要理性認識我們的科學技術水準以及製造業現狀。 美國給中國戴上“超級科技大國”的帽子, 某種意義上來說是“迷魂藥”。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和國家科學委員會日前發佈了兩年一度的《科學與工程指標》報告, 認為中國或許已成為超級科技大國。

然而, 美國商務部4月16日宣佈:將禁止美國公司向中興通訊銷售零部件、商品、軟體和技術7年, 直到 2025年3月13日。 這引起了國人對中國存在“缺芯”問題的擔憂, 也引發了中國某些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討論和思考。

對我國科技狀況應有理性認識

美國《科學與工程指標》報告稱, 美、中兩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和第二大研發消費國, 分別占2015年世界總額的26%和21%。 如果按照目前的增長速度, 中國很快將成為全球最大的研發消費國;中國技術人才隊伍不斷擴大, 2014年理工科學士學位畢業生人數165萬人, 而同期美國只有74.2萬人;中國的技術水準也有明顯提高, 敢於嘗試對技術要求苛刻的領域, 如小型噴氣式飛機的研發等……

確實, 黨的十八大以來, 創新驅動戰略大力實施, 創新型國家建設成果豐碩, 天宮、蛟龍、天眼、悟空、墨子、大飛機等重大成果相繼問世。 但是……

4月13日, 就在美國制裁中興通訊前3天, 記者就中國製造業發展問題採訪中國工程院原常務副院長朱高峰院士時, 他說, 雖然我國已是製造大國, 近幾年製造業無論是在規模還是發展品質上均取得一定進步, 但應清醒認識到:我們還不是製造強國, 許多核心技術依然受制於人。 他特別提到晶片問題:“目前國內企業在晶片技術上有明顯進步, 但主要局限于設計和封裝領域;而中國的生產技術與水準先進的國家差距還很大。 可以說, 晶片的核心部分我們還是做不了, 還得大量進口, 或者設計之後到國外去製造。

因此, 眾多研究者認為, 美國給中國戴上“超級科技大國”高帽子, 在某種意義上是給我國製造業的“迷魂藥”。 我們應該理性認識我國製造業現狀。

轉型升級仍處起步階段

中國工程院從2013年起開展了重大諮詢研究專案——製造強國戰略研究。 近日, 工程院正式對外發佈了《2017中國製造強國發展指數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這份《報告》對於中國的製造業及工業發展水準的認識就十分清醒。

“目前, 中國製造業由高速度向高品質發展的轉型仍處在起步階段, 製造業總體仍未擺脫規模拉動的路徑依賴, 由數量擴張向品質提升的轉變將是一個較長的過程。 ”擔任工程院製造強國戰略研究專案負責人的朱高峰說,

正因為過程長, 所以我國製造業提質增效、提高供給品質水準更顯急迫。

看統計資料或許更明白。

《報告》指出, 2012—2016年製造強國指數中的品質效益指數、結構優化指數雖總體見好, 但和美國、日本、德國相比依然有較大差距。 2016年, 我國品質效益指數和結構優化指數分別為13.59、24.37, 而美國分別為59.56、47.61, 日本分別為28.62、32.76, 德國分別為25.45、44.98。

機械科學研究總院裝備製造業發展研究中心是《報告》課題的承擔單位之一。 該中心負責人吳進軍用兩組數字說明了中國製造業提質增效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首先是我國的核心技術對外依存度較高, 產業發展需要的高端設備、關鍵零部件和元器件、關鍵材料等大多依賴進口, 核心和關鍵技術的對外依存度高。 如汽車領域, ESP安全系統幾乎全部依靠進口;高檔數控機床領域,在國家重大專項支持下,機床國產高檔數控系統國內市場份額從2009年的不足1%提高到7%,五軸聯動精密機床雖實現產業化突破,但絕大部分依然依賴進口,行業仍處於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通信領域,晶片80%以上依靠進口,近5年每年進口用匯超過2000億美元。

其次,多年來我國製造業過度依賴于資源和資金的大規模投入,發展方式粗放,產品品質檔次不高,資源能源利用效率低。表現為製造業年增加值率為20%左右,而發達國家的製造業增加值率一般都在35%以上,美國、德國等甚至超過了40%。

基礎研究薄弱制約技術發展

如果就工業結構來說,現在中國已經建立了比較全面的工業體系,但這個體系中的核心技術很多都不是我們的。

這是個老大難問題。

“主要原因還是我們的基礎研究不夠。”朱高峰從歷史的角度說明了問題的由來。

共和國成立後,共產黨接手的是個一窮二白、工業基礎極其薄弱的國家。中央確定了以任務帶學科的發展方針,通過一些國家需求的重大任務,帶動學科的發展。這種方式在特殊的歷史條件下有它存在的必要性,也取得了很大成績。但其缺陷是不能從學科的發展規律入手研究工業的基礎,包括基礎理論、基礎材料、基礎工藝和基礎零部件。

改革開放後,我國技術產業發展很多靠的是引進,由於主要追求速度,也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工業基礎研究的問題。因而我們現在在產品設計、生產工藝等諸多方面都存在問題。而像生產工藝的進步,絕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慢功夫。

另一方面,科技創新本是製造業實現大而強的關鍵。但我們的創新能力又是整體薄弱。吳進軍補充說,目前我國開發工業產品所需的技術約有70%是來自於企業之外的外源性技術,不是由企業自身研發的。由於創新能力不強,我國在國際分工中尚處於技術含量和附加值較低的“製造—加工—組裝”環節,在附加值較高的研發、設計、工程承包、行銷、售後服務等環節缺乏競爭力。

“總體來看,提高創新能力是提高中國製造業競爭力的關鍵。”吳進軍一直認為,要突破戰略領域製造裝備制約,做到製造裝備與新領域同步發展,杜絕技術開發階段導入的進口裝備依賴症。如當前電子資訊、石墨烯及碳纖維新材料、汽車輕量化製造等新興產業製造裝備進口依賴嚴重,迫切需要以創新突破製造裝備瓶頸。

眾多核心技術產品還依賴進口

目前我國製造業眾多領域還有許多核心技術產品依賴國外進口。到底有哪些核心技術依賴進口呢?

朱高峰略作歸納,大致提出了以下幾個方面:

半導體加工設備,基本被日本、美國、荷蘭霸佔;超精密機床,日本、德國、瑞士等一統天下;我國材料和製造業大而不強,比如鋼鐵,我國年產量已超過世界總產量的一半,但卻仍生產不出一些特種高質鋼材;航太、汽車領域“心臟病”問題突出,高性能飛機發動機嚴重依賴進口,汽車發動機主要是外資、合資品牌;“缺芯少基”現象普遍;我國是醫藥大國,但外資醫療設備壟斷國內市場,許多高端醫療設備進口占比超過90%,藥品也大量進口,占國產藥90%以上的仿製藥等與進口藥有差距,這也是造成看病貴的原因之一……

因此,吳進軍提出,要掌握核心技術,特別是要掌握作為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的“工作母機”——先進製造裝備的核心技術,才能徹底改變我國製造裝備行業發展水準滯後于製造業總體水準的現狀,夯實製造強國的基礎。

ESP安全系統幾乎全部依靠進口;高檔數控機床領域,在國家重大專項支持下,機床國產高檔數控系統國內市場份額從2009年的不足1%提高到7%,五軸聯動精密機床雖實現產業化突破,但絕大部分依然依賴進口,行業仍處於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通信領域,晶片80%以上依靠進口,近5年每年進口用匯超過2000億美元。

其次,多年來我國製造業過度依賴于資源和資金的大規模投入,發展方式粗放,產品品質檔次不高,資源能源利用效率低。表現為製造業年增加值率為20%左右,而發達國家的製造業增加值率一般都在35%以上,美國、德國等甚至超過了40%。

基礎研究薄弱制約技術發展

如果就工業結構來說,現在中國已經建立了比較全面的工業體系,但這個體系中的核心技術很多都不是我們的。

這是個老大難問題。

“主要原因還是我們的基礎研究不夠。”朱高峰從歷史的角度說明了問題的由來。

共和國成立後,共產黨接手的是個一窮二白、工業基礎極其薄弱的國家。中央確定了以任務帶學科的發展方針,通過一些國家需求的重大任務,帶動學科的發展。這種方式在特殊的歷史條件下有它存在的必要性,也取得了很大成績。但其缺陷是不能從學科的發展規律入手研究工業的基礎,包括基礎理論、基礎材料、基礎工藝和基礎零部件。

改革開放後,我國技術產業發展很多靠的是引進,由於主要追求速度,也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工業基礎研究的問題。因而我們現在在產品設計、生產工藝等諸多方面都存在問題。而像生產工藝的進步,絕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慢功夫。

另一方面,科技創新本是製造業實現大而強的關鍵。但我們的創新能力又是整體薄弱。吳進軍補充說,目前我國開發工業產品所需的技術約有70%是來自於企業之外的外源性技術,不是由企業自身研發的。由於創新能力不強,我國在國際分工中尚處於技術含量和附加值較低的“製造—加工—組裝”環節,在附加值較高的研發、設計、工程承包、行銷、售後服務等環節缺乏競爭力。

“總體來看,提高創新能力是提高中國製造業競爭力的關鍵。”吳進軍一直認為,要突破戰略領域製造裝備制約,做到製造裝備與新領域同步發展,杜絕技術開發階段導入的進口裝備依賴症。如當前電子資訊、石墨烯及碳纖維新材料、汽車輕量化製造等新興產業製造裝備進口依賴嚴重,迫切需要以創新突破製造裝備瓶頸。

眾多核心技術產品還依賴進口

目前我國製造業眾多領域還有許多核心技術產品依賴國外進口。到底有哪些核心技術依賴進口呢?

朱高峰略作歸納,大致提出了以下幾個方面:

半導體加工設備,基本被日本、美國、荷蘭霸佔;超精密機床,日本、德國、瑞士等一統天下;我國材料和製造業大而不強,比如鋼鐵,我國年產量已超過世界總產量的一半,但卻仍生產不出一些特種高質鋼材;航太、汽車領域“心臟病”問題突出,高性能飛機發動機嚴重依賴進口,汽車發動機主要是外資、合資品牌;“缺芯少基”現象普遍;我國是醫藥大國,但外資醫療設備壟斷國內市場,許多高端醫療設備進口占比超過90%,藥品也大量進口,占國產藥90%以上的仿製藥等與進口藥有差距,這也是造成看病貴的原因之一……

因此,吳進軍提出,要掌握核心技術,特別是要掌握作為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的“工作母機”——先進製造裝備的核心技術,才能徹底改變我國製造裝備行業發展水準滯後于製造業總體水準的現狀,夯實製造強國的基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