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省先進工作者李凡:公園建設“拓荒者”“多面手”

李凡(左一)帶領同事在公園修剪枝葉。

福州日報記者 林傳樞/文 鄭帥/攝

成績單

李凡, 福州市閩江公園管理處黨支部書記、主任,

負責閩江公園南北園、南江濱生態公園等10個公園、3137畝園區的日常管理, 以及部分重點園林工程項目的建設及跟包工作。

他曾先後榮獲福建省五一勞動獎章、第一屆全國青年運動會火炬傳遞工作“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近年來, 他所帶領的閩江公園管理處榮獲全國住建系統先進集體、全國青年文明號、福建省文明單位、“攻堅 2017”攻堅堡壘等榮譽稱號。 近日, 他獲評2018年福建省先進工作者, 成為我市公園行業獲此殊榮的第一人。

頂著日曬, 半弓著腰, 用吹風機把草坪落葉“推”成了一堆……昨天上午, 在閩江公園, 記者見到了新晉省先進工作者李凡。 一頂舊草帽, 一件樸素的短袖汗衫, 很難想像, 這是一位管理著全市10個公園、3137畝園區的“大園長”,

而腳下這片閩江公園, 就是他“園林夢”開始的地方。

閩江公園建設“拓荒者”

2001年, 閩江公園剛剛建成, 30歲的李凡成為管理者之一。

上任伊始, 李凡就面對管理人員少的難題。 於是他事無巨細, 從園區的規劃佈局到各個景點的設計完善, 從日常的綠化養護、安保、基建, 到重要節日活動的籌畫與接待、搶險救災等, 都親自上陣。

在他帶動下, 公園刮起“一人多專”風, 每一名工作人員既是園林工人, 也是設計師, 還能客串講解員。 “每個公園管理人員平均不超過10個, 卻把3137畝的園區打理得井井有條。 ”李凡說。

李凡不斷創新舉措, 邀請市民來公園植樹種花, 在全市首倡播種花化的理念……隨著公園生態日益完善, 他又在公園文化上發力。 在全園共同努力下,

閩江公園南北園歷史文化長廊、望龍園福印臺、閩水園“閩水魂”雕塑、福州名人名言長廊、雕塑園等陸續建成。

17年來沒在家吃過年夜飯

每年過年, 都有很多市民和遊客來閩江公園放煙花、散步, 所以要做好防火、防溺水、防踩踏等預案。 而每一年的值守名單上, 都有李凡的名字。 17年來, 他沒有在家吃過一次年夜飯, 公園也沒有在過年期間出現過安全事故。

不僅“守土有責”, 還“馳援八方”。 近年來, 李凡參與了北江濱綠道建設、第一屆全國青運會場館園林小品佈置、西湖及周邊環境綜合整治、串珠公園跟包、公園環衛和服務設施等精細化管理標準起草制定等工作。

2017年4月30日中午, 李凡到店裡理髮。 “其間接到電話, 說西湖公園清淤等環境整治工作需要幫助,

十萬火急。 結果頭髮才理了一半, 園林局工作人員就沖到店裡。 草草清理了一下, 我就被‘揪’到西湖公園了。 ”李凡說。

這一去就是十多天, 其間他配合緊急制定了6項任務清單, 細化分解34個小項, 並提請對清單進行責任分解包乾。 在清淤期間, 他每天僅休息3小時~5個小時。 為了西湖公園能達到長效管理, 他連續幾個通宵, 完成了公園保潔、亮化、服務設施等精細化管理導則的編寫等工作。

抗台防汛總是沖在最前線

只要有颱風, 有險情, 沖在最前的總是李凡, 最後一個撤離的也總是他。

2015年, 颱風“蘇迪羅”來襲, 閩江公園300多棵大樹傾倒。 在李凡帶領下, 公園管理處全員出動, 抗台救災。

“我們從當天半夜開始扶樹、做加固,

清理淤泥, 整整3天時間, 才完成災後恢復。 ”之後, 李凡並沒有停下腳步, 他主動請纓, 帶著工作人員支援烏山西路和江濱西大道行道樹的救扶工作, 接著又是5天的日夜奮戰。

之後已是人困馬乏, 但聽說晉安省的淤泥清理面臨困難, 他又帶人前去支援……

整整半個月, 李凡都是在抗台搶險中度過, 累了就在行軍床上躺一躺, 醒來繼續奮戰, 連兒子發高燒, 他都沒時間回去看上一眼。 “好在媳婦也支持我工作, 一個人帶著孩子上醫院, 真的感謝她。 ”李凡說。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