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廈門總工會舊址陳列館重新開館 將免費對外開放

勞模代表為廈門總工會舊址陳列館揭牌。 記者彭怡郡攝

海西晨報訊 (記者 彭怡郡 通訊員 李劍婷) 昨日, 廈門總工會舊址陳列館經過105天修繕後,

重新開館。

廈門總工會舊址坐落在思明區大同路土堆巷68號, 是福建省保存下來的、反映大革命時期福建工人運動的惟一建築, 也是全國僅存的4個總工會舊址之一。 為了還原舊址原貌, 讓保存的歷史文物和記憶更加鮮活, 今年1月13日, 廈門總工會舊址開始翻修, 105天后重新開館。

昨日上午, 省總工會領導, 全省各設區市總工會領導, 全國人大代表和勞模代表在廈門總工會舊址陳列館, 舉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福建省工會系統主題黨日活動, 並向羅揚才烈士塑像獻花, 重溫入黨誓詞。 勞模代表馮鴻昌和蘭臻為廈門總工會舊址陳列館揭牌。

羅揚才烈士的孫子羅家俊表示, 陳列館不僅還原了建築原有的風貌,

就連他爺爺當時在三樓的工作房間也復原了。 “作為羅家的後代, 更要把爺爺的精神發揚下去, 更好地為社會服務。 ”

據悉, 修繕後的陳列館一樓以老照片為主, 展示廈門工人運動的歷史;二樓展示改革開放四十年廈門工會成果;三樓展示廈門工人運動領袖羅揚才和楊世寧的工作生活故居。 陳列館中還加入了現代AR技術, 只要用手機對準老照片, 就能讓這些照片“活”起來———可以在手機上查看與照片相關的歷史視頻。

陳列館將於每週二到周日9:30-17:00免費開放, 市民可前去參觀。

修繕故事

20多扇窗戶終於重見天日

1927年1月, 在大同路土堆巷68號, 廈門總工會成立大會在此舉行。 因電力不足, 會場點燃蠟燭, 在微弱的燭火中, 工人們意識到只有組織工會,

才能擁有自己的力量。 如今, 這座紅色小樓修舊如舊, 頗有歷史風韻。

翻修後的陳列館保留了原有的閩南韻味, 是因為修繕中不僅以史為圖, 並修舊如舊。 設計時, 廈門市總工會和設計、施工團隊邀請了歷史專家和以前在工會工作的老同事, 請他們回憶舊址建築細節, 然後反復考證。 通過分析, 專家從史料中發現, 舊址原先有20多扇窗戶, 但不知為何被封住了。 修繕過程中, 專家特意加入這一細節, 讓這些窗戶重見天日。

舊址還用了許多老材料, 這些材料如今已很難尋覓, 外牆所用的煙炙磚就是這樣的材料。 為了找到煙炙磚, 施工團隊四處打聽, 一聽說泉州一處正要拆除的老房子用的是這種磚, 便立刻趕到現場查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