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鐵血軍魂,敬永遠的29軍大刀隊

1933年長城抗戰中的中國士兵, 使用帶有反“S”形護手的馬刀型大刀

大刀作為最典型的傳統冷兵器之一, 為中國所獨有, 外國人稱之為“Chinese broad-sword”,

意為“中國寬劍”。 這是因為通常意義上所說的大刀, 其型制脫胎于宋代的“手刀”, 特點是刀身前部寬厚, 勢大力沉, 利於劈砍。 19世紀後半葉, 隨著槍、炮等熱兵器的普及, 大刀逐漸式微, 只是作為輔助的冷兵器使用。 到了清末民初, 軍閥混戰此起彼伏, 各派無不爭相擴充勢力, 一時間武器裝備成了大問題, 大刀因為製造簡單、成本低廉, 又被重新拾起, 甚至成為很多雜牌軍隊的主要武器。 即使在1920年代中後期, 中國軍隊裝備逐漸現代化的同時, 大刀仍作為一種主戰武器保留下來。 其原因一是對敵人來說, 遇上大刀就難免有被梟首示眾的厄運, 具有一定的威懾作用;另一個重要因素是當時步槍基本依靠進口, 軍隊中刺刀多半配備不齊,
國內也很少能自行補充, 肉搏時只能以大刀對敵。 因此, 當日軍入侵之初, 他們所面對的中國軍隊通常出現這樣一道奇怪的景觀:最原始的大刀與最先進的坦克同時出現在戰場上。

抗戰期間中國軍隊所用的砍刀型大刀全貌

護手高為90mm、厚為12mm、寬為25mm。

刀柄長為215mm, 後面的刀環直徑約76mm。 至於其他軍隊所用的大刀以及民間自製的產品, 尺寸和型制就多種多樣了, 品質也參差不齊。 另外, 雖然不同型制的大刀刀頭部分的尖銳程度和翹起角度大有不同, 但總體來說, 砍刀型大刀的刀尖部分都不太銳利, 因此不能刺殺, 而只能捅、戳敵人。 刀身靠近刀背處多數有1~2條血槽, 一般比較淺, 只起到加強刀身強度的作用。 少數砍刀型大刀在刀背設有鋸齒或穿有若干銅、鐵環, 其目的是防止刀背處被對方兵刃劈壞。 刀柄大多與刀身是一體的, 刀柄末端的延伸部分鍛成圓環狀, 即為刀環(或稱後圈), 但也有很多刀環是後焊接上的, 其作用除防止刀柄脫手外, 還可以懸掛紅綢布, 以壯氣勢。
大部分刀柄和刀環上纏裹有棉布條, 其纏法比較特殊, 不熟悉者很難纏緊。 還有一些刀柄上則由銅、鐵鉚釘固定有兩片護木, 再在上面用棉繩逐圈纏絞牢固, 一直纏滿刀環部分。 無論是布條或棉線, 其目的都是防止持刀者的手因出汗或沾染鮮血而打滑。 刀柄的長短和寬窄因刀而異, 刀環也有正圓、橢圓以及彎鉤形等不同形狀。 至於護手, 變化就更多了。 除極少數是與明清腰刀一樣的可分離的圓盤形護手外, 大多數大刀的護手都是固定在刀身上的, 最常見的是元寶形護手, 其形狀變化也很多, 後期的鐵制護手往往直接和刀身鍛成一體。 還有一類反“S”形護手, 上方向前彎曲, 可以格擋順刀背削下的對方兵刃, 下方向後彎

曲以保護持刀者的手指。 少數大刀的刀柄為傳統腰刀式樣, 刀身末端穿過刀柄, 後部以鉚接固定, 不可拆卸。 極少數大刀護手採用了西洋刀劍常用的全包式樣, 但刀柄的固定方法仍與傳統腰刀相似。 清末用於行刑的大刀在刀頭、護手處多有鬼首形象, 故稱為“鬼頭刀”, 後來不再有這種紋飾, 但此名稱仍留存後世, 經常以“鬼頭刀”代指大刀。 民國大刀上很少有專門的裝飾, 也很少有製造者的印記。 從現存實物來看, 只有極少數刀身表面經過處理, 耐蝕性較好。

砍刀型大刀中有一個特殊的種類, 那就是雙手刀, 相傳是由清代著名武學者吳殳(shu)汲取日本刀法精粹而創。 其特點是刀柄由傳統的單手握持改為雙手, 因此刀柄長至720mm, 與刃長相近。1921年直系軍閥首領曹錕在保定練時,為推行所謂的“尚武精神”,特在軍中設武術營傳授雙手刀法,把這種雙手使用的大刀稱為“苗刀”,並流傳至今。之所以改稱“苗刀”,可能是出於對日本刀及其刀法的忌諱。而此前明清史籍上的“苗刀”僅指西南地區苗族所用之刀。類似關公“春秋大刀”形狀的“青龍偃月刀”也是雙手刀中的一類,除刀柄更長外,其餘與普通大刀無異。不過,日軍所說的“青龍刀”則是對中國大刀的泛稱,並非僅指長柄大刀一種。

馬刀型大刀則是由清代“雁翎刀”、“佩刀”發展而來,並繼承明代“長刀” 的特點,刀型較為細長,且有弧度,刀前部比較尖銳,並明顯向上彎曲,與日本刀較為相似,但刀柄與砍刀型大刀無異,多配用反“S”形銅制護手。其特點是可砍可刺、靈活輕便。1933年的熱河抗戰中中國軍隊就使用過這種馬刀型大刀。

刀柄加長、以供雙手同時握持的“雙手刀”

太平軍使用的長柄 “太平刀”,型制與清代“斬馬刀”非常相似

抗戰期間中國軍隊使用的長柄大刀,刀柄長度略長於刀身

這是一把極為罕見的近乎全品相的中國大刀,做工精細,帶有完整的皮鞘。它是當年日軍從中國戰場上擄掠並作為戰利品帶回國內的,皮鞘上寫有“出征紀念、小林大七殿”、“昭和十五年十月二十五日歸還”等字樣

29軍將士為前來慰問的女學生表演刀術

這位名叫王元龍的中國勇士在羅文峪戰鬥中先後以大刀砍殺日軍10餘名

後方婦女慰問團代表手持29軍使用的大刀合影

守衛在盧溝橋橋頭的29軍戰士,肩背大刀

與刃長相近。1921年直系軍閥首領曹錕在保定練時,為推行所謂的“尚武精神”,特在軍中設武術營傳授雙手刀法,把這種雙手使用的大刀稱為“苗刀”,並流傳至今。之所以改稱“苗刀”,可能是出於對日本刀及其刀法的忌諱。而此前明清史籍上的“苗刀”僅指西南地區苗族所用之刀。類似關公“春秋大刀”形狀的“青龍偃月刀”也是雙手刀中的一類,除刀柄更長外,其餘與普通大刀無異。不過,日軍所說的“青龍刀”則是對中國大刀的泛稱,並非僅指長柄大刀一種。

馬刀型大刀則是由清代“雁翎刀”、“佩刀”發展而來,並繼承明代“長刀” 的特點,刀型較為細長,且有弧度,刀前部比較尖銳,並明顯向上彎曲,與日本刀較為相似,但刀柄與砍刀型大刀無異,多配用反“S”形銅制護手。其特點是可砍可刺、靈活輕便。1933年的熱河抗戰中中國軍隊就使用過這種馬刀型大刀。

刀柄加長、以供雙手同時握持的“雙手刀”

太平軍使用的長柄 “太平刀”,型制與清代“斬馬刀”非常相似

抗戰期間中國軍隊使用的長柄大刀,刀柄長度略長於刀身

這是一把極為罕見的近乎全品相的中國大刀,做工精細,帶有完整的皮鞘。它是當年日軍從中國戰場上擄掠並作為戰利品帶回國內的,皮鞘上寫有“出征紀念、小林大七殿”、“昭和十五年十月二十五日歸還”等字樣

29軍將士為前來慰問的女學生表演刀術

這位名叫王元龍的中國勇士在羅文峪戰鬥中先後以大刀砍殺日軍10餘名

後方婦女慰問團代表手持29軍使用的大刀合影

守衛在盧溝橋橋頭的29軍戰士,肩背大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