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陝西將擁有自己的星座!“陝西一號”衛星星座計畫發佈

在第三個“中國航太日”來臨之際, “中國航太日”西安分會場主題活動——“一帶一路” 微小衛星論壇今天在西北工業大學舉行。 論壇上發佈了“陝西一號”衛星星座計畫, 並啟動“中國微小衛星大會”。

“陝西一號”衛星星座計畫將分三期完成, 其中星座計畫一期由72顆低軌道國際標準立方星組成, 逐步建成256顆衛星的星座。 星座搭建完成後將實現對陝西省全境及“一帶一路”全域地區高頻度、重訪遙感, 可按照國土資源普查、城市規劃、環境監測、災害預警、農林水利需求提供即時、詳細、直觀的圖像資訊。 這意味著, 陝西省將擁有自己的星座。

研製團隊正在研製12U立方星

據介紹, 立方星是一種採用國際通用標準的低成本微小衛星。 1U立方星的體積為10釐米×10釐米×10釐米, 在此基礎上, 可以根據使用者不同需要配備不同載荷, 進行擴展。 立方星具有標準化程度高、造價低廉、體量小等特點, 已成為微小衛星發展的重要方向。 自2016年以來, 西北工業大學已先後完成了世界首顆12U立方星“翱翔之星”“行雲試驗一號”以及歐盟QB50計畫“翱翔一號”三顆立方星的研製任務, 且均已成功發射。

12U立方星

“陝西一號”星座計畫由西北工業大學和西安翱翔衛星技術有限公司牽頭研製, 目前, 該計畫的先導星——“西安一號”A星和B星研製工作進展順利, 計畫于明年6月發射入軌, 主要對陝西省大氣霧霾、水資源污染等情況進行全面監測, 為西安市“鐵腕治霾”提供資料支撐, 也為“陝西一號”星座計畫的全面實施奠定堅實的基礎。

西北工業大學黨委書記張煒表示, 西工大是我國最早開展航太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國內高校之一。 近年來, 學校在空間技術領域取得了一系列新進展, 同時積極推進航太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 主動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今後, 將奮力在空間應用方面取得新突破, 並以此推動在空間科學領域開展新探索, 在航太科普工作中做出新貢獻。

據悉, 首屆“中國微小衛星大會”將於2018年11月18日至20日在西安舉辦, 西安市將作為該大會的永久會址。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