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與乳腺癌抗爭23年,她的故事讓人淚流滿面!

有時候命運給了我們太多的猝不及防, 有時候我們無法抗拒命運給予我們的災難。 但請你相信, 如果你選擇綻放美麗燦爛的笑容, 那陽光總會灑在你生命的路上, 不僅照亮自己, 更會照亮他人, 當你走過那段艱辛, 你已經是一個為世界綻放生命的太陽。

張家敏是九三學社北京市首鋼支社的社員, 她堅持與乳腺癌鬥爭近20年, 並幫助其他乳腺癌患者疏導恐懼、抑鬱心情, 樹立抗癌信心。 她懷著讓“中國女性都不再受乳腺癌的困擾和摧殘”的理想, 自發組建“粉紅絲帶”志願服務隊, 行進在乳腺保健服務事業的路上。

當國人都在暢談“中國夢”時, 一天, 張家敏的兒子突然問她:“媽媽, 您的中國夢是什麼?”那時的她不假思索地脫口而出:“中國女性都不再受乳腺癌的困擾和摧殘!”

初遇乳腺癌

1993年, 在大家對乳腺癌的認知還很陌生時, 55歲的張家敏被查出了乳腺癌, 認知的局限, 讓她根本就沒太在意, 照樣每天到學校去上課, 在繼續工作了8個月後的一天, 突然在家裡暈倒了。 然而讓她驚訝的是, 她根本沒想到那個時候癌細胞發展的如此之快 。

1994年4月11日, 她接受左側乳房根治手術, 5月初實施放療, 6月底她就返回了講臺。 然後, 邊講課、邊進行化療和內分泌治療……19年的平靜生活卻在2013年1月, 發生了轉折, 張家敏因心臟和血壓問題住院檢查, 卻偶然又發現右側乳房出現了一個小小的硬塊,

經過一系列檢查, 確認無誤了——乳腺癌!這是她萬萬沒想到的。

無論任何事情, 在無權選擇而又無法回避時,

剩下的就只有面對了。 要面對, 如何面對?還是坦然些好。 為了讓家人和好友們快快樂樂地過年, 她不動聲色, 如無事一般, 和大家共同歡度春節, 走親訪友, 迎來送往, 沉浸在幸福和甜蜜中。 直至過了元宵節, 她淡然地對家人說明了一切。

2013年3月5日, 她重返手術臺, 實施了保乳手術, 術後兩周恢復正常工作。 那時的她已經年近75歲了。 “癌症”, 這兩個字, 19年來把她帶入了一個新的、又極其特殊的領域, 使她融入了新的、極其特殊的群體, 也使她結識了很多新的、極其特殊的朋友。

張家敏所在的藝術團裡一位獨舞演員叫伍蓮。 伍蓮在49歲的時候, 確診為乳腺癌中晚期。 倆人之間既是病友, 又是很好的姐妹。 平時伍蓮是個很天真開朗的人,

用伍蓮自己的話說是“生命不息, 舞蹈不止”。 但讓張家敏怎麼也沒想到的是剛剛過去一年得時間, 突然有一天, 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 伍蓮選擇了從五樓跳下, 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張家敏無法接受伍蓮的這種選擇, 第一時間知道以後, 她心裡非常的痛, 眼淚忍不住的就流了下來。 那個時候, 她才明白, 原來在開朗樂觀的背後, 其實一直積壓著乳腺癌帶給身體殘缺和復發、轉移帶來的巨大痛苦。

拯救年輕的生命

伍蓮的事情讓她意識到了患有乳腺癌群體的特殊性, 在這個群體, 作為女性特徵明顯的癌症姐妹, 彼此之間有著特殊的情感交流需求。 有時候向家人甚至向醫生難以啟齒的問題, 反而要向自己的病友傾訴和詢問。 於是,在1995年初,一位專家公開了張家敏家的電話,從此為患有乳腺癌的姐妹們開通一個屬於她們自己的24小時熱線。

24年來,張家敏接病友電話過萬次,説明乳腺癌患者疏導恐懼,樹立抗癌信心。她不僅自己成功抗癌,還把愛帶給了其他乳腺癌患者,2012年張家敏發起“粉紅絲帶志願服務隊“。在這四年當中,這個服務隊已經組織探訪活動200多次,探訪患者超過8000人次。她說,“在呼吸沒有停止前,我們都要努力”。

在打來的熱線電話中,張家敏分享了一位年輕女孩的故事。那個叫的小佳女孩25歲,患病後未婚夫就和小佳分了手。雙重的打擊讓小佳特別悲觀,甚至放棄了治療。小佳在迷茫困惑中找到了張家敏,女孩的情緒仍反反復複,經過多次親切地長時間聊天,打消了小佳極端的念頭,在百般敦促下,小佳終於答應做手術了。

這個故事有個美好的結局,小佳不但身體康復了,還因工作表現優異升了職。當接到小佳的報喜電話後,張家敏忍不住掉了眼淚,她清楚知道,這一切來得是多麼不容易,那是難忘又難熬的300天啊!

生命的意義

在和癌症抗爭的二十四年裡,張家敏對生命懷有感恩之情,對身處乳腺癌的姐妹們分享了自己的愛。該幹什麼幹什麼去,一句簡潔明瞭的話,飽含了笑與淚。她說:人活著吧,還是應該活的有點意義。

也許,每個人都本就如夏花般絢爛,也如秋葉般靜美。等自己老了,回憶往事,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不因不尊重生命虛度年華而悔恨。這是張家敏的人生態度,也是每個人在面對生命這個看起來無比深沉的詞而應有的一種前進方向。

於是,在1995年初,一位專家公開了張家敏家的電話,從此為患有乳腺癌的姐妹們開通一個屬於她們自己的24小時熱線。

24年來,張家敏接病友電話過萬次,説明乳腺癌患者疏導恐懼,樹立抗癌信心。她不僅自己成功抗癌,還把愛帶給了其他乳腺癌患者,2012年張家敏發起“粉紅絲帶志願服務隊“。在這四年當中,這個服務隊已經組織探訪活動200多次,探訪患者超過8000人次。她說,“在呼吸沒有停止前,我們都要努力”。

在打來的熱線電話中,張家敏分享了一位年輕女孩的故事。那個叫的小佳女孩25歲,患病後未婚夫就和小佳分了手。雙重的打擊讓小佳特別悲觀,甚至放棄了治療。小佳在迷茫困惑中找到了張家敏,女孩的情緒仍反反復複,經過多次親切地長時間聊天,打消了小佳極端的念頭,在百般敦促下,小佳終於答應做手術了。

這個故事有個美好的結局,小佳不但身體康復了,還因工作表現優異升了職。當接到小佳的報喜電話後,張家敏忍不住掉了眼淚,她清楚知道,這一切來得是多麼不容易,那是難忘又難熬的300天啊!

生命的意義

在和癌症抗爭的二十四年裡,張家敏對生命懷有感恩之情,對身處乳腺癌的姐妹們分享了自己的愛。該幹什麼幹什麼去,一句簡潔明瞭的話,飽含了笑與淚。她說:人活著吧,還是應該活的有點意義。

也許,每個人都本就如夏花般絢爛,也如秋葉般靜美。等自己老了,回憶往事,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不因不尊重生命虛度年華而悔恨。這是張家敏的人生態度,也是每個人在面對生命這個看起來無比深沉的詞而應有的一種前進方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