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延安:“問題牆”前聽民聲 “回音壁”上看黨風

在寶塔區南泥灣鎮米莊村黨員活動室前宣傳欄的醒目位置, 公示著各類問題及解決進展情況:黨員活動室設施配備資金不足;產業單一, 沒有形成長期穩定增收項目;村內主巷道沒有路燈, 村民夜間出行不方便。 黨員已帶頭捐款6.4萬元為活動室配備設施;結合村情, 栽植核桃500畝、雪桃380畝;爭取項目資金, 在村內主巷道安裝路燈32盞……問題、責任人、整改措施、進展情況、是否辦結、群眾評議一目了然。

“問題牆+回音壁”制度最初在寶塔區馮莊鄉康坪村率先試行, 是基層黨建工作的有益探索, 也是基層組織建設的一項制度創新。

市委隨即在全市基層黨組織普遍推行“問題牆+回音壁”。

“問題牆”將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張貼上牆, 明確整改時限和責任人, 接受百姓監督;“回音壁”則回饋落實情況, 展示群眾點評。 “問題牆+回音壁”制度推行以來, 全市梳理問題4.3萬個, 解決3.9萬個, 在提升基層黨組織組織力, 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 推動幹部作風轉變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取得了明顯成效。 在中宣部和國家發改委等單位主辦的“砥礪奮進的五年”大型成就展上, 我市“問題牆+回音壁”制度作為全國基層党建成果在“全面從嚴治黨, 確保党始終成為偉大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展區展出。

“問題”上了牆件件有回音

“有問題, 你就提;交給我,

你放心。 ”這是富縣立石村黨支部建立“問題牆”時, 村幹部向全村群眾亮出的服務承諾。

與立石村一樣, 我市各級基層黨組織對“問題牆”上的每個問題都明確具體責任人, 列出解決問題的“時間表”, 對群眾關心的熱難點問題優先解決;對因客觀條件制約暫時解決不了的, 向群眾說明情況, 並創造條件努力解決;對需要上級支援説明的, 上下聯動、共同解決, 使人人肩上都有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問題牆”真正成為各級黨員幹部工作的“軍令狀”“作風牆”。

宜川縣黨灣街社區居民劉宏偉提起家門口路邊的柴禾堆頭疼不已, 他將這個問題提上了社區的“問題牆”。 網格員趙娜作為整改責任人, 第二天就協調機械、組織人員來打掃清理,

附近幾家人也都來幫忙, 問題很快解決。 劉宏偉高興地說:“現在出門不用繞路, 也不怕晚上絆倒不安全了, 我們都特別滿意。 ”

成效好不好, 群眾說了算。 把“問題牆”上的每一個問題, 在“回音壁”上一一作出回應, 採取問題整改前後照片對比、定期公示整改進展和實際成效、接受黨員群眾評議等形式, 傳導壓力, 確保每個問題都能落地有聲、花開有果, 給群眾交出合格的“成績單”。 同時, 利用新建成的延安黨建雲平臺, 將“問題牆+回音壁”從線下平移到線上, 黨員線上收集公佈問題2.2萬條, 整改落實到位1.7萬條。 群眾高興地說, 我們的許多事情都是通過“問題牆”解決的。

在深化“問題牆+回音壁”機制中, 我市各級黨組織還積極推行“問題清單”,

對照黨章黨規、崗位職責和群眾期盼等“六面鏡子”, 認真查找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涉及支部班子建設、改善基礎設施、發展主導產業、規範基層治理等諸多方面, 一項一項梳理, 逐項研究討論, 最終形成“問題清單”, 按季度上牆進行公示, 讓黨員幹部和群眾知道什麼問題要解決、怎麼解決。 通過在“問題牆”上曬不足, 帶著問題學、針對問題改, 黨員幹部的問題意識不斷增強, 整改落實的動力不斷強化, “學”“做”得到有機結合。

一項好機制帶來好作風

“太好了, 以後下雨再也不用愁路不好了。 ”黃龍縣崾嶮鄉馬蹄掌村村民闕中良在“問題牆”上反映問題不到一個月, 困擾村民們多年的出行難得到妥善解決。

針對部分黨員服務意識不強、落實工作推諉扯皮等問題,

我市把提升基層黨組織組織力作為推行“問題牆+回音壁”制度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通過查擺問題、集中整改、限期督辦, 各級基層黨組織班子建設明顯加強、服務功能更加完善, 村幹部坐班制、“全程代理零距離”等便民服務制度得到進一步鞏固, 基層黨組織聯繫服務群眾的能力和水準進一步提升, 基層群眾有了更多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寶塔區康坪村菜農李海濤家的溫室大棚使用了近十年, 設施陳舊, 保溫性差, 這一情況被貼上“問題牆”。 村支部書記李園兵作為整改責任人, 多次向上級反映, 一次次往鄉里、縣裡跑, 爭取到一部分政府蔬菜種植扶持資金, 解決了老李家的燃眉之急。

“辦事效率加快了。 我前一陣提了意見反映村裡垃圾台太少,很快就落實好了。”富縣羌村村民康占啟看到自己提的問題在“回音壁”上有了著落滿意地說。

通過推行“問題牆+回音壁”制度,以更為直接、更為鮮明的方式體現出黨員幹部的工作業績和精神風貌,把幹部政績評價指標體系給予人民群眾更多的權重比例,以嚴格的問責倒逼黨員幹部自覺適應作風建設的新常態,引導黨員幹部將更多的時間、精力放在人民群眾本質需要上,端正了黨員幹部的工作作風,不少群眾感歎:“延安時期的好作風又回來了!”

我前一陣提了意見反映村裡垃圾台太少,很快就落實好了。”富縣羌村村民康占啟看到自己提的問題在“回音壁”上有了著落滿意地說。

通過推行“問題牆+回音壁”制度,以更為直接、更為鮮明的方式體現出黨員幹部的工作業績和精神風貌,把幹部政績評價指標體系給予人民群眾更多的權重比例,以嚴格的問責倒逼黨員幹部自覺適應作風建設的新常態,引導黨員幹部將更多的時間、精力放在人民群眾本質需要上,端正了黨員幹部的工作作風,不少群眾感歎:“延安時期的好作風又回來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