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華為推自主作業系統有可能成功麼?

受近期中美科技競爭以及美國正在對華為調查的影響, 業內風傳華為早已在研發的作業系統很可能會推出, 而且當前有消息指其作業系統包括移動作業系統和PC作業系統。

開發作業系統的難度

開發一個作業系統需要花費較長的時間, 這個從iOS和Android的發展可知。 iOS系統的創立者是蘋果前高管福斯特, 福斯特在1992年加入約伯斯創立的Next公司, 蘋果於1997年收購Next後在約伯斯的帶領下加入蘋果公司, 2005年約伯斯委託福斯特負責研發iOS系統, 2007年蘋果發佈第一款iPhone, iOS就此誕生。

Android系統的發展時間就更長了, 早在2003年Android之父Andy Rubin創立Android公司, 2005年穀歌將Android收購, 2007年穀歌展示了Android作業系統, 2008年9月正式發佈了Android 1.0系統。 隨後到了2011年三季度Android成為全球智慧手機市場佔有率最高的作業系統。

iOS和Android開始逐漸發展的時候, 其實當時佔有全球智慧手機市場份額最高的分別是諾基亞的塞班和微軟的Windows Mobil系統,

不過由於蘋果的iPhone給智慧手機市場帶來了一場革命以及諾基亞和微軟自身存在的問題導致了它們的日漸衰落, 相比起蘋果完全依靠自己的iPhone、iPad等產品推動iOS系統的發展, 穀歌的Android則採取了免費開放的策略因此獲得了全球手機企業的支持。

此外推動iOS和Android迅速發展的還與它們所擁有的豐富應用有很大關係, 蘋果建立的App Store帶來了巨量的應用不過它要求用戶付費;谷歌基於Android建立的谷歌 play應用市場則主要以免費為用戶提供應用為主。 豐富的應用讓智慧手機不再僅僅是一部提供通信服務的產品, 而成為一部擁有豐富功能的產品。

由此可見, 要成功開發一個移動作業系統需要經歷數年的時間才能完善, 而對於移動作業系統來說更重要的是提供豐富的應用以吸引用戶,

而塞班和Windows在移動市場逐漸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正是它們所能提供的應用服務相當匱乏。

華為開發自主作業系統有可能成功麼?

華為是全球第三大手機企業, 其擁有數萬名研發人員, 是全球移動晶片四強之一, 2017年其研發投入高達104億歐元位居全球第六名, 這足以證明它所擁有的強大技術研發實力。

據稱華為為了研發移動作業系統早在2012年就開始為此做準備, 這意味著它已為此做了長達6年時間的準備, 這樣的準備時間與Android的研發時間相當, 證明華為在研發移動作業系統方面有充分的準備, 在技術研發方面應該不會存在太大的問題。

對於華為來說研發移動作業系統最大的難題是應用,

這也是iOS和Android迅速在移動市場贏得勝利的關鍵, 當然華為在這方面還是有一定的積累的。 由於穀歌退出中國市場, 中國的智慧手機企業普遍基於Android定制手機系統並建立了自己的應用市場, 華為同樣建立了自己的EMUI系統並建立了自己的應用市場, 2016年其開發者聯盟聚集了超過24萬開發者、合作夥伴獲得的分成高達28億元, 估計應用開發者分成方面華為高居國產手機品牌第一名。

在這樣的情況下, 華為如果推出自己的移動作業系統將有望借此吸引相當部分的開發者為其移動作業系統開發相關的應用, 只要解決了基本的應用並能為開發者提供持續的收入, 它或許有望借此打開局面;對於中國幾大互聯網企業來說,

考慮到國情相信它們也願意為華為的移動作業系統開發相應的版本, 不至於推出的移動作業系統缺乏應用。

對於中國的白牌廠商來說, 它們當下正日益受到穀歌的限制, 近期就有消息指穀歌停止對中國白牌手機企業的手機提供GMS認證導致它們的手機等數碼產品銷售大受影響, 這部分產品主要以低價和高性價比在新興市場廣受歡迎, 如果華為推出的移動作業系統可以提供給這部分廠商或許也有助於它打開市場。 對於其他國產手機品牌來說, 考慮到競合關係, 可能需要一些其他因素的影響才能讓它們採用華為的移動作業系統。

華為同時也在研發桌面作業系統, 這個是近日才聽到這個消息, 估計在當前情況下未必會比移動作業系統更早推出,其應該還需要時間。

總結來說,筆者認為華為的移動作業系統在多年準備之下推出應該是有機會成功的,而在應用方面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市場也是全球移動互聯網最活躍的市場應該無需太多擔心。

估計在當前情況下未必會比移動作業系統更早推出,其應該還需要時間。

總結來說,筆者認為華為的移動作業系統在多年準備之下推出應該是有機會成功的,而在應用方面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市場也是全球移動互聯網最活躍的市場應該無需太多擔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