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全力打響“上海文化”品牌 用好用足紅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資源

晨報記者 陸乙爾

文化品牌是一座城市的金字招牌、重要標誌, 承載著城市精神品格和理想追求, 是增強城市文化軟實力的重要依託。

近日, 市委宣傳部牽頭開展打響“上海文化”品牌工作, 制訂了《關於全力打響“上海文化”品牌 加快建成國際文化大都市三年行動計畫》(以下簡稱《全力打響“上海文化”品牌三年行動計畫》)。

《全力打響“上海文化”品牌三年行動計畫》提出, 要用好用足上海紅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的豐富資源, 全面打響“上海文化”品牌, 加快建成國際文化大都市。

打造國內國際知名文化品牌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一歷史方位, 全力打響“上海文化”品牌、加快建成國際文化大都市這一戰略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全力打響“上海文化”品牌三年行動計畫》提出, 要對標國際文化大都市的最高標準, 虛心學習兄弟省市的好做法好經驗, 加快打造一批海派特色突出、城市特質彰顯、內涵價值豐富、感知識別度高的國內國際知名文化品牌, 著力構築上海文化發展新優勢, 不斷提升城市文化軟實力。

如何理解“上海文化”品牌?《全力打響“上海文化”品牌三年行動計畫》將其細分為三塊——“紅色文化品牌”、“海派文化品牌”、“江南文化品牌”。 其中, 打響紅色文化品牌, 要著力建設好、守護好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 著力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傳播上走在全國前列。

打響海派文化品牌, 則要大力弘揚上海城市精神, 重點結合“上海文創50條”, 打造一批全國乃至全球知名的海派文化品牌。 打響江南文化品牌, 要以江南文化遺產保護為重點, 賦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江南文化新的時代內涵和現代表現形式。

根據三大品牌的重點任務, 上海今後將重點進行黨的誕生地發掘宣傳、理論研究傳播品牌建設、上海城市精神弘揚、人文歷史展示、媒體創新發展、文藝高峰攀登、文教結合提升、品牌節展提質、公共文化服務增效、文創產業騰飛、優秀傳統文化傳承、江南文化研究發掘這12項專項行動。

推出150個重點項目

打響“上海文化”品牌,

將遵循“5個三”基本原則, 即聚焦服務“三個戰略”、用好用足“三個文化”、始終堅持“三個導向”、正確處理“三個關係”、堅決守好“三個底線”。

《全力打響“上海文化”品牌三年行動計畫》將圍繞加快建成國際文化大都市的目標, 瞄準國際標準、堅持國家站位、突出上海特色, 把上海固有資源利用好、優良傳統發揚好、文化基因傳承好, 全力打響上海紅色文化品牌、海派文化品牌、江南文化品牌, 使上海城市的文化特質更加凸顯、精神品格更加鮮明、人文內涵更加厚實、戰略優勢更加突出, 進一步增強城市軟實力和核心競爭力。

上海將向五個更清晰具象、市民感受度更高的分目標邁進:城市特質更加彰顯、文化事業更加繁榮、文創產業更加發達、文化交流更加頻繁、優秀人才更加集聚。

同時, 打響“上海文化”品牌的12項專項行動已細化為46項抓手, 推出了150個重點專案, 以更扎實深入地推進“上海文化”品牌建設工作。

三個文化下12個專項行動

打響上海紅色文化品牌

實施“開天闢地————黨的誕生地發掘宣傳工程”、理論研究傳播品牌建設等兩大專項行動, 具體措施如下:

(1)打造建黨歷史資源高地。 全面摸清紅色文化資源基本情況, 特別是建黨過程和黨中央在上海領導全國革命的歷史遺址遺跡情況。 加快建成“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紀念館”, 全面提升系列重大紀念場館展陳水準, 妥善保護修繕重點革命遺址遺跡, 打造全面展示建黨初心、集中反映建黨歷程、大力弘揚建黨精神的教育基地,

切實發揮好教育全黨、引導社會、激勵人民的重要作用。

(2)打造建黨精神研究高地。 加強與國內國際有關方面的溝通聯繫。 全面收集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成立、建黨過程、建黨初期的歷史資料, 深入發掘提煉體現中國共產黨人奮鬥精神的生動素材。 設立一批學術項目和研究課題。 創辦常設性交流平臺。 深入開展建黨歷史研究、建黨精神研究以及黨的創建時期思想理論、組織發展和制度形成研究, 著力推出一批高品質學術成果。

(3)打造建黨故事傳播高地。 立足中國共產黨從石庫門到天安門的光輝歷程, 把建黨精神與城市精神結合起來。 把紅色血脈與城市文脈結合起來。 推進各個藝術門類文藝精品的創作生產、在貫穿結合融入上下功夫。 精心組織全方位、立體化的媒體報導和社會宣傳。推動建黨歷史和建黨精神宣傳教育進機關、進校園、進企業、進樓宇、進農村、進社區、進軍營、進網路。把建黨歷史資源與節日慶典、休閒旅遊等結合起來。研發推出系列文化產品和服務。

(4)打造思想理論創新高地。緊密依託上海紅色文化資源和改革發展實踐,加快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理論工作“四大平臺”建設。深入開展党的創新理論研究宣傳闡釋。加快推動當代中國意識形態話語體系和當代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話語體系建設。打造以國家高端智庫為引領、市級新型智庫為支撐、其他智庫為補充的新型智庫體系。充分依託布魯塞爾中國文化中心、海外文化中心、世界中國學論壇等,促進中外思想理論交流。

打響上海海派文化品牌

實施城市精神弘揚、人文歷史展示、媒體創新發展、文藝高峰攀登、文教結合提升、品牌節展提質、公共文化服務增效、文創產業騰飛等八大專項行動,具體措施如下:

(1)大力弘揚上海城市精神。結合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弘揚海納百川、追求卓越、開明睿智、大氣謙和的城市精神和中西融匯、多元並存、兼收並蓄、引領風尚的海派文化,使其轉化為上海市民的生活方式、精神氣質和文明素質。

(2)全面提升人文歷史形象。構建形象特徵鮮明的標誌性建築群落,建成一批國際水準的地標性建築設施,使城市地標名片更加閃亮。講好近現代名人故事,弘揚當代名人事蹟,打響上海名人品牌。全面梳理上海著名歷史事件,提升上海人文歷史品牌形象。

(3)精心培育新型主流媒體。做大做強傳統主流媒體。主動把握互聯網發展機遇,深入推進媒體深度融合、整體轉型,努力打造平臺級新型主流媒體和具有廣泛影響力的新型主流媒體集團。加快推進對外宣傳媒體國際傳播力建設,創新開展對外宣傳。支援社會新媒體以導向正確為前提發展壯大。

(4)著力打造海派文藝高峰。精心實施五年百部精品創作工程等,彰顯上海作為文藝作品源頭的突出地位。深化國有文藝院團“一團一策”改革,實施重大現實題材“一團一精品”,打造一批國內頂尖文藝院團。深化上海世紀出版集團改革,打造一批品牌出版社和品牌出版項目。

(5)做大做強文教結合平臺。優化部校共建機制、人才引進與培養機制、文藝活動與教育實踐對接機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機制等,推動文教事業由“結合”走向“融合”,以文促教、以教促文,培育更多受歡迎、輻射廣的融合發展專案,助推“上海文化”品牌建設。

(6)有效擴大節展國際影響。重點將上海國際電影節、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中國國際數碼互動娛樂展覽會、中國國際動漫遊戲博覽會等打造成為位居國際同類節展活動前列的重大節展品牌。提升全國性重要節展社會影響力,辦好各區特色品牌文化活動。

(7)增強公共文化服務效能。健全公共文化設施網路,完善運營服務機制,優化四級配送體系。利用“互聯網+”拓展服務範圍、延伸服務管道、創新服務業態、優化服務方式。

(8)加快推動文創產業發展。培育集聚一批全國和世界級的文創產業領軍企業和集團,著力打造全球影視創制中心、亞洲演藝之都、全球動漫遊戲原創中心、國際創意設計高地、網路文化創作傳播高地、國際重要藝術品交易中心,構建出版產業新格局,完善文化裝備產業鏈佈局。

打響上海江南文化品牌

重點實施優秀傳統文化傳承、江南文化研究發掘展示等兩大專項行動,具體措施如下:

(1)加強中華創世神話文藝創作和文化傳播。聚焦從盤古開天闢地到大禹治水的神話傳說蘊含的體現中華民族獨特精神追求的價值理念。組織開展多藝術品種創作、多學術門類研究、多產品系列開發、多媒體管道宣傳,傳承中國智慧、弘揚中國精神、傳播中國價值,為中華文化培根固源,為中華民族塑魂鑄魂,為世界和平與發展貢獻智慧力量。

(2)加強江南文化的學術研究。集聚全市乃至全國的研究力量。加快推進江南文化的發掘整理研究,深入研究闡釋江南文化的產生源頭、演變脈絡、要素體系、鮮明特質和江南文化蘊涵的哲學思想、人文精神和道德理念,以及江南文化的歷史地位和時代價值等,著力打造江南文化研究高地,為傳承弘揚江南文化提供有力學術支撐。

(3)加強江南特色歷史風貌保護。加強對具有江南特色、凸顯城市特質的歷史文化風貌的整體性保護,重點加大石庫門里弄建築、優秀歷史建築、歷史文化街區、歷史文化風貌區特別是江南水鄉特色小鎮的保護力度,加強對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和傳統村落的保護、改造、利用,加強對工業文化遺存、抗戰歷史遺存、名人故居等的分級分類管理保護。

(4)加強江南特色文化遺產保護。保護好重要古建築、重點文物,建設好遺址保護場館。充分運用新技術提升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水準。協調全市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打造非物質文化遺產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平臺,振興老字型大小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品牌。加強對古籍的保護、整理、出版和研究。以有利於文化遺產保護為前提,開展創造性轉化利用,啟動文化遺產生命力。

精心組織全方位、立體化的媒體報導和社會宣傳。推動建黨歷史和建黨精神宣傳教育進機關、進校園、進企業、進樓宇、進農村、進社區、進軍營、進網路。把建黨歷史資源與節日慶典、休閒旅遊等結合起來。研發推出系列文化產品和服務。

(4)打造思想理論創新高地。緊密依託上海紅色文化資源和改革發展實踐,加快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理論工作“四大平臺”建設。深入開展党的創新理論研究宣傳闡釋。加快推動當代中國意識形態話語體系和當代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話語體系建設。打造以國家高端智庫為引領、市級新型智庫為支撐、其他智庫為補充的新型智庫體系。充分依託布魯塞爾中國文化中心、海外文化中心、世界中國學論壇等,促進中外思想理論交流。

打響上海海派文化品牌

實施城市精神弘揚、人文歷史展示、媒體創新發展、文藝高峰攀登、文教結合提升、品牌節展提質、公共文化服務增效、文創產業騰飛等八大專項行動,具體措施如下:

(1)大力弘揚上海城市精神。結合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弘揚海納百川、追求卓越、開明睿智、大氣謙和的城市精神和中西融匯、多元並存、兼收並蓄、引領風尚的海派文化,使其轉化為上海市民的生活方式、精神氣質和文明素質。

(2)全面提升人文歷史形象。構建形象特徵鮮明的標誌性建築群落,建成一批國際水準的地標性建築設施,使城市地標名片更加閃亮。講好近現代名人故事,弘揚當代名人事蹟,打響上海名人品牌。全面梳理上海著名歷史事件,提升上海人文歷史品牌形象。

(3)精心培育新型主流媒體。做大做強傳統主流媒體。主動把握互聯網發展機遇,深入推進媒體深度融合、整體轉型,努力打造平臺級新型主流媒體和具有廣泛影響力的新型主流媒體集團。加快推進對外宣傳媒體國際傳播力建設,創新開展對外宣傳。支援社會新媒體以導向正確為前提發展壯大。

(4)著力打造海派文藝高峰。精心實施五年百部精品創作工程等,彰顯上海作為文藝作品源頭的突出地位。深化國有文藝院團“一團一策”改革,實施重大現實題材“一團一精品”,打造一批國內頂尖文藝院團。深化上海世紀出版集團改革,打造一批品牌出版社和品牌出版項目。

(5)做大做強文教結合平臺。優化部校共建機制、人才引進與培養機制、文藝活動與教育實踐對接機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機制等,推動文教事業由“結合”走向“融合”,以文促教、以教促文,培育更多受歡迎、輻射廣的融合發展專案,助推“上海文化”品牌建設。

(6)有效擴大節展國際影響。重點將上海國際電影節、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中國國際數碼互動娛樂展覽會、中國國際動漫遊戲博覽會等打造成為位居國際同類節展活動前列的重大節展品牌。提升全國性重要節展社會影響力,辦好各區特色品牌文化活動。

(7)增強公共文化服務效能。健全公共文化設施網路,完善運營服務機制,優化四級配送體系。利用“互聯網+”拓展服務範圍、延伸服務管道、創新服務業態、優化服務方式。

(8)加快推動文創產業發展。培育集聚一批全國和世界級的文創產業領軍企業和集團,著力打造全球影視創制中心、亞洲演藝之都、全球動漫遊戲原創中心、國際創意設計高地、網路文化創作傳播高地、國際重要藝術品交易中心,構建出版產業新格局,完善文化裝備產業鏈佈局。

打響上海江南文化品牌

重點實施優秀傳統文化傳承、江南文化研究發掘展示等兩大專項行動,具體措施如下:

(1)加強中華創世神話文藝創作和文化傳播。聚焦從盤古開天闢地到大禹治水的神話傳說蘊含的體現中華民族獨特精神追求的價值理念。組織開展多藝術品種創作、多學術門類研究、多產品系列開發、多媒體管道宣傳,傳承中國智慧、弘揚中國精神、傳播中國價值,為中華文化培根固源,為中華民族塑魂鑄魂,為世界和平與發展貢獻智慧力量。

(2)加強江南文化的學術研究。集聚全市乃至全國的研究力量。加快推進江南文化的發掘整理研究,深入研究闡釋江南文化的產生源頭、演變脈絡、要素體系、鮮明特質和江南文化蘊涵的哲學思想、人文精神和道德理念,以及江南文化的歷史地位和時代價值等,著力打造江南文化研究高地,為傳承弘揚江南文化提供有力學術支撐。

(3)加強江南特色歷史風貌保護。加強對具有江南特色、凸顯城市特質的歷史文化風貌的整體性保護,重點加大石庫門里弄建築、優秀歷史建築、歷史文化街區、歷史文化風貌區特別是江南水鄉特色小鎮的保護力度,加強對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和傳統村落的保護、改造、利用,加強對工業文化遺存、抗戰歷史遺存、名人故居等的分級分類管理保護。

(4)加強江南特色文化遺產保護。保護好重要古建築、重點文物,建設好遺址保護場館。充分運用新技術提升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水準。協調全市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打造非物質文化遺產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平臺,振興老字型大小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品牌。加強對古籍的保護、整理、出版和研究。以有利於文化遺產保護為前提,開展創造性轉化利用,啟動文化遺產生命力。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