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我拿什麼養你,爹娘!

文:古岸雲沙

昨兒晚上一點多, 大嬸子從微信上發給我幾張照片和視頻, 老人家可真熬, 大半夜的也不睡覺。 上午發微信問她去哪裡玩了?下午她的微信視頻就過來了, 問我五一放假打算去哪裡玩?我說哪裡也不能去, 要陪孩子高考呢。 她說前幾天和大叔一塊去新疆玩了幾天。

因為大叔沒有坐過飛機, 所以帶大叔坐了一回飛機。 歲月在男人的臉上基本上顯不出來大多的變化, 大叔還是那麼帥, 西裝革履, 黑皮鞋, 一點兒也不象六十歲的老頭。 自從三奶奶去世, 我大約得有十年沒有見過大叔了。

大嬸子在北京給眾弟看孩子已經四年有餘, 大叔則一直在北京打工, 我與大嬸子也有四五年不曾見面了。 眾弟帶著媳婦去看電影了, 她在商場遊樂場裡看孩子, 說是等他們看完電影, 玩兩個小時, 就在商場找個地方吃了飯再回家。 我問她五一還回老家嗎?她說如果老三打電話讓回,

就回家幫他們幹點活, 想想還要給他們做飯, 挖蒜, 削蒜, 從心裡就打怯了。 輕閒慣了, 再回家幹活, 身體就有點受不了了。

大嬸子三個兒子, 大兒子小兒子在家種地, 二兒子在北京上班, 二弟條件不錯, 所以接了他們出來, 這幾年倒是享福了, 不用風吹日曬地幹農活了。 家裡兒子們蓋樓房, 娶媳婦, 也沒少折騰錢, 一直到前年才算還完帳。

大叔一個月工資三千多, 一年能夠存個五六萬, 大嬸子花不著錢, 所以兩個人現在的日子過得還不錯。 二弟對大嬸子說不能光為兒子們說, 要活得自私一點, 以後要為自己活著, 想去哪裡玩, 就去哪玩, 趁著現在身體還好, 還能夠跑得動。 也不要會過, 想吃什麼就買什麼。

大嬸子很知足。

於是我們就聊到家裡那些還活著的老人, 七八十歲了, 還在勞動著。 另一位本家的三奶奶, 一個人獨居, 每個月給兒子們要五十塊錢買點菜吃, 被兒媳婦數落了再數落, 就象訓小孩子一樣。 我的豁子牙大娘九十多歲還每天拾棉花,

從早上五六點鐘起來, 一起拾到中午十二點, 才吃早飯。

曾經最厲害的二洋馬二奶奶, 年輕時打架比男人還厲害, 現在頭髮全白了, 腰佝僂著, 直不起來, 饒是如此, 還要天天給兒子家幫忙幹活, 兒媳婦還刺刺的, 說話不中聽。 與大娘家作了多年鄰居的大奶奶, 兩個人多年來幾乎沒添過新衣服, 每次回家他們都穿著多年前的對襟深藍粗布褂子, 被兒媳婦們嫌棄著。 那個大爺爺今年應該也有八十六了, 與大爺一般大。

前一段時間應朋友之約, 我寫過一篇文章《農村裡那些享福的父母, 往往是因為有個沒用的兒子》發在愚伯的自留地平臺上, 我自己給文章起的名字是《拿什麼養你, 爹娘》, 名字只是一個噱頭, 用來吸引人的, 關鍵是我們如何面對農村的父母養老問題。

很大一部分人的老有所依, 養兒防老, 還停留在最基本的吃喝上, 其實就連吃飯也是要看人臉色的。

父母們那一輩, 包括再上一輩, 基本上都是為孩子活著的, 他們還沒有體驗過生命本身的自在與快樂就老了。 眾弟對大嬸子說:你們為兒子們操了一輩子的心了,以後你們要為自己活著。說起來容易,真要讓他們做到,很難。大叔攢了一點錢,大嬸子說,老大與老三在家掙錢不容易,要幫一幫他們的。他們還在為下一代活著,養大了兒子,看孫子,永遠閑不下來。

好象到了我們這一代,還仍然是在為孩子們活著,鮮少有人為自己活著。倒是下一代的孩子們想開了,生活條件好了,每個人好象都活在自己的世界裡,鮮少考慮父母的辛苦,只想拼命地享受生活。

到底是農村的孩子更有條件孝敬父母,還是城市裡的孩子更有條件孝敬父母呢?這個真不好說。假若在城市裡混不好,很多人還要回老家裡去收剮父母的。你讓他拿錢孝敬父母,又怎麼可能做到。

當然很多父母不種地也願意在農村生活,畢竟他們在農村生活了一輩子,離不開那片土地。我的姑姑七十多歲了,還在老家裡種著地,不是表兄弟們不孝順,而是她願意去種地,不想成為孩子們的負擔。這就是做父母的,永遠都在付出。

其實孝敬父母,不在於有錢沒錢,也不在於父母到底該不該繼續勞作,而在於我們,該拿什麼樣的態度來面對父母。

在我們家裡,我一直是個驕傲的孩子,因為自從我成家有了孩子之後,我們就和母親一起生活。無論曾經我們怎麼樣地在城市裡艱難掙扎過,我們都沒有與母親分開過。

我們給了母親我們所能給予的最好的生活,就象當年她養育我們時,曾經竭盡全力地讓我們過著最好的生活一樣。

她為我們活著,也為我們變老了,我們也該讓他們享享福了。

眾弟對大嬸子說:你們為兒子們操了一輩子的心了,以後你們要為自己活著。說起來容易,真要讓他們做到,很難。大叔攢了一點錢,大嬸子說,老大與老三在家掙錢不容易,要幫一幫他們的。他們還在為下一代活著,養大了兒子,看孫子,永遠閑不下來。

好象到了我們這一代,還仍然是在為孩子們活著,鮮少有人為自己活著。倒是下一代的孩子們想開了,生活條件好了,每個人好象都活在自己的世界裡,鮮少考慮父母的辛苦,只想拼命地享受生活。

到底是農村的孩子更有條件孝敬父母,還是城市裡的孩子更有條件孝敬父母呢?這個真不好說。假若在城市裡混不好,很多人還要回老家裡去收剮父母的。你讓他拿錢孝敬父母,又怎麼可能做到。

當然很多父母不種地也願意在農村生活,畢竟他們在農村生活了一輩子,離不開那片土地。我的姑姑七十多歲了,還在老家裡種著地,不是表兄弟們不孝順,而是她願意去種地,不想成為孩子們的負擔。這就是做父母的,永遠都在付出。

其實孝敬父母,不在於有錢沒錢,也不在於父母到底該不該繼續勞作,而在於我們,該拿什麼樣的態度來面對父母。

在我們家裡,我一直是個驕傲的孩子,因為自從我成家有了孩子之後,我們就和母親一起生活。無論曾經我們怎麼樣地在城市裡艱難掙扎過,我們都沒有與母親分開過。

我們給了母親我們所能給予的最好的生活,就象當年她養育我們時,曾經竭盡全力地讓我們過著最好的生活一樣。

她為我們活著,也為我們變老了,我們也該讓他們享享福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