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最高檢通報加強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情況並發佈十大典型案例,確定下一步嚴打重點!

最高檢召開發佈會通報檢察機關加強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情況

去年起訴涉智慧財產權犯罪3674件6809人

將嚴厲打擊惡意侵權反復侵權犯罪

檢察日報北京4月25日電最高人民檢察院今天召開以“尊重智慧財產權、強化司法保護”為主題的新聞發佈會, 通報檢察機關加強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工作情況。 發佈會透露, 2017年, 檢察機關共起訴涉智慧財產權犯罪3674件6809人, 對智慧財產權糾紛類民事行政檢察案件支持當事人起訴38件。

“北京市檢察機關成功起訴跨境代加工假冒蘋果手機案, 江蘇省泰州市檢察機關在辦理生產、銷售假冒“太太樂”雞精系列案中, 深挖背後的侵犯智慧財產權犯罪, 依法成功起訴11人。 ”最高檢新聞發言人肖瑋在發佈會上介紹, 2017年, 全國檢察機關積極履行各項法律監督職責, 依法打擊侵犯智慧財產權犯罪, 全面加強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

取得了新的進展和成效。 全年共批准逮捕涉智慧財產權犯罪2510件4272人, 提起公訴涉智慧財產權犯罪3674件6809人。 其中, 批捕假冒注冊商標罪, 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 非法製造、銷售非法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罪犯罪嫌疑人3975人, 提起公訴6468人;批捕侵犯著作權罪67件115人, 提起公訴156件272人;批捕侵犯商業秘密罪32件59人, 提起公訴24件61人;批捕數罪中含侵犯智慧財產權罪9件27人;批捕他罪中含侵犯智慧財產權行為48件87人。

據介紹, 檢察機關充分發揮刑事立案監督、民事行政抗訴、執行監督等法律監督職能, 及時糾正商標侵權假冒領域的有案不移、有案不立、以罰代刑、裁判不公、執行不力等問題。 2017年, 全國檢察機關共監督公安機關立案侵犯智慧財產權犯罪案件180件211人。

向公安機關提出書面糾正涉智慧財產權犯罪案件偵查活動中的違法行為86件次, 公安機關已糾正68件次。 共掛牌督辦了39起侵犯智慧財產權犯罪重大典型案件。

記者瞭解到, 針對智慧財產權犯罪專業化、科技化含量高的特點, 檢察機關建立專門化辦案部門、專業化辦案隊伍, 探索智慧財產權案件集中快速辦理機制, 建立專家庫, 強化業務培訓, 不斷提升辦理智慧財產權案件能力水準。 最高檢積極推進各地建立健全“兩法銜接”工作機制, 10個省區市打擊侵權假冒執法司法資訊共用平臺由檢察機關主導建成。

肖瑋還介紹, 檢察機關注重通過依法支持企業、智慧財產權集體管理組織進行訴訟的形式來保護智慧財產權,

還注重加強對智慧財產權糾紛案件的執行監督。 2017年以來, 全國檢察機關對智慧財產權糾紛類民事行政檢察案件支持當事人起訴38件。

“檢察機關將嚴厲打擊侵犯智慧財產權特別是惡意侵權、反復侵權犯罪, 重點查辦情節嚴重、影響惡劣的侵犯智慧財產權犯罪案件。 通過抗訴、檢察建議、支持起訴、督促履行職責等多種監督方式對智慧財產權糾紛類案件加強法律監督……”肖瑋表示, 下一步, 檢察機關將全面履行法律監督職責, 服務智慧財產權強國建設。

典型案例目錄

1.江蘇無錫市張承兵等人假冒注冊商標、洪立洲等人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黃孟浩非法製造、銷售非法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案;

2.北京海澱區宗冉、陳令傑、王旭侵犯著作權案;

3.陝西商洛市聶忠橋、吳傳霞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案;

4.天津河北區魏偉、張玉鵬等7人假冒注冊商標案;

5.雲南曲靖市趙廣生等6人假冒注冊商標案;

6.四川成都市林文勇、馬駿、張翔侵犯著作權案;

7.安徽合肥市徐林、李玉福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案;

8.山東沂水縣劉竹麗、劉竹春非法銷售非法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案;

9.福建甯德市張五堂、鐘開富侵犯商業秘密案;

10.湖南長沙市中國音像著作權集體管理協會因著作權侵權糾紛申請支援起訴系列案。

十大典型案例是如何脫穎而出的?

最高檢於今年2月份啟動案例評選工作, 各省級檢察院根據要求, 採取自下而上、層層推薦、逐級審核的方式, 共上報86件法律效果好、社會影響大、檢察機關發揮了重要作用、且已有生效判決的侵犯智慧財產權犯罪典型案件。在此基礎上,最高檢組織骨幹力量篩選出15件備選案例。

4月17日上午,最高檢邀請全國打擊侵權假冒工作辦公室、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國家智慧財產權局保護協調司、國家版權局版權管理司、公安部經濟犯罪偵查局、最高人民法院智慧財產權庭及最高檢相關部門同志,以及北京大學法學院、中國科學院的學者,共10人組成評審委員會。評審委員會從15件備選案例中評選出了10件案件。經過公示,決定將這10個案例作為“2017年度檢察機關保護智慧財產權十大典型案例”正式公佈。

尊重智慧財產權 強化司法保護

——最高檢有關部門負責人答記者問

4月25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召開以“尊重智慧財產權、強化司法保護”為主題的新聞發佈會,通報檢察機關加強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工作情況,最高檢偵查監督廳副廳長韓曉峰、民事行政檢察廳副廳長賈小剛、法律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線傑、公訴廳二級高級檢察官王文利就有關問題回答記者提問。

記者:在智慧財產權保護中,檢察機關如何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的有效銜接?

韓曉峰:近年來,檢察機關在智慧財產權刑事司法保護工作中,注重與公安機關和有關智慧財產權行政執法機關的溝通配合,努力構建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機制,及時將行政執法中發現的涉嫌犯罪案件移送偵查機關,依法打擊侵犯智慧財產權犯罪。

▲一是積極推進“兩法銜接”工作機制建設,增強保護智慧財產權工作合力。各級檢察機關會同公安、法院和相關行政執法機關積極研究“兩法銜接”工作中遇到的問題,通過會商研究出臺了一系列的指導意見、工作辦法、協作機制、會議紀要等,進一步建立健全聯席會議、資訊共用、案情通報、案件移送、案件諮詢、備案審查、監督考核等制度,完善了案件移送標準和程式,形成了打擊侵犯智慧財產權違法犯罪的合力。不少地方檢察機關還履行“兩法銜接”工作的牽頭職能,有力促進了“兩法銜接”工作開展。這些制度較好地解決了包括侵犯智慧財產權在內的案件辦理中遇到的問題,明顯提升了案件辦理的效率和品質。

▲二是積極推動“兩法銜接”資訊共用平臺建設,促進執法司法資訊的互聯共用。最高檢與全國打擊侵犯智慧財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密切協作,推動“雙打”領域資訊共用平臺廣泛建立,目前全國已有30個省強調,檢察機關要加大對互聯網文學、音樂、影視、遊戲、動漫、軟體等領域網路侵權盜版犯罪的打擊力度;加大對涉及國家重大戰略需求、重大科研專案和工程、關鍵核心技術以及優勢產業等領域的假冒專利犯罪的打擊力度;加大對採用盜竊、利誘、脅迫等非法手段侵犯科技創新主體商業秘密犯罪的打擊力度。同時,《科技創新意見》還著重提出對於涉及高新技術、關鍵核心技術,事關國家和社會利益,直接關係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健康,以及網路侵權、跨地區跨國境有組織侵權等嚴重侵權假冒犯罪開展重點打擊和專項整治。

▲二是用足用好司法解釋相關規定,把刑事制裁落到實處。近年來,最高人民檢察院會同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先後出臺了《關於辦理侵犯智慧財產權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關於辦理侵犯智慧財產權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明確提出“堅持全面保護原則,全面保護物權、債權、股權、智慧財產權等各種類型的財產權,切實維護產權主體的合法權益。”“依法懲治侵犯智慧財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犯罪,突出打擊鏈條式、產業化侵犯智慧財產權犯罪,以及具有反復侵權、惡意侵權、網路侵權、有組織侵權等惡劣情節的犯罪,加大對涉外智慧財產權犯罪打擊力度。”2017年12月4日,我院印發《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營造保護企業家合法權益的法治環境支持企業家創新創業的通知》(高檢發〔2017〕12號),進一步提出要“依法懲治侵犯企業智慧財產權等各類產權、背信損害企業利益以及其他嚴重擾亂市場秩序的犯罪,有力維護健康有序的市場秩序,營造促進企業家公平競爭、誠信經營的市場環境。貫徹落實非法證據排除等辦案制度,探索完善侵犯智慧財產權案件的訴訟證據規則,依法保護企業家創新權益。”

▲二是抓好《科技創新意見》的貫徹落實,努力形成保障和促進科技創新發展的合力。《科技創新意見》制定下發後,全國檢察機關把貫徹落實《科技創新意見》各項規定作為科技創新提供有力司法保障作為一項重要任務,加強領導,強化措施,嚴格責任,狠抓落實。各級檢察機關加強對科技創新的司法保護,維護科技創新主體合法權益;準確把握法律政策界限,改進司法辦案方式方法,提高服務科技創新的能力水準;加強與政府科技、教育等部門以及各級科協的協作配合,取得了比較好的成效。

▲三是組織和指導地方開展試點,提升辦理智慧財產權案件的專業化水準。在人民法院推進智慧財產權“三審合一”改革的背景下,北京、上海、廣州、南京、長沙等地均在檢察機關內部設置智慧財產權檢察機構,統一辦理涉及智慧財產權的刑事、民事、行政案件,強化對法院智慧財產權案件審判和執行活動的檢察監督。比如,湖南長沙市院成立智慧財產權檢察局;上海市浦東新區院在區智慧財產權局和張江高科技片區設立檢察官辦公室,主要開展智慧財產權檢察監督工作。同時,最高檢還組織力量開展專題調研,加強對智慧財產權專門檢察機構開展民事、行政訴訟監督工作的指導。

▲四是重視案例的示範和指導功能,發佈典型案例,加強對智慧財產權的依法保護。2017年5月,我院發佈了2016年度檢察機關智慧財產權保護十大典型案例,為全國檢察機關處理同類案件提供指導和參考,規範檢察官司法辦案行為,促進正確行使自由裁量權,促進法律統一公正實施。

共上報86件法律效果好、社會影響大、檢察機關發揮了重要作用、且已有生效判決的侵犯智慧財產權犯罪典型案件。在此基礎上,最高檢組織骨幹力量篩選出15件備選案例。

4月17日上午,最高檢邀請全國打擊侵權假冒工作辦公室、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國家智慧財產權局保護協調司、國家版權局版權管理司、公安部經濟犯罪偵查局、最高人民法院智慧財產權庭及最高檢相關部門同志,以及北京大學法學院、中國科學院的學者,共10人組成評審委員會。評審委員會從15件備選案例中評選出了10件案件。經過公示,決定將這10個案例作為“2017年度檢察機關保護智慧財產權十大典型案例”正式公佈。

尊重智慧財產權 強化司法保護

——最高檢有關部門負責人答記者問

4月25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召開以“尊重智慧財產權、強化司法保護”為主題的新聞發佈會,通報檢察機關加強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工作情況,最高檢偵查監督廳副廳長韓曉峰、民事行政檢察廳副廳長賈小剛、法律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線傑、公訴廳二級高級檢察官王文利就有關問題回答記者提問。

記者:在智慧財產權保護中,檢察機關如何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的有效銜接?

韓曉峰:近年來,檢察機關在智慧財產權刑事司法保護工作中,注重與公安機關和有關智慧財產權行政執法機關的溝通配合,努力構建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機制,及時將行政執法中發現的涉嫌犯罪案件移送偵查機關,依法打擊侵犯智慧財產權犯罪。

▲一是積極推進“兩法銜接”工作機制建設,增強保護智慧財產權工作合力。各級檢察機關會同公安、法院和相關行政執法機關積極研究“兩法銜接”工作中遇到的問題,通過會商研究出臺了一系列的指導意見、工作辦法、協作機制、會議紀要等,進一步建立健全聯席會議、資訊共用、案情通報、案件移送、案件諮詢、備案審查、監督考核等制度,完善了案件移送標準和程式,形成了打擊侵犯智慧財產權違法犯罪的合力。不少地方檢察機關還履行“兩法銜接”工作的牽頭職能,有力促進了“兩法銜接”工作開展。這些制度較好地解決了包括侵犯智慧財產權在內的案件辦理中遇到的問題,明顯提升了案件辦理的效率和品質。

▲二是積極推動“兩法銜接”資訊共用平臺建設,促進執法司法資訊的互聯共用。最高檢與全國打擊侵犯智慧財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密切協作,推動“雙打”領域資訊共用平臺廣泛建立,目前全國已有30個省強調,檢察機關要加大對互聯網文學、音樂、影視、遊戲、動漫、軟體等領域網路侵權盜版犯罪的打擊力度;加大對涉及國家重大戰略需求、重大科研專案和工程、關鍵核心技術以及優勢產業等領域的假冒專利犯罪的打擊力度;加大對採用盜竊、利誘、脅迫等非法手段侵犯科技創新主體商業秘密犯罪的打擊力度。同時,《科技創新意見》還著重提出對於涉及高新技術、關鍵核心技術,事關國家和社會利益,直接關係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健康,以及網路侵權、跨地區跨國境有組織侵權等嚴重侵權假冒犯罪開展重點打擊和專項整治。

▲二是用足用好司法解釋相關規定,把刑事制裁落到實處。近年來,最高人民檢察院會同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先後出臺了《關於辦理侵犯智慧財產權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關於辦理侵犯智慧財產權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明確提出“堅持全面保護原則,全面保護物權、債權、股權、智慧財產權等各種類型的財產權,切實維護產權主體的合法權益。”“依法懲治侵犯智慧財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犯罪,突出打擊鏈條式、產業化侵犯智慧財產權犯罪,以及具有反復侵權、惡意侵權、網路侵權、有組織侵權等惡劣情節的犯罪,加大對涉外智慧財產權犯罪打擊力度。”2017年12月4日,我院印發《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營造保護企業家合法權益的法治環境支持企業家創新創業的通知》(高檢發〔2017〕12號),進一步提出要“依法懲治侵犯企業智慧財產權等各類產權、背信損害企業利益以及其他嚴重擾亂市場秩序的犯罪,有力維護健康有序的市場秩序,營造促進企業家公平競爭、誠信經營的市場環境。貫徹落實非法證據排除等辦案制度,探索完善侵犯智慧財產權案件的訴訟證據規則,依法保護企業家創新權益。”

▲二是抓好《科技創新意見》的貫徹落實,努力形成保障和促進科技創新發展的合力。《科技創新意見》制定下發後,全國檢察機關把貫徹落實《科技創新意見》各項規定作為科技創新提供有力司法保障作為一項重要任務,加強領導,強化措施,嚴格責任,狠抓落實。各級檢察機關加強對科技創新的司法保護,維護科技創新主體合法權益;準確把握法律政策界限,改進司法辦案方式方法,提高服務科技創新的能力水準;加強與政府科技、教育等部門以及各級科協的協作配合,取得了比較好的成效。

▲三是組織和指導地方開展試點,提升辦理智慧財產權案件的專業化水準。在人民法院推進智慧財產權“三審合一”改革的背景下,北京、上海、廣州、南京、長沙等地均在檢察機關內部設置智慧財產權檢察機構,統一辦理涉及智慧財產權的刑事、民事、行政案件,強化對法院智慧財產權案件審判和執行活動的檢察監督。比如,湖南長沙市院成立智慧財產權檢察局;上海市浦東新區院在區智慧財產權局和張江高科技片區設立檢察官辦公室,主要開展智慧財產權檢察監督工作。同時,最高檢還組織力量開展專題調研,加強對智慧財產權專門檢察機構開展民事、行政訴訟監督工作的指導。

▲四是重視案例的示範和指導功能,發佈典型案例,加強對智慧財產權的依法保護。2017年5月,我院發佈了2016年度檢察機關智慧財產權保護十大典型案例,為全國檢察機關處理同類案件提供指導和參考,規範檢察官司法辦案行為,促進正確行使自由裁量權,促進法律統一公正實施。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