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學習時報」許寶健:中國擴大開放對世界有利

許寶健

中國新時代擴大開放引發世界強烈關注和反響, 這是再自然不過的。 如果說改革開放之初我們的開放還主要是立足於國內發展的話, 那麼,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 隨著在開放中的迅速發展, 中國與世界的關係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你離不開我、我離不開你了, 也早已是一損俱損、一榮俱榮, 榮損與共、福禍相依了。 在開放合作中共同發展, 在互聯互通中實現共贏, 是大勢所趨、滾滾潮流, 也是世界各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邏輯、唯一選擇。

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工業國、第一大貨物貿易國、第一大外匯儲備國,

事實證明, 中國對外開放對世界有利, 新時代中國擴大對外開放只能對世界更有利。

必須看到, 中國已深度融入世界, 中國的發展就是世界的發展。 40年來, 中國從封閉半封閉到開放全方位開放, 從學習、適應世界, 到敞開胸懷擁抱世界、融入世界, 變成世界的一部分, 中國自身的發展越來越成為世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無論是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9.5%, 還是按現行聯合國標準成功減貧7億多人口, 中國人民的砥礪奮進、春風化雨, 在改變自身面貌的同時, 也改變了世界的面貌、人類發展的進程。 我們不會主動關上打開的大門, 但是個別國家和人士也不可能把中國推向“世界”之外,

讓中國與世界分離。 從這個意義上說, 任何有全球觀、有正義感的人士, 都會為中國的開放發展、和平發展而感到高興。

必須看到, 開放的中國對世界貢獻越來越大。 從引進來到走出去, 從應對亞洲金融危機到應對國際金融危機, 從連續多年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 到為人類發展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 這些理念和數字, 早已變成越來越多國家和民眾看得見摸得著的福祉。 僅就超過30%的增長貢獻率來講, 如果失去這30%, 世界經濟怎麼樣, 不可想像。 不錯, 中國在開放發展中創造了巨大的經濟利益, 也應該享有應有的利益, 但是中國絕對不吃“獨食”。 在開放合作中共贏共用, 充分體現了我們宣導的新的開放觀、合作觀、利益觀。

習近平主席反復強調:“中國人民張開雙臂歡迎各國人民搭中國發展的‘快車’、‘便車’。 ”所謂搭快車便車, 根本上就是一種利益共用。

還必須看到, 中國開放為世界帶來更多發展機遇。 全球化是世界大勢, 順應大勢就能看到發展機遇, 開放合作就能抓住發展機遇。 中國越來越承擔起引領全球化進程的角色, 中國的大門越開越大, 說明中國的發展創造的機遇越來越多。 如果看不到大勢, 看不到中國的引領角色, 那就是自覺地把自己拒之於全球化之外、主動地放棄觸手可及的機遇。 機遇是公平的, 對發展中國家是機遇, 對發達國家同樣也是機遇。 拉全球化列車的“閘”, 不僅兩害, 也會損害想搭快車便車的其他國家和國民的利益。

“開放還是封閉, 前進還是後退, 人類面臨著新的重大抉擇”。 實際上, 答案就在問題之中。 “開放帶來進步, 封閉必然落後”。 既然事實已經證明並且將繼續證明, 中國開放對世界有利, 中國擴大開放將給各國人民帶來更多福祉, 中國有什麼理由停下開放的腳步呢?

本期編輯:董大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