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專業解讀|工學中的就業“排頭兵”專業,報考時需注意哪些事項?

工學是我國大學最大的學科, 各類工學人才直接推動著我國的經濟建設和工程技術領域的發展。 工學包括車輛工程、自動化、物聯網工程、納米材料與技術、通信工程、電腦類、土木工程等在內的32個一級學科, 共有116個二級學科。  

一.車輛工程——工科中的就業“排頭兵”

1.專業解析

車輛工程是研究汽車、機車車輛、軍用車輛及其他工程車輛等陸上移動機械的理論、設計及製造技術的工程技術學科。 它不但涉及力學、機械、材料、化工, 而且已經延伸到電腦、電子技術、測試計量技術、交通運輸等相關專業。

該專業的主要課程(群)包括電腦系列課程、工程力學、機械設計基礎課群、工程材料基礎、電工和電子技術、自動控制理論基礎、車用內燃機、汽車學、現代汽車實驗學等。

2.就業前景

在我國, 車輛行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公共汽車、電車、地鐵、輕軌、汽車承擔了大量的客運和貨運量,

並對交通運輸、經濟發展、國防現代化的進程有重大影響。

車輛工程專業畢業生的就業方向有很多, 從汽車生產流程中的調研、設計、試驗到銷售環節, 都可以選擇。 比較理想的, 可以到各種車輛研究所, 汽車、機車車輛、地鐵及輕軌車輛的設計製造企業, 參與城市交通系統的規劃、設計、建設、運營和管理等工作。

3.報考指南

■ 三大主要專業方向

車輛工程本科專業大體上分為車身設計、發動機設計、底盤設計三個大的方向, 還包括維修、汽車檢測、儀錶、行銷、物流與資訊、交通管理等一些交叉學科。 考生選擇這個專業時, 具體要看院校側重、專業設置、培養目標。

■ 看清門道再選擇

一般來說, 國內院校的車輛工程設置在“汽車學院”或者“機械工程學院”,

所指“車輛工程”就是“汽車工程”。 也有一些院校, 其主要研究方向是軌道交通車輛。

二.自動化專業——靠技術吃飯的“萬金油”

1.專業解析

自動化, 就是人們利用機器自動地完成人所需要完成的工作。 現代化的自動化專業, 是人們充分利用現有的設備與技術,

去感知人所能夠感知與不能感知的世界, 處理人所能夠處理與不能處理的資訊, 完成人所能夠完成與不能完成的工作, 預測人所能夠預測與不能預測的部分未來事物。

自動化涉及電子工程、電腦、機電工程、網路、通訊等眾多領域, 所以它的專業覆蓋面十分廣泛, 課程內容也較多。 學生需要掌握自動控制理論、信號與系統分析、電路原理、電力電子技術、數位電子技術、感測器技術、網路與通信技術、高階語言程式設計、電腦軟體技術應用等方面的知識, 甚至連化學工程、力學、管理學等知識也要適當學習。

2.就業前景

就業面廣, 未來的發展空間較大, 學生轉行、轉專業也相對容易, 如電子工程、電腦、通信領域都是自動化專業發展的方向。

目前, 自動化專業就業領域主要包括技術研發公司、科研院所、設計單位、通信系統、鋼鐵企業、工礦企業、鐵道、化工、航空、海關、稅務、工商、外貿、大專院校及政府和科技部門等。

隨著自動化產品不斷普及, 智慧樓宇和智慧家居的應用, 智慧交通的不斷發展, 社會對這一專業人才的需求將會不斷增加,就業前景更為廣闊, 選擇方向也會更多。

3.報考指南

■ 看分數 選學校

從近幾年的錄取分數來看, 高校的錄取分數線普遍偏高, 考生可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 參考歷年錄取分數綜合選擇。

■ 適合自己 選方向

除了考慮院校層次和分數以外, 報考時院校的培養方向和課程設置也是考生不可忽視的。 不同的院校在專業培養方向和專業課程設置上,或多或少會帶有自身的特點。

■ 考慮理工科基礎

理工科基礎差的同學學習起來相對比較吃力,所以,有較強理工科基礎的同學更適合報考該專業。

三.物聯網工程——讓萬事萬物開口“說話”

1.專業解析

所謂物聯網,就是物物相連的互聯網,通過各種資訊傳感設備,如感測器、射頻識別(RFID)技術、IPv6(下一代IP協定)技術、全球定位系統、紅外感應器、鐳射掃描器、氣體感應器等各種裝置與技術,即時採集任何需要監控、連接、互動的物體或過程,讓聲、光、熱、電、力學、化學、生物、位置等各種資訊,與互聯網結合形成的一個巨大網路,讓一切物體相連,並可以實施感知、操作、管理。

試想一下:下班的時間快到了,坐在辦公室裡與家中的電器“對話”,電鍋就開始煮飯了;回家路上,動動手指給空調發個指令,它就自動調節到舒適的溫度了……借助智慧感測器,世界上的萬事萬物,大到汽車、樓房,小到家電、鑰匙,都能開口“說話”。

物聯網工程專業開設基礎課程和專業核心課程兩大類,學生主要學習研究資訊流、物質流和能量流彼此作用、相互轉換的方法和技術,有著很強的工程實踐特點。

2.就業前景

■ 行業空間很廣闊

目前,全球物聯網產業體系正在建立和完善中。據美國權威諮詢機構forrester預測,到2020年全球物聯網與互聯網的業務比例將達到30∶1,物聯網將成為一個上萬億的產業!未來十年,物聯網將會被廣泛應用於交通、物流、安防、電力、家居、醫療、礦業、軍事等各個領域。可以預見,它將給世界經濟與社會帶來巨大的變化。

■ 人才有缺口 本科生不能滿足

從人才市場的需求來看,無論是物聯網專業還是雲計算專業的人才是炙手可熱的,但企業對人才的要求也是相當高的。很多單位和企業不但要求應聘者須是碩士以上學歷,還要求有幾年的相關工作經驗。

3.報考指南

■ 選擇有相關強勢專業的院校

由於物聯網工程專業屬於典型的交叉學科,涉及到電子、電腦、測控、通信、軟體等多個專業的知識。所以,考生在選擇時最好先瞭解相關專業所在院系的實力和背景,優先選擇那些相關專業實力強的院校。

■ 報考時未必緊盯著物聯網專業

由於物聯網工程有多學科交叉性的特殊性,因此,學生在本科階段想要深入、全面地學習物聯網方面的所有知識是不可能的。有志於物聯網行業的考生沒必要只鎖定物聯網一個專業,完全可以從其他相關的基礎學科或交叉學科著手,選擇一個專業方向學精,學專,未來從事更高端細分領域的工作及研究,這樣再轉專業時會比較容易。

■ 參考各校往年錄取情況

物聯網專業是新興專業,開設學校逐年增多,大多數院校招生人數較少,分數要求較高。

考生可選擇那些在生源所在省(市、區)有該專業招生計畫(點擊查詢)的院校,並認真閱讀招生章程(點擊查看),比較各院校之間該專業的招生人數、錄取分數等資料,選擇和自己興趣、分數、批次相符合的院校。

四.納米材料與技術——小身材 大領域

1.專業解析

想要瞭解納米材料與技術,首先要弄清楚“納米”是什麼。納米是長度單位,1納米是1米的十億分之一,大約相當於1根頭髮的八萬分之一。

納米雖然微小,但是它構建的世界卻是神奇而宏大的。納米技術就是利用納米材料的奇妙性能,製造具有特定功能的零部件和產品的技術。一些權威專家預測,未來納米技術將在生物醫學、航空航太、能源和環境等領域“大顯身手”。

納米材料與技術專業的學習內容大體包括公共課程和專業課程兩部分。公共課程主要是數學、物理、化學、英語等。從大二起,學生會接觸到部分材料類、納米的專業知識。專業課程主要包括材料現代研究方法、材料化學基礎、材料物理性能、材料力學性能、量子統計、材料表面與界定、納米結構與性能、低維材料物理與技術基礎、磁性材料等。

2.就業前景

有學者曾預言,本世紀經濟發展的三大支柱產業是資訊科學技術、生命科學技術和納米科學技術。而納米技術又是資訊和生命科學技術進一步發展的堅固基石。未來的納米技術和納米材料將向新材料、微電子、電腦、醫學、航太、航空、環境、能源、生物技術和農業等諸多領域滲透。一旦納米技術進入日常生活,該專業人才的需求量肯定會急劇上升。

納米材料與技術專業的畢業生具有扎實的材料科學以及與納米材料相關的數學、物理、化學、微電子、電腦應用等方面的基礎知識和技能。適應於高科技發展需要,可從事材料領域高科技研究和高新技術應用等工作。

畢業生主要在相關的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從事科學研究、教學工作,或者在電子資訊、新能源、航空航太、儀器儀錶、生物醫藥等高科技企業從事新材料研製、新產品開發及新技術工藝研究等高科技含量的工作。

納米技術雖然在科研領域比較熱門,但產業化程度不高。目前,該專業畢業生最理想的就業方向以研究單位和高校居多,也有很多人選擇進一步深造,進入國內外著名高校攻讀碩士、博士。

3.報考指南

■ 方向不同 找准目標

已開設納米材料與技術專業的院校都是在該領域領先的佼佼者。各校都有自己的培養方向和優勢特色。考生可在報考時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各校培養方向認真選擇。

■ 報考看清專業名稱

目前,教育部審批設置的高等學校戰略性新興產業本科專業中與新材料相關的,除了納米材料與技術專業,還有功能材料、光電子材料與器件專業等。它們同屬於工學中的材料大類。但在報考過程中還是要看清楚專業目錄中各院校具體招生的名稱,以免發生錯漏。

五.通信工程專業——讓溝通無極限 世界零距離

1.專業解析

通信工程專業屬於工學中的電子資訊類,是電子工程的一個重要分支,同時也是其中一個基礎學科。該學科關注的是通信過程中的資訊傳輸和信號處理的原理和應用,並運用各種工程方法對通信中的一些實際問題進行處理。

該專業本科階段專業主幹課程有電路分析、信號與系統、類比電子技術、數位電子技術、數位信號處理、微機原理與介面技術、電磁場與電磁波、通信原理、光通信技術基礎、傳輸技術、交換技術等。(課程根據院校不同有所差異)

2.就業前景

目前,從通信專業就業類型上說主要有兩個大的方向,一個是軟體,一個是硬體。軟體如軟體發展、網路的設計、應用軟體的編譯等等;硬體方面主要是去電子通信器件一類的公司。

學生就業去向主要涉及通信運營商、現代通信設備製造企業、電子資訊類技術研發的相關科研院所、高新技術科技產業公司、企事業單位等。

本科畢業後除了就業以外,學生還可報考通信與資訊系統、信號與資訊處理、電子科學與技術等方向研究生,繼續深造的比例也相當高。

3.報考指南

■ 除通信工程外還有大類招生

通信工程專業的招生方式主要有兩種:除了以通信工程一級學科招生以外,還有很多院校都是以“電子資訊科學類”大類的形式招生。如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北京航空航太大學等。

以往有些考生家長在填報志願時比較粗心,或還沒弄明白什麼是“大類”招生,而選錯了專業方向,致使考生入學後學習遇到困難。因此,考生在報考時一定要看清大類招生的專業方向。

■ 參考學科特長、興趣愛好

通信工程專業跨電子、電腦專業,所修課程兼有兩者的特點。所以,需要學生有較好的數學、物理基礎以及較強的動手應用能力。那些邏輯思維能力強、善於分析的同學會更加適合。考生在報考該專業時,一定要以自己的興趣愛好、學科特長和實際分數來為參考。

■ 對考生身體條件有要求

另外,該專業對考生的身體條件也有一定的要求。根據《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任何一眼矯正到4.8鏡片度數大於800度的考生不宜就讀的電子資訊科學類專業。考生家長還要看各院校章程中的具體要求

聲明:本文素材來源於陽光高考,百年英才小編編輯整理。

不同的院校在專業培養方向和專業課程設置上,或多或少會帶有自身的特點。

■ 考慮理工科基礎

理工科基礎差的同學學習起來相對比較吃力,所以,有較強理工科基礎的同學更適合報考該專業。

三.物聯網工程——讓萬事萬物開口“說話”

1.專業解析

所謂物聯網,就是物物相連的互聯網,通過各種資訊傳感設備,如感測器、射頻識別(RFID)技術、IPv6(下一代IP協定)技術、全球定位系統、紅外感應器、鐳射掃描器、氣體感應器等各種裝置與技術,即時採集任何需要監控、連接、互動的物體或過程,讓聲、光、熱、電、力學、化學、生物、位置等各種資訊,與互聯網結合形成的一個巨大網路,讓一切物體相連,並可以實施感知、操作、管理。

試想一下:下班的時間快到了,坐在辦公室裡與家中的電器“對話”,電鍋就開始煮飯了;回家路上,動動手指給空調發個指令,它就自動調節到舒適的溫度了……借助智慧感測器,世界上的萬事萬物,大到汽車、樓房,小到家電、鑰匙,都能開口“說話”。

物聯網工程專業開設基礎課程和專業核心課程兩大類,學生主要學習研究資訊流、物質流和能量流彼此作用、相互轉換的方法和技術,有著很強的工程實踐特點。

2.就業前景

■ 行業空間很廣闊

目前,全球物聯網產業體系正在建立和完善中。據美國權威諮詢機構forrester預測,到2020年全球物聯網與互聯網的業務比例將達到30∶1,物聯網將成為一個上萬億的產業!未來十年,物聯網將會被廣泛應用於交通、物流、安防、電力、家居、醫療、礦業、軍事等各個領域。可以預見,它將給世界經濟與社會帶來巨大的變化。

■ 人才有缺口 本科生不能滿足

從人才市場的需求來看,無論是物聯網專業還是雲計算專業的人才是炙手可熱的,但企業對人才的要求也是相當高的。很多單位和企業不但要求應聘者須是碩士以上學歷,還要求有幾年的相關工作經驗。

3.報考指南

■ 選擇有相關強勢專業的院校

由於物聯網工程專業屬於典型的交叉學科,涉及到電子、電腦、測控、通信、軟體等多個專業的知識。所以,考生在選擇時最好先瞭解相關專業所在院系的實力和背景,優先選擇那些相關專業實力強的院校。

■ 報考時未必緊盯著物聯網專業

由於物聯網工程有多學科交叉性的特殊性,因此,學生在本科階段想要深入、全面地學習物聯網方面的所有知識是不可能的。有志於物聯網行業的考生沒必要只鎖定物聯網一個專業,完全可以從其他相關的基礎學科或交叉學科著手,選擇一個專業方向學精,學專,未來從事更高端細分領域的工作及研究,這樣再轉專業時會比較容易。

■ 參考各校往年錄取情況

物聯網專業是新興專業,開設學校逐年增多,大多數院校招生人數較少,分數要求較高。

考生可選擇那些在生源所在省(市、區)有該專業招生計畫(點擊查詢)的院校,並認真閱讀招生章程(點擊查看),比較各院校之間該專業的招生人數、錄取分數等資料,選擇和自己興趣、分數、批次相符合的院校。

四.納米材料與技術——小身材 大領域

1.專業解析

想要瞭解納米材料與技術,首先要弄清楚“納米”是什麼。納米是長度單位,1納米是1米的十億分之一,大約相當於1根頭髮的八萬分之一。

納米雖然微小,但是它構建的世界卻是神奇而宏大的。納米技術就是利用納米材料的奇妙性能,製造具有特定功能的零部件和產品的技術。一些權威專家預測,未來納米技術將在生物醫學、航空航太、能源和環境等領域“大顯身手”。

納米材料與技術專業的學習內容大體包括公共課程和專業課程兩部分。公共課程主要是數學、物理、化學、英語等。從大二起,學生會接觸到部分材料類、納米的專業知識。專業課程主要包括材料現代研究方法、材料化學基礎、材料物理性能、材料力學性能、量子統計、材料表面與界定、納米結構與性能、低維材料物理與技術基礎、磁性材料等。

2.就業前景

有學者曾預言,本世紀經濟發展的三大支柱產業是資訊科學技術、生命科學技術和納米科學技術。而納米技術又是資訊和生命科學技術進一步發展的堅固基石。未來的納米技術和納米材料將向新材料、微電子、電腦、醫學、航太、航空、環境、能源、生物技術和農業等諸多領域滲透。一旦納米技術進入日常生活,該專業人才的需求量肯定會急劇上升。

納米材料與技術專業的畢業生具有扎實的材料科學以及與納米材料相關的數學、物理、化學、微電子、電腦應用等方面的基礎知識和技能。適應於高科技發展需要,可從事材料領域高科技研究和高新技術應用等工作。

畢業生主要在相關的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從事科學研究、教學工作,或者在電子資訊、新能源、航空航太、儀器儀錶、生物醫藥等高科技企業從事新材料研製、新產品開發及新技術工藝研究等高科技含量的工作。

納米技術雖然在科研領域比較熱門,但產業化程度不高。目前,該專業畢業生最理想的就業方向以研究單位和高校居多,也有很多人選擇進一步深造,進入國內外著名高校攻讀碩士、博士。

3.報考指南

■ 方向不同 找准目標

已開設納米材料與技術專業的院校都是在該領域領先的佼佼者。各校都有自己的培養方向和優勢特色。考生可在報考時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各校培養方向認真選擇。

■ 報考看清專業名稱

目前,教育部審批設置的高等學校戰略性新興產業本科專業中與新材料相關的,除了納米材料與技術專業,還有功能材料、光電子材料與器件專業等。它們同屬於工學中的材料大類。但在報考過程中還是要看清楚專業目錄中各院校具體招生的名稱,以免發生錯漏。

五.通信工程專業——讓溝通無極限 世界零距離

1.專業解析

通信工程專業屬於工學中的電子資訊類,是電子工程的一個重要分支,同時也是其中一個基礎學科。該學科關注的是通信過程中的資訊傳輸和信號處理的原理和應用,並運用各種工程方法對通信中的一些實際問題進行處理。

該專業本科階段專業主幹課程有電路分析、信號與系統、類比電子技術、數位電子技術、數位信號處理、微機原理與介面技術、電磁場與電磁波、通信原理、光通信技術基礎、傳輸技術、交換技術等。(課程根據院校不同有所差異)

2.就業前景

目前,從通信專業就業類型上說主要有兩個大的方向,一個是軟體,一個是硬體。軟體如軟體發展、網路的設計、應用軟體的編譯等等;硬體方面主要是去電子通信器件一類的公司。

學生就業去向主要涉及通信運營商、現代通信設備製造企業、電子資訊類技術研發的相關科研院所、高新技術科技產業公司、企事業單位等。

本科畢業後除了就業以外,學生還可報考通信與資訊系統、信號與資訊處理、電子科學與技術等方向研究生,繼續深造的比例也相當高。

3.報考指南

■ 除通信工程外還有大類招生

通信工程專業的招生方式主要有兩種:除了以通信工程一級學科招生以外,還有很多院校都是以“電子資訊科學類”大類的形式招生。如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北京航空航太大學等。

以往有些考生家長在填報志願時比較粗心,或還沒弄明白什麼是“大類”招生,而選錯了專業方向,致使考生入學後學習遇到困難。因此,考生在報考時一定要看清大類招生的專業方向。

■ 參考學科特長、興趣愛好

通信工程專業跨電子、電腦專業,所修課程兼有兩者的特點。所以,需要學生有較好的數學、物理基礎以及較強的動手應用能力。那些邏輯思維能力強、善於分析的同學會更加適合。考生在報考該專業時,一定要以自己的興趣愛好、學科特長和實際分數來為參考。

■ 對考生身體條件有要求

另外,該專業對考生的身體條件也有一定的要求。根據《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任何一眼矯正到4.8鏡片度數大於800度的考生不宜就讀的電子資訊科學類專業。考生家長還要看各院校章程中的具體要求

聲明:本文素材來源於陽光高考,百年英才小編編輯整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