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教和門風,浸潤孩子的一生

勵志人生微語

育人先正己, 父母的言行永遠是孩子的榜樣, 好的家教和門風, 給孩子良好的成長環境, 才能讓孩子有所為, 走入社會才能有大作為,

影響一生。

常言道:“子不教, 父之過”, 如果我們的孩子不成器, 天天惹是生非, 表現得很沒教養, 別人在指責的時候絕對不會說是老師沒教育好, 也不會說小夥伴把他帶壞了, 只會說:

“這孩子家教不好!”

“有其父必有其子, 有其母必有其女!”

“不是一家人, 不進一家門, 全家一個德行!”

有人說, 家教與門風, 是最大的家庭資產。

好的家教與門風, 就是潛力股, 會讓孩子在未來的社會裡, 暢意人生。 樹立好的家教與門風, 就是一個家庭最豐厚的財富, 子孫後代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縱觀古今中外, 家教與門風, 給予孩子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忠厚傳家久

“忠厚傳家久, 詩書繼世長”是中國大多數家族推崇的經典家訓之一。 上句是說人品德忠厚才能傳家, 下句則是強調文化知識在家族傳承中的作用。

短短的十個字, 卻體現著傳統社會人們對於家風家教的理解與重視, 顯示出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何謂忠厚?忠不是現在詞義上的忠, 而是包涵忠誠、仁義、正直、寬容、謙讓、善良,

厚則是厚道, 厚積。

子曰:“道德傳家, 十代以上, 耕讀傳家次之, 詩書傳家又次之, 富貴傳家, 不過三代。 ”

然而, 河南鞏縣的康氏家族卻延續了400餘年, 確切地說, 康氏家族自第六代康紹敬於16世紀嘉靖年間, 在康店村建立起第一家小店開始, 截止到18代康庭蘭, 中國土改運動開始為止, 一共傳承12代, 堪稱中國歷史上有記載以來最長壽的家族企業。

康家崇尚耕讀, 康家子弟都得到良好的教育。 康家教育子孫的家訓是:

結交務存吃虧心, 酬酢務存退讓心,

日用務存節儉心, 操持務存感恩心,

願使人鄙我疾, 勿使人防我詐也,

前人之愚, 斷非後人之智所可及,

忠厚留有餘。

此家訓意在告誡康氏子孫, 在經商結交過程中勿求凡事有利於己,

要努力實現一定程度的利益平衡, 留余於人, 以保持商業關係的持續穩定;日常交際中要懂得謙恭退讓, 以保持人際關係的和諧;要學會精打細算、勤儉持家;家族子孫定要“施惠勿念, 受恩莫忘”。 哪怕讓別人看不起自己的愚拙, 也不能讓其處處提防自己的巧詐, 立身行事。 “巧詐”固然可以欺人一時, 謀一時之利益, 但不會長久;“拙誠”雖然短時間內可能會吃虧, 卻可以取信於人, 涵養操守, 立穩人生與事業的根基。

短短70餘字中, 蘊藏的卻是康百萬家族留餘忌盡、忠厚傳家的大智慧。 400多年來, 在家訓的薰陶下, 康家歷代子孫大多向上向善、勤奮好學, 從而保持了家族的持續昌盛。

老子在《道德經》說: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

行不言之教。

也就是說, 好的家教和門風, 需要家長以身作則, 用自己的言行來主導孩子, 這樣的行為勝過千言萬語。

獨立才成人

晚清名臣曾國藩, 官居要職家境豐厚。 但他卻教育子女, 衣食起居, 無一不與寒士相同, 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貴氣習, 則難望有成。

雖然家庭條件優越,但是曾國藩卻窮養子女,意在培養他們的獨立性,不靠家庭靠自己。

結果,曾家的孩子都成材了。

無論工作怎樣忙曾國藩都不忘教育子女。曾國藩有寫家書的習慣,據說曾國藩僅在1861年就寫了不下253封家書,通過寫家書不斷訓導教育弟弟和子女,在曾國藩的言傳身教之下,曾家後人人才輩出。

曾國藩留有十六字治家名言:

家儉則興,人勤則健,

能勤能儉,永不貧賤。

曾國藩每天日理萬機,自晨至晚,勤奮工作,從不懈怠,給子女樹立了很好的榜樣。主要公文均自批自擬,很少假手他人。晚年右目失明,仍然天天堅持不懈。他所寫日記,直到臨死之前一日才停止。

育人先正己,父母的言行是孩子的榜樣,好的家教與門風,給孩子良好的成長環境,才能讓孩子有所為,走入社會才能有大作為。

古語說得好:兒孫若有用,留錢幹什麼?兒孫若沒用,留錢幹什麼?比起錢,教給孩子好的品德,有用的能力,傳承好的家風,才更是一個家庭的傳家之寶。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溺愛不可取

前些天看新聞,說合肥某34歲男子王某, 平時也不出去工作,生活一直依賴年過六旬的父母。

這天,老父親責怪其懶惰不幹活,男子竟怒火中燒,抄起釘耙將父親打傷。這一行為引起了左鄰右舍的不滿,報警之後紛紛要求民警對其“從嚴治罪”。

每一個孩子的降臨都是父母甜蜜的負擔。父母總是想傾盡全力給孩子最好的。但是不要忘記了終有一日孩子將長大成人,踏入社會。在這之前,父母要教給孩子什麼?要賦予孩子什麼品質?

想想這兩年流行的“啃老族”一詞,我想這些父母可能從小忽視了對“啃老族”們的責任意識培養和精神世界的重視。

方孝孺說:“愛其子而不教,猶為不愛也;教而不以善,猶為不教也。”

疼愛自己的孩子,而不加以教育,這等於沒有疼愛他;如果教育孩子又不引導他上進,這等於沒教育他。

教不好孩子,一輩子都要扶著他走。與其到老了還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不如一開始就教給孩子好的家風和家教,畢竟,家風和家教,是關乎孩子一輩子的大事兒。

則難望有成。

雖然家庭條件優越,但是曾國藩卻窮養子女,意在培養他們的獨立性,不靠家庭靠自己。

結果,曾家的孩子都成材了。

無論工作怎樣忙曾國藩都不忘教育子女。曾國藩有寫家書的習慣,據說曾國藩僅在1861年就寫了不下253封家書,通過寫家書不斷訓導教育弟弟和子女,在曾國藩的言傳身教之下,曾家後人人才輩出。

曾國藩留有十六字治家名言:

家儉則興,人勤則健,

能勤能儉,永不貧賤。

曾國藩每天日理萬機,自晨至晚,勤奮工作,從不懈怠,給子女樹立了很好的榜樣。主要公文均自批自擬,很少假手他人。晚年右目失明,仍然天天堅持不懈。他所寫日記,直到臨死之前一日才停止。

育人先正己,父母的言行是孩子的榜樣,好的家教與門風,給孩子良好的成長環境,才能讓孩子有所為,走入社會才能有大作為。

古語說得好:兒孫若有用,留錢幹什麼?兒孫若沒用,留錢幹什麼?比起錢,教給孩子好的品德,有用的能力,傳承好的家風,才更是一個家庭的傳家之寶。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溺愛不可取

前些天看新聞,說合肥某34歲男子王某, 平時也不出去工作,生活一直依賴年過六旬的父母。

這天,老父親責怪其懶惰不幹活,男子竟怒火中燒,抄起釘耙將父親打傷。這一行為引起了左鄰右舍的不滿,報警之後紛紛要求民警對其“從嚴治罪”。

每一個孩子的降臨都是父母甜蜜的負擔。父母總是想傾盡全力給孩子最好的。但是不要忘記了終有一日孩子將長大成人,踏入社會。在這之前,父母要教給孩子什麼?要賦予孩子什麼品質?

想想這兩年流行的“啃老族”一詞,我想這些父母可能從小忽視了對“啃老族”們的責任意識培養和精神世界的重視。

方孝孺說:“愛其子而不教,猶為不愛也;教而不以善,猶為不教也。”

疼愛自己的孩子,而不加以教育,這等於沒有疼愛他;如果教育孩子又不引導他上進,這等於沒教育他。

教不好孩子,一輩子都要扶著他走。與其到老了還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不如一開始就教給孩子好的家風和家教,畢竟,家風和家教,是關乎孩子一輩子的大事兒。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