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山東今年下發8100萬,專門補助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創新團隊

近日, 山東省級財政下達2017年預算資金8100萬元, 支援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創新團隊(以下簡稱“創新團隊”)建設!

據瞭解, 自2010年, 山東省在全國率先啟動實施了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創新團隊建設, 建設週期為5年。

2016年, 省級財政共支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創新團隊達26個, 涵蓋農產品種類79個, 全省農產品覆蓋率達到95%以上, 基本實現對主要農產品的全覆蓋。

26個創新團隊共聘任首席專家26名、崗位專家223名(其中經濟崗位專家26名)、綜合試驗站154個, 聘任專家涵蓋106家省、市農業科研、教學、推廣單位及部分企業。

團隊成員每年最高可獲補助45萬

省財政設立創新團隊建設專項資金,

用於創新團隊建設。 補助標準分別為每人(站)每年45萬元、25萬元(經濟崗位專家5萬元)、15萬元。

“創新團隊”是怎麼組建的?

山東省創新團隊建設的人員由省內農業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推廣機構, 以及新型經營主體的專家組成,

採取“網格”式管理運行方式。

縱向上, 針對每一個農產品, 組建一個產業創新團隊。 每個創新團隊設立首席專家1名;大宗主導農產品創新團隊設崗位專家8-17名, 優勢特色農產品創新團隊設崗位專家6-12名。

同一崗位超過3人的設功能研究室主任1名, 由其中一位崗位專家兼任;每個創新團隊下設5個左右的綜合試驗站。

首席專家、崗位專家和綜合試驗站站長依據崗位需求, 還應組建3-5人的服務於本崗位的課題組。

橫向上, 組建共性問題技術研發小組, 研究不同產業之間的共性問題。

有哪些重點領域?

小麥、玉米、棉花、花生、蔬菜、果品、食用菌、生豬、牛、羊、家禽、魚類、蝦蟹類、貝類等14個大宗主導農產品。

雜糧(大豆、食用豆、穀子、高粱)、薯類、水稻、蠶桑、茶葉、中草藥、特種經濟動物、刺參,

以及牧草、蜂業、煙草、藻類等12個優勢特色農產品。

本輪建設週期有哪些目標?

根據山東省此前出臺的《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創新團隊建設實施方案(2016-2020)》, 本輪建設週期內將展開以下工作:

重點開展農業節水、化肥減量、農藥減控、資源迴圈利用、土壤修復治理、畜禽養殖提升、農業機械化、農產品儲藏加工等關鍵領域的科技研發。

探索糧經飼結構調整、農牧結合體系建設, 力爭培育一批高產、優質、高效新品種, 加快培育一批品種優、品質高的農產品品牌, 研發一批解決生產實際問題的新技術。

在每個農產品都有生產技術標準或規程, 全省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5%以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