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六盤水市:民生為本 人才優先

民生為本 人才優先

六盤水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成立以來, 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 在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的關心支持下, 緊緊圍繞“民生為本、人才優先”工作主線, 以服務經濟發展、保障改善民生、促進和諧穩定為目標, 銳意改革、開拓創新、真抓實幹, 奮力推動全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事業不斷取得新發展。

近年來, 該局先後獲得“2011—2015年度貴州省實施婦女兒童發展規劃先進集體”、“2014—2016年度全國人社系統優質服務視窗”等榮譽, 同時, 湧現出佟麗華、黃蕾、俞紅、鄧學仕等全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系統先進個人、全省城鄉婦女崗位建功先進個人、全省優秀同步小康駐村幹部等先進典型。

六盤水市就業小額貸款擔保中心榮獲2016年度中國銀行業協會(花旗集團)最具發展潛力獎, 引導返鄉創業的農民工趙剛詩等4名同志榮獲“貴州省第二屆返鄉農民工創業之星”稱號, 袁春蓮等10名同志獲“貴州省第三屆返鄉農民工創業之星”稱號。

就業創業形勢穩中趨好

2013年1月, 我市成為繼貴陽市、遵義市後, 第3個完成省級創業型城市創建工作的市州。 市人社局全力創建省級創業型城市。 進一步強化組織領導體系、政策支援體系、創業培訓體系、創業服務體系和責任考核體系建設, 積極建立創業促進就業的長效工作機制等。 通過各體系建設的逐步落地實施,

2015—2017年, 我市完成職業技能培訓69803人, 為脫貧攻堅深入推進奠定了堅實基礎。 目前, 我市有職業技能培訓機構35家, 職業技能培訓教師856人, 年培訓能力達2萬人以上。 市、縣兩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均設立了人力資源市場和“一站式”服務視窗, 所轄28個街道、65個鄉鎮, 均已建立勞動保障工作機構;所轄162個社區937個行政村基本配備勞動保障工作人員, 基層就業工作平臺覆蓋率達99.6%。 率先推行“三變”創業貸款發放模式, 累計發放“三變”創業擔保貸款1.94億元, 1626名貧困人口每年可增加收入6750元。 2013以來, 全市實現城鄉就業80.49萬人次, 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8%至4.0%之間, 全市“零就業”家庭實現動態清零, 累計分流安置化解過剩產能企業職工19912人,
全市就業形勢趨於穩定。

社會保障水準不斷提高

該局還打破參保限制, 實現城鄉群眾自主參保, 社會保險參保人數逐年提高, 覆蓋面持續擴大。 截止2017年末, 全市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35.23萬人, 失業保險參保人數達17.61萬人, 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31.6萬人, 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39.86萬人, 工傷保險參保人數達25.15萬人, 生育保險參保人數達15.95萬人, 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123.11萬人, 全市基本社會保險覆蓋率達92.45%。 其中, 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工傷保險實現省級統籌, 其餘險種全部實現市級統籌。 2017年, 社會保險基金當年征繳額達42億元, 社會保險基金滾存結餘達52億元, 社會保險基金抗風險能力、可持續性明顯增強。

連續13年提高企業退休職工養老金標準, 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提高至70元/月。 建立大額醫療保險制度, 醫療保險最高支付限額、特殊病種等待遇標準不斷提高。 城鎮職工基本醫療最高支付限額從6萬元提高到15萬元, 城鎮職工大額醫療保險支付限額從15萬元提高到25萬元, 建立城鎮職工補充大額醫療保險二次補助, 支付限額10萬元。 居民醫療保險基本醫療最高支付限額從6萬元提高到15萬元, 建立居民大病保險, 支付限額10萬元。 門診特殊疾病取消起付線, 病種從17個增加到23個, 報銷範圍不斷擴大。

人才隊伍建設快速推進

人才隊伍建設也是該局的工作重點。 圍繞“人才強市”戰略決策, 以建設“貴州產業人才高地”和“人才創業首選地”為目標,

2013—2017年, 全市通過“綠色通道”引進各類人才5020人, 其中博士52人、碩士1111人。 建成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3個, 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1個, 省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5個, 省級技能大師工作室4個, 2016年, 經省政府批准, 水鋼高級技工學校掛牌升格為貴州首鋼水鋼技師學院;目前, 全市高技能人才總量19162人, 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勞動者的比例達21.3%。 圍繞“提升專業技術人才素質能力、擴大專業技術人才隊伍規模、優化專業技術人才隊伍結構、創新專業技術人才管理體制、完善專業技術人才發展環境”五大任務, 全面推進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科學發展, 全市專業技術人才總量達73370人。 堅持“以用為本”的科學人才觀, 以發揮人才作用、體現人才價值為導向,更加注重提升保障和服務人才工作水準,全力啟動和發揮各類人才在全市經濟社會建設中的作用。

和諧勞動關係得到鞏固

和諧的勞動關係,是確保就業創業的基礎,該局充分發揮勞動保障監察職能,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的原則,準確、及時地糾正和查處各種違反勞動法律的行為。全市各級勞動保障監察機構累計為38920名勞動者追回工資待遇5.07億元,在省內率先實現勞動監察“兩網化”建設鄉鎮(社區)全覆蓋,建設領域工程務工人員工資保障金制度全面落實。搭建了六盤水市工程建設領域及煤礦企業用工實名制管理“1+N”系統,將在2018年實現企業用工實名制全覆蓋。建市以來,全市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機構共受理案件3.2萬餘件,接待來詢來訪6萬餘人次,仲裁結案率達95%以上,涉案金額約10億元。鄉鎮(街道、社區)已實現調解組織覆蓋率100%,通過調解建議、委託調解、仲裁審查確認三項制度,最大限度將案件下沉到基層勞動爭議調解組織,將爭議糾紛化解在基層。近年來,50%以上案件在基層調解組織解決,調解成功率達70%。

以發揮人才作用、體現人才價值為導向,更加注重提升保障和服務人才工作水準,全力啟動和發揮各類人才在全市經濟社會建設中的作用。

和諧勞動關係得到鞏固

和諧的勞動關係,是確保就業創業的基礎,該局充分發揮勞動保障監察職能,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的原則,準確、及時地糾正和查處各種違反勞動法律的行為。全市各級勞動保障監察機構累計為38920名勞動者追回工資待遇5.07億元,在省內率先實現勞動監察“兩網化”建設鄉鎮(社區)全覆蓋,建設領域工程務工人員工資保障金制度全面落實。搭建了六盤水市工程建設領域及煤礦企業用工實名制管理“1+N”系統,將在2018年實現企業用工實名制全覆蓋。建市以來,全市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機構共受理案件3.2萬餘件,接待來詢來訪6萬餘人次,仲裁結案率達95%以上,涉案金額約10億元。鄉鎮(街道、社區)已實現調解組織覆蓋率100%,通過調解建議、委託調解、仲裁審查確認三項制度,最大限度將案件下沉到基層勞動爭議調解組織,將爭議糾紛化解在基層。近年來,50%以上案件在基層調解組織解決,調解成功率達70%。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