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坡底往事——一名鐵路人的回憶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時間流逝, 縱然你如何追奉他的腳步, 他也無情的將你丟棄在歲月的輪回中……

27年前, 我接父親的班, 當了一名鐵路工人, 被分配到鐵局新運處新運段坡底客乘車間, 當了一名列車乘務員。

那是1990年8月初的一天, 我乘坐火車來到坡底, 渭南蒲城縣洛濱鎮溝裡一個緊靠著西延鐵路的小山村。 剛下火車一眼就看到的是低矮的牛毛粘房, 住過的人都知道冬天冷夏天熱, 此情此景, 淒涼心更涼。 一個月後, 我回了趟老家漢中, 從陝南到關中。 生活條件和環境相差很大, 回家的心情無比的高興。

一個星期的假很快結束了。 返回時, 我哭了, 有眾多的不捨得, 離別的淚水有多少流多少, 媽媽和哥哥把我送到了鄉村發往省城的汽車上。 車子開動時, 我不敢抬頭看他們, 更沒有勇氣向兩位親人說聲再見。

回到工作崗位上, 自己安慰自己, 一切都會過去, 要面對現實。 既然選擇了鋼軌, 那就與鋼軌作伴吧!再看看每天那些並肩作戰的同事、師傅們, 他們都在為鐵路舍家棄親, 默默的付出著。 前方看到了引路的榜樣, 自己也好像看到了新的希望。

時間讓人忘記一切, 也讓人邁出新的一步, 我也很快適應了這個環境, 從剛開始沒有任何希望的思想, 轉變到為鐵路事業做奉獻的遠大理想, 在投入到工作中, 於是我和師傅們踏上了愉快的征途。

從此過上了半流放的生活, 6個月的學習期很快結束了。

記得剛走上工作崗位, 當時的工作任務很簡單, 開車門, 到站報個站名, 打掃車內衛生。 我值乘的是一列混合列車。 前面或後面掛十幾節貨車再掛幾節硬座客車, 編成一組稱為混合列車, 車次681/2次。 每天早上7點從坡地出發, 途徑蘇家坡、孫鎮、杜趙、蒲城、集北等車站, 最後到達終點站鐘家村車站。

列車到達鐘家村車站後待命, 14點左右682次返回坡底。 這期間, 我和同事提著菜籃子到鐘家村老鄉家買雞蛋, 走鄉串戶, 挨家挨戶敲門, 當地老鄉對我們鐵路職工也很熱情。 在老鄉家數著雞蛋, 閒聊著, 熱情的老鄉拿出他們自己做的石頭饃給我吃, 學著老鄉說著當地的話。

數著雞蛋, 喝著老鄉給的一碗甘甜的水, 心中也是無限的喜悅。 兩小時很快過去了, 我們滿載而歸, 踏上了返程的列車。

作為一名列車員, 不僅要給旅客創造一個舒適的乘車環境, 更要確保旅客在旅途中的旅行安全, 在列車上意外時有發生。

那是1992年的一個夏天, 我值乘681次途中, 一位姑娘20歲左右, 在列車上突然暈倒, 我得知後, 急步走到姑娘身邊, 只見姑娘倒在座位邊, 臉色蒼白。 我當時也不知所措, 一邊找列車長, 一邊疏通圍觀旅客。 不一會兒, 列車長帶來一名醫生, 醫生看了姑娘的病情說是中暑, 我們也一邊聽醫生囑託一邊給姑娘喂水, 喂解暑藥。 一個小時後, 姑娘經過大家的精心救護, 轉危為安, 列車到站後, 看到姑娘平安離站的背影時,

我才松了口氣。 這雖然是件小事, 但我心裡很愉快, 能平安的輸送旅客到目的地是我們的職責和使命。

27年的風雨謙程, 大多數西延人和我一樣, 沒有豪言壯語, 沒有令人矚目的豐功偉績, 有的只是默默的工作, 各種辛酸細細品嘗過。 27年前的點滴生活和工作再次清晰地浮現在眼前。 這一刻任思緒蔓延……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