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李樂松:在毫釐之間“遊刃”

鉛筆般粗細的鑽頭高速旋轉, 摩擦放在手機上0.1毫米厚的A4紙, 白紙被打穿, 手機螢幕卻毫髮無損。 4月18日, 記者在湖南航太環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見到了正在“練手”的李樂松。

15年來, 他默默奮鬥,堅持每天練習鉗工基礎技能, 鍛煉眼睛的准度和手的力度。 10釐米的鐵片磨到5毫米, 磨平30多塊鐵, 耗費的木頭、砂紙可以鋪滿一個操場……他從一個貨車司機轉行的“門外漢”變成了在毫釐之間遊刃有餘的高級鉗工。

手工完成0.4毫米高精度裝備

這段時間, 李樂松正為第二批CR929寬體大飛機研磨機身壁板工藝裝備。

李樂松將砂紙包裹著木頭開始研磨, 從上到下, 手臂前後勻速擺動。 “這個模具首先要用機床加工, 客戶要求0.4毫米的精准度, 但是機器加工出來達不到要求, 這就需要靠鉗工來完成。 ”李樂松向記者介紹。

CR929是中俄聯合研製的遠端寬體客機, 寬體大飛機機身壁板工藝裝備研磨由李樂松和他的鉗工班共同完成。 0.4毫米是國產大飛機CR929機身壁板的允許誤差, 這個必須要靠他的雙手在60平方米機身壁板的工藝裝備上, 將超出的誤差一一撫平。

機身壁板工藝裝備面積大概60平方米, 肉眼看上去像一面鏡子, 非常平整光滑, 普通人用肉眼幾乎很難分辨其上的凹凸不平之處, 而李樂松憑多年積累的手感, 尋找到那無法言說的“偶遇”。

“哪個地方高, 用力就會大, 哪個地方低, 用力就會小, 分辨這個差別沒有訣竅, 就是靠不停地研磨練習找手感。 ”李樂松說。 0.4毫米——3根頭髮絲的精度, 儀器做不到的精細, 都交給李樂松這雙手來完成。 如果出現一絲瑕疵, 壁板在上萬米高空與空氣摩擦, 產生紊流造成機身顛簸, 嚴重時甚至造成機身變形。

希望能乘坐自己打磨過的飛機

李樂松每天下班回到家做的第一件事——燒水泡手。 “對鉗工來說, 手的敏感度很重要, 直接影響到做模具的精准度。 ”李樂松說。 因為長年累月的手工作業, 李樂鬆手指的紋路已經模糊不清了, 上下班打卡要反復地按指紋, 智慧手機的指紋解鎖、支付功能他也無法正常使用。

雖然為生活帶來了一些不便,

但他常常為他的工作感到驕傲。 在李樂松的錢包裡珍藏著一張老照片——國產大型客機運-10, 是15年前他師傅贈與他的入門見面禮。 這個1970年首次研製的“大傢伙”, 後來由於各種原因停飛了, 這一直是師傅的遺憾。

從這張照片開始, 李樂松與國產大飛機有了不解之緣。 “美國波音、歐洲空客也有他們的工匠, 高精度的要求也是手工完成, 我們雖然起步晚了一些, 但只要我們擼起袖子加油幹, 絕對不會比外國人差。 ”李樂松說, 為了不給自己留遺憾, 自己一直在努力奮鬥著,盡力做到最好。

2014年, 李樂松接到打磨C919機翼尾翼工藝裝備任務。 “我們中國的第一架大飛機, 能參與其中, 我感到非常榮幸。 ”李樂松說, C919成功首飛那天, 在天空中飛了79分鐘,

看著電視裡的新聞報導, 他流淚了。

“希望將來有一天, 我能坐上自己親手打磨過的C919和CR929飛機。 ”李樂松告訴記者。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