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長株潭“融城效應”催生經濟活力

走出長株潭城際鐵路先鋒站, 濃厚的商業氣息撲面而來:每到週末, 友阿奧特萊斯商場裡, 3000個車位停得滿滿的, 來自長(沙)、株(洲)、(湘)潭的市民們, 在此享受著吃喝玩樂購一條龍服務。

而就在幾年前, 這個處於長株潭三市邊緣區域的地方還是一片荒郊。 2014年, 長沙市天心區在這塊荒郊上啟動規劃建設長株潭商圈, 到2017年, 商圈年銷售額突破120億元。 “是近年來長株潭城市群的融城效應, 把昔日荒郊催生成了城市熱商圈。 ”天心區委書記朱東鐵說。

近年來, 湖南省在推進長株潭城市群綜合配套改革試驗中, 以“兩型社會”建設和一體化融合為目標,

堅持大膽創新, 實施106項原創性改革, 開展50多項全國性改革試點。 如今, 長株潭融城效應凸顯, 成為湖南省經濟核心增長極。 湖南省委書記杜家毫表示:“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 湖南有更高的目標、更寬的視野, 將長株潭城市群打造成全省經濟核心增長極的升級版、中部崛起的新高地、全國城市群一體化發展示範區。 ”

頂層設計 三市規劃“一張圖”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會議上強調, 要把中國城鎮化道路的重點放到促進城市群的發展上, 黨的十九大報告也強調, 以城市群為主體構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城鎮格局。 這些論述為新時代湖南推進長株潭城市群協同發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徑,

也是近年來長株潭一體化發展提速的根本原因。

長沙、株洲、湘潭同處湘江中游, 三市呈“品”字形分佈, 彼此相距約40公里, 經濟社會聯繫密切, 具有同城化的經濟地理特質。 長株潭獲批國家“兩型社會”建設試驗區後, 湖南建立“省統籌、市為主、市場化”的推進機制, 突破體制機制的束縛, 設置了“兩型社會”工委、管委會, 負責規劃編制等, 目前建立起由城市群區域規劃、18個專項規劃、100多個示範片區規劃和市域規劃組成的全方位、多層次的改革建設規劃體系。

2013年, 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時提出, 湖南應發揮作為東部沿海地區和中西部地區過渡帶、長江開放經濟帶和沿海開放經濟帶結合部的區位優勢,

提高經濟整體素質和競爭力。 2015年, 國務院頒佈《長江中游城市群發展規劃》, 湖南乘勢而上, 從規劃、產業、公共服務、軌道交通4個方面促進長株潭一體化, 在實現交通同網、能源同體、資訊同享、生態同建、環境同治“五同”的基礎上, 加快實施公共服務“三通四化”(公交、健康、社保一卡通和交通、戶籍、資訊、規劃一體化);2017年底長株潭城際鐵路全線通車, 開通運營12條長株潭公交線路, 三市基本形成“域外大聯通, 域內微循環”的交通網絡;出臺《長株潭環境同治規劃》, 對三市交界區域522平方公里的生態綠心, 規定了89%作為禁止開發區和限制開發區, 並在全國率先立法保護。

如今, “兩型”是長株潭城市群的生態品牌, 山清水秀是長株潭城市群的生態優勢,

一心(綠心)一江(湘江)是長株潭城市群的生態客廳, 長株潭成為世界綠化程度最高的城市群之一。 隨著“寬頻中國”長株潭示範城市群、長株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長株潭衡“中國製造2025”試點示範城市群等一批國家級平臺相繼落戶, 長株潭城市群加速進入“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發展階段, 經濟總量、增長速度和發展品質均位居湖南省前列, 昂首成為湖南發展的“火車頭”。

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 湖南將統一並同步修編三市城市總體規劃, 形成長株潭大都市區規劃, 實現三市城市空間規劃“一張圖”, 把長株潭三市主城區及接合部作為一個大都市區, 統一進行規劃和建設。

特色融城 中部崛起新高地

“一體化不是一樣化, 一體化就是特色化。 ”杜家毫說, 推進長株潭一體化要走差異化、錯位化的發展路子, 發揮基礎最好、資源最密集、創新最活躍的優勢, 整合三市的技術、人才、創新平臺等資源, 在全省率先實現轉型創新發展, 形成互補、融合發展的良好格局。

湘潭經開區是特色融城的受益者。 離湘潭縣城12公里的響水鄉曾是偏僻的農村, 如今其鄉名逐漸被“湘潭經開區”所取代, 成為產業興旺、產城融合的新型城區。 2012年, 湘潭經開區與當時的長沙大河西先導區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定, 在基礎設施、產業發展、生態建設三方面加強合作。 該區堅持橫向錯位發展、縱向分工協作的產業融城戰略, 培育特色優勢產業, 2017年, 實現技工貿總收入2134.4億元, 同比增長24.3%;工業總產值1230.1億元,同比增長21.6%,是湖南省第三個技工貿收入過2000億元的園區。

2017年12月份,中國動力穀展示中心在株洲開館,這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動力產業專業展示館。以軌道交通、通用航空、新能源汽車三大產業為支撐,株洲正全力打造中國動力穀。

隨著“長沙·創新穀”“株洲·動力穀”“湘潭·智造穀”特色融城的加快推進,長株潭一體化,正通過產業協作、立足資源分享和產業分工、優勢互補,促進經濟崛起,並引領長株潭產業群邁向中高端。比如,航空產業是株洲的傳統優勢產業,長沙龍頭裝備製造企業山河智慧就將集團旗下航空產業佈局在株洲。而作為湖南省的老工業城市,湘潭在智慧製造尤其是自動控制和系統集成方面優勢突出,引得長沙製造龍頭企業藍思科技在湘潭投資30億元,建設高端消費電子防護屏新生產基地。目前,長沙工程機械、株洲軌道交通、湘潭礦山裝備等產業集群躋身國內乃至世界前列,株洲軌道交通成為全國首個過千億元的軌道交通產業集群。

“長株潭一體化的最終目的,是為三市人民創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杜家毫說,進入新時代,長株潭城市群要以更高的目標、更大的決心、更實的舉措,加快推進長株潭一體化發展的突出優勢。

同比增長24.3%;工業總產值1230.1億元,同比增長21.6%,是湖南省第三個技工貿收入過2000億元的園區。

2017年12月份,中國動力穀展示中心在株洲開館,這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動力產業專業展示館。以軌道交通、通用航空、新能源汽車三大產業為支撐,株洲正全力打造中國動力穀。

隨著“長沙·創新穀”“株洲·動力穀”“湘潭·智造穀”特色融城的加快推進,長株潭一體化,正通過產業協作、立足資源分享和產業分工、優勢互補,促進經濟崛起,並引領長株潭產業群邁向中高端。比如,航空產業是株洲的傳統優勢產業,長沙龍頭裝備製造企業山河智慧就將集團旗下航空產業佈局在株洲。而作為湖南省的老工業城市,湘潭在智慧製造尤其是自動控制和系統集成方面優勢突出,引得長沙製造龍頭企業藍思科技在湘潭投資30億元,建設高端消費電子防護屏新生產基地。目前,長沙工程機械、株洲軌道交通、湘潭礦山裝備等產業集群躋身國內乃至世界前列,株洲軌道交通成為全國首個過千億元的軌道交通產業集群。

“長株潭一體化的最終目的,是為三市人民創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杜家毫說,進入新時代,長株潭城市群要以更高的目標、更大的決心、更實的舉措,加快推進長株潭一體化發展的突出優勢。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