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90後”女孩與油餜餜產業

甘肅日報·每日甘肅網記者 王睿君

“這是我們東鄉的油餜餜, 是綠色食品, 既可以線上預訂, 也可以線下直營……”東鄉縣鎖南鎮電商服務站裡, 馬娟一邊向客戶介紹產品, 一邊忙著將產品打包發貨。

1991年, 馬娟出生在東鄉縣鎖南鎮鎖南村, 這裡自然條件差, 生產生活水準較低。 自小馬娟就努力讀書, 在蘭州讀本科, 去西安讀碩士, 赴臺灣做交流……豐富的成長經歷既開闊了她的眼界, 也鍛造出她堅韌的性格。

2017年6月, 周圍的同學一個個都去了廣州、深圳、西安等大城市, 馬娟卻做了一個讓家人和朋友都感到意外的決定——返鄉創業,

引來大家的一致反對。

“你好不容易出去, 為啥非要回到咱這窮鄉僻壤?”

“你該找份穩定的工作, 早點成家。 ”

……

“10年前, 我努力地想走出大山, 直到現在, 我才明白回到家鄉發展才是我最想要的生活。 ”回憶起返鄉創業的初衷, 馬娟說。 在她看來, 外面的世界一天一個樣, 但這麼多年過去了, 家鄉的發展卻依然落後。 “我就是想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周圍人們生活得更好。 ”

針對家鄉人做油餅、炸油餜餜的傳統, 一個創業項目在她心裡漸漸生根發芽——發展壯大東鄉油餜餜產業。

2017年9月, 馬娟開始著手鎖南鎮電商服務站前期工作, 從包裝設計到產品推廣, 從線上搭建平臺到線下實體銷售, 每一個細節她都要反復斟酌才最終確定。

“雖然每天只睡2小時, 可是一想到多努力一點就會離夢想更近些, 再苦再累也都覺得值了。 ”

今年1月, 鎖南鎮電商服務站投入運營, 生產、包裝、運輸、銷售, 各個環節都由電商服務站統一完成。 目前, 已經帶動周邊近30名農戶實現了就近就業和穩定就業, 不僅如此, 東鄉油餜餜產業鏈下游的“達板面”、食用油、蜂蜜、雞蛋等經營戶收入也穩步提高。

提起馬娟, 牛特麗哈老人讚不絕口。 今年年初, 她被馬娟“聘請”為油餜餜製作師, 每月能拿到3000元的工資。 “我當了一輩子的家庭婦女, 沒想到這把歲數了還能掙工資。 ”

馬娟一共“聘請”了12名製作師, 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3名。 “農忙的時候回家幹活, 閑下來就做油餜餜, 一年下來, 能掙3萬多元, 再加上丈夫和兒子的收入,

脫貧肯定不成問題。 ”馬素代對今後的生活充滿了信心。

經過兩個多月的運營, 鎖南鎮電商服務站已將東鄉油餜餜銷往全國各地及西班牙、義大利等多個國家, 累計銷售量達4000餘份, 銷售額38萬多元。

“雖然很辛苦, 但是看到大家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我覺得很幸福。 ”馬娟在實現夢想的道路上繼續前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