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除“新衙門作風” 嚴懲“蠅貪微腐”

□ 江笛

新一輪作風建設要防止華而不實, 其中界定“新衙門作風”有些泛化的現象值得注意。

眾所周知, 中央反“四風”和群眾路線等專題教育, 屬於幾年來作風整治的重點。 而在壓力傳導和嚴厲追責面前, 還真有衙門作風的“新貴”之態。

對作風建設的總體評價, 應該如陳一新書記所說, “近年來, 我市機關作風有了明顯好轉, 但一些單位、一些幹部作風老問題還沒有根本解決, 又出現了‘新衙門作風’。 ”如“只微笑不辦事”, “不占不貪也不幹”。 怕擔風險的人不願改革, 怕出事的人寧可不幹事, 這些人, 工作不是努力創造條件上,

而是手續“缺一個不開工, 少一個不進場”的乾等。

區分新老衙門作風, 是力求作風建設更有針對性, 對當下作風表現的新情況定點排查。

以往查找問題數年如一, 味同嚼蠟, 也是“作風”認識泛化的基礎。 也有一些人現在將老問題擅定為“新”, 要麼誇大目前的困難, 要麼否定過去作風建設的成果, 要麼掩飾作風建設的欠帳, 最要緊的是將真的新問題淹沒在新舊不分的亂象之中, 讓作風建設再次無的放矢。 一個不實判斷, 要靠無數虛假來飾瑕。 有些執紀不當被詬病為作秀, 即緣於此。

“新衙門作風”是“機關病”的改頭換面, 具有隱蔽性、迷惑性, 也說明一些老問題不是反復就是當初的整治“一陣風”, 不是過去的死角就是頑疾。

新老問題都在當打之列, 但不能一鍋熬。 對付新的要有新辦法, 上新手段。 解決老的就要克服執紀不嚴, 改變逢頑不堅。

新老衙門作風的根源都是“四風”, 作風建設“假作為”的根子仍然是形式主義。 如果不根除作風建設“假作為”, 作風問題就永遠是軟肋, 官僚主義“亂作為”、“慢作為”和“不作為”就別想得到有效解決。

(作者為武漢公務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