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一位清華師兄的SCI論文修改心得

SCI論文修改一般是所有發論文的人, 需要走的必經之路, 根據修改的程度不同可分為大修和小修。 小修的話說明你的文章基本上得到了審稿人的認可,

只需要把格式或者語言表達進行調整就能發表, 這也是論文作者們最期盼的結果。 如果論文要進行大修, 可能就是實驗方法不太理想或者實驗內容不夠全面, 想要繼續發表, 勢必需要按照審稿人的意見進行修改。

很多人對於SCI論文修改都不知道從何改起。 毫無方向和頭緒, 下面就給大家簡單說說SCI論文修改應該從那幾個方面入手

1、修改材料

SCI論文修改首先主要要從論文引用的材料開始修改, 材料是文章中的“血肉”, 它是證明觀點的論據, 是論點成立的依託。 那麼對選用材料的基本要求是:一是必要, 即選用說明觀點的材料;二是真實, 即所用的材料必須符合實際, 準確可靠;三是合適, 即材料引用要恰當,

不多不少, 恰到好處。

2、修改結構。

結構是SCI論文修改環節中的重要因素, 結構的好壞, 直接關係著論文內容的表達效果。 結構的調整和校正, 關係著全文的佈局和安排。 調整結構, 要求理順思

想, 檢查論文中心是否突出, 層次是否清楚, 段落劃分是否合適, 開頭、結尾、過渡照應如何, 全文是否構成一個完整的嚴密的整體。 調整的原則和要求, 是要有利於突出中心論點, 服務於表現中心論點。

3、修改語言和標點。

語言是表達思想的工具, 要使論文寫得準確、簡潔、生動, 就不能不在語言運用上反復推敲修改。 關於SCI論文修改語言這個環節, 要從以下三方面下功夫:一, 是表達清楚而簡練, 用最少的文字說明盡可能多的問題,

二, 是文字表達的準確性。 把似是而非的話, 改為準確的文字;三, 是語言的可讀性, 要把平淡的改為鮮明, 把拗口的改為流暢, 把刻板的改為生動, 把隱晦的改為明快, 把含混、籠統的改為清晰、具體。

4、修改錯誤的語法表達。

A、一般現在時:用於說明研究目的、敘述研究內容、描述結果、得出結論、提出建議或討 論等;涉及到公認事實、自然規律、永恆真理等, 也要用一般現在時。

B、一般過去時:用於敘述過去某一時刻的發現、某一研究過程(實驗、觀察、調查、醫療 等過程)。 用一般過去時描述的發現、現象, 往往是尚不能確認為自然規律、永恆真理, 只是當時情況;所描述的研究過程也明顯帶有過去時間的痕跡。

C、現在完成時和過去完成時:完成時少用。

現在完成時把過去發生的或過去已完成的事情 與現在聯繫起來, 而過去完成時可用來表示過去某一時間以前已經完成的事情, 或在一個 過去事情完成之前就已完成的另一過去行為。

因此在SCI論文修改時, 不僅僅要做材料, 結構的修改, 更要對論文的內容的邏輯性進行校對。 精煉的語言縝密的文章邏輯, 會讓你的論文, 更符合期刊的要求, 當然如果自己沒有足夠的信心可以做到這些的話, 也可以找專門的潤色公司幫你做SCI論文修改, 剛好EditSprings就能給你這種服務和説明, 100英語母語潤色, 編輯都是就職于歐美高校或研究所的科研, 他們不僅能讓你的SCI論文修改後沒有任何語言問題, 更能提高你的文章發表的成功率。

語言不過關被拒?美國EditSprings--專業英語論文潤色翻譯修改服務專家幫您!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