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哎呀“飛”進空中互聯時代

民航資源網2018年4月28日消息:2017年9月, 中國民用航空局允許航空公司為主體對可擕式電子設備的影響進行評估, 並制定相應的管理和使用政策。 12月, 民航局將試行高空移動終端接入局域網或互聯網服務列入2018年重點工作, 2018年1月16日, 中國民航局正式發佈了《機上可擕式電子設備(PED)使用評估指南》, 多家航空公司宣佈機上手機解禁。

2018年4月國務院會議也將推動飛機上互聯網接入業務列入工作會議, 2018年成為真正意義空中互聯網元年。 構建航空客艙空中互聯網生態圈, 價值萬億的空中藍海正式宣佈開放。

2018年4月25、26日,

以“飛”進空中互聯時代為主題的第七屆“航空客艙信息技術大會ICT2018”在滬圓滿召開。

會議主要探討了現階段空中互聯技術與商業模式, 寬頻衛星系統的建設應用和機載互聯行業發展趨勢。

空中互聯網服務, 為旅客帶來無限可能

東方航空做為唯一一家已經在75架寬體機上接入空中互聯的航空公司, 東方航空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張弛副總介紹了東航空中互聯發展的機遇與挑戰, 日均200餘航班, 180餘條重點商務航線, 平臺自主開發能力、各類應用聯合開發、靈活支付應用、健全運行體系, 東航已經構建完整客艙生態圈, 為旅客提供更好的機上互聯網服務。 預計2018年將進一步為窄體機提供機上網路服務。

深圳航空、廈航、四川、山東等航空公司也積極探討如何使空中互聯成為航空公司的基礎服務,

提升客戶體驗。

衛星技術的進步

中國衛通所屬的中星16號作為第一顆國產的Ka頻段高通量衛星, 能為每架飛機提供100Mbps的接入能力, 乘客可獲得如同地面4G網路的上網體驗, 未來5年, 中國衛通將發射多顆Ka頻段高通量衛星, 總容量超過500Gbps。

現階段市場主流的KU或KA波段衛星提供商有:中國衛通、Viasat、Eutelsat、Apstar、Inmarsat等。

靈活的IFEC解決方案為中國航空公司打造機上互聯網開放平臺, 助力航司應對未來挑戰

互聯網+時代, 航空公司基於互聯網的商業模式正在發生改變, 如何降低成本, 選擇商業模式, 擴展增值服務, 打造資料平臺, 才能更好的迎接時代挑戰。

機載航電設備及整體解決方案包括:Gogo、Panasonic、FeiTian、Honeywell、環球航通、Astronics、CTTIC、GEE、多尼卡等。

機上上網趨勢

機載公眾通信聯盟秦岩秘書長談到:天基中低軌衛星:O3b、OneWeb、SpaceX、LeoSat、第二代銥星系統、波音公司、鴻雁系統、虹雲工程, 基於中低軌衛星的天基互聯網競爭已經拉開帷幕, 隨著衛星技術的進步、ATG與衛星混合組網, 未來空中互聯必將寬頻化、國產化,

空中互聯將與地面無縫連接, 使旅客在飛機客艙中獲得與客廳同樣的上網體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