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別讓體檢誤區放走疾病啊

不知道大家是否堅持體檢呢, 別以為體檢一次就可以好幾年不用再檢查身體了, 今天給大家普及一下常識, 一般成年人至少一年要體檢一次, 一般的體檢常識大家應該都瞭解一點的, 但是難免還會犯一些體檢誤區讓體檢結果大打折扣,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一下體檢注意事項, 告訴大家一些常見的體檢誤區。 別讓體檢誤區放走疾病。

體檢誤區

誤區1:體檢前準備不足

體檢前, 體檢中心會通知被檢者一些注意事項, 但卻未引起足夠的重視。 首先, 體檢前一天不要大吃大喝, 尤其是晚8點後要禁食, 不要喝酒、濃茶、咖啡, 不要進食太甜、太鹹及油膩的食物, 否則將影響血糖、血脂、肝功能。

其次, 晚上要早點休息, 避免劇烈運動和情緒激動, 否則也會影響體檢準確性。 最後, 要按規定時間采血, 最遲不宜超過上午10點, 否則會受激素影響, 血液狀態發生變化。

此外, 女性要避開經期, 不化妝, 不穿連衣裙、連褲襪, 不戴項鍊等飾物。 如果動過手術, 要帶相關病歷和有關資料。

誤區2:重視心肝肺, 忽略眼耳鼻

“抓大放小”是很多人體檢時的通病, 往往重視五臟六腑的檢查, 驗血驗尿做CT一樣不落, 卻忽視耳、鼻、喉、眼、皮膚這樣的“小科”, 導致這些器官的小病逃過“法網”, 留下隱患。 比如鼻咽癌, 早期沒有症狀, 多數患者是從體檢中發現的。

又如眼底檢查, 眼底視網膜狀況對高血壓、糖尿病的診斷及治療非常重要。 就連最簡單的身高體重都很重要, 因為BMI(體重指數)是判斷代謝綜合征的重要指標。

誤區3:怕輻射拒絕做胸透

人們大多對X線等檢查帶來的輻射“談之色變”, 體檢時回避做胸透、CT檢查等, 這會為一些疾病埋下隱患。

如肺癌、肺結核、乳腺癌可通過乳腺鉬靶照相檢出。 以肺癌為例, 如早期能通過胸片查出, 還有手術機會, 但到了嚴重咳嗽、咳血的程度, 往往就已發生轉移, 難以治癒。

實際上, 國際上曾經建議每年做CT不超過兩次, 是基於從前的CT輻射量而言, 現在的X線檢查輻射劑量遠遠低於國際上規定的人體器官可接受的射線劑量標準。 除了女性妊娠期不宜檢查外, 其他人都可以接受檢查。

誤區4:結果患得患失

人們往往最重視體檢報告裡的資料, 卻又不能正確認識, 導致錯誤判斷。 第一, 指標未超出正常值, 不代表絕對正常。 目前, 大部分體檢指標的設定是根據疾病標準而定的, 換句話說, 體檢指標正常只能說明身體狀況達到60分的及格標準,

卻不能說明身體是健康的。

第二, 指標因人而異, 比如血脂、膽固醇指標是針對健康人群而言的, 但對於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病人來說, 即使結果正常身體也可能處於危險狀態。

第三, 資料異常不代表一定有病。 有些指標總是隨著生活習慣、身體狀態、環境而不斷波動, 需經過一系列的檢查才能確診。 比如休息不好轉氨酶會增高, 腫瘤指標CA199的正常值範圍是0~37, 有的人查出100多, 害怕得不行, 但其實抽煙、類風濕關節炎也會導致這個指標升高。

誤區5:慢性病不需要體檢

一些已患有心腦血管病、糖尿病、肝炎、腸胃病、哮喘、腎病等疾病的人, 長期服用藥物, 疾病得到有效控制, 因而經常忽略體檢和複診。

建議糖尿病患者至少每個月檢查一次血糖,

看有無併發症;乙肝患者每半年檢查一次肝臟B超, 看有無病變;胃病患者每年做一次胃鏡檢查, 以便及時掌握病情, 適時調整用藥。

誤區6:一次體檢管“一輩子”

“我以前做過體檢, 沒病。 ”但一次健康體檢, 不可能管三五年, 更不可能管一輩子。 堅持體檢才能更好地控制高血壓、高血糖等常見病, 及早發現腫瘤, 提高治癒率。 最好每年體檢一次, 尤其是白領和40歲以上人群。 心腦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糖尿病等患者最好每半年做一次該病的檢查。

此外, 一些疾病的高危人群要額外做一些檢查, 如長期吸煙、礦業工作、肺結核患者等肺癌高危人群, 每年要做一次肺部CT;45歲以上抽煙人士、肥胖人士, 應每年做一次腸鏡檢查。

結語:上面就是小編給大家介紹的關於體檢的六個誤區的文章,小夥伴們有沒有犯上面的錯誤呢?希望小編的文章對大家能有所幫助,小編提醒大家體檢最好一年體檢一次哦,最後祝大家身體健康。

結語:上面就是小編給大家介紹的關於體檢的六個誤區的文章,小夥伴們有沒有犯上面的錯誤呢?希望小編的文章對大家能有所幫助,小編提醒大家體檢最好一年體檢一次哦,最後祝大家身體健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