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預付式消費有風險 消費者辦卡需謹慎

中國山東網3月15日訊(記者 杜典)美容要辦卡、健身要辦卡、理髮要辦卡……不管去哪兒消費, 辦張會員卡充值後再消費已成為常態, 預付式消費因便捷、優惠受到廣大消費者的喜愛。 然而, 隨著預付式消費的快速發展和普及, 其在帶來方便的同時也常常帶來糾紛。 記者調查發現, 承諾服務不兌現、辦卡容易退卡難、經營者關門跑路這三類侵犯消費者權益的現象最為普遍。

去年, 消費者李女士在威海環翠區一家形象設計中心辦理了一張價值8000元的充值卡, 當時辦卡時工作人員告訴李女士, 憑此卡可享受五折服務。

2016年4月23日, 李女士發現該中心已不再經營, 她被告知該會員卡可到另一連鎖門店繼續使用, 但是李女士家離那家店太遠了, 她要求把卡裡的5800元餘額退還給她, 工作人員卻告訴她, 如果要退卡, 必須將之前消費的部分按原價折算。 “辦卡退卡都是自願的, 我現在卻不能按他們當初承諾的五折退卡, 我感覺實在是太坑了。 ”李女士說。

無獨有偶, 2016年5月, 濟南聚智堂名師教育一夜間人去樓空, 不少家長為孩子交的培訓費用頃刻間都“打了水漂”。

“這家培訓機構與一般的教育培訓機構有所不同, 他們當時推出了一個‘免費學’的活動, 很多家長都因為參與了這個活動把錢搭進去了。 ”劉先生告訴記者, 當時聚智堂承諾, 只要交納一筆錢就可以免費給孩子進行一對一培訓,

而交的這筆錢可在半年或一年之後退還。 然而, 在這家教育機構預存了上萬元“學費”的劉先生, 卻因為聚智堂的“跑路”無法追回“學費”。

針對這種現象, 記者採訪了山東省工商局消保科處長王桂民, 她告訴記者, 由於預付式消費模式可以在各行各業適用, 其管理就顯得更加繁瑣。 “只有各個相關部門都聯合起來, 才能為消費者營造出好的消費環境。 ”王桂民說, 下一步, 山東省工商局消保科將就預付式消費提供相對明確的規定, 但消費者也要提高警惕、理性辦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