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借力“神器”導航,中大八院成功實施華南地區首例電磁導航冷凍肺活檢術

一旦查出肺部結節, 人們都會如臨大敵:我不會攤上肺癌了吧?按照傳統方法, 診斷結節良性還是惡性都要通過CT。 平均3個月到半年一次的CT檢查, 讓人崩潰的不止是身體, 還有脆弱的心理。

記者今天(26日)獲悉, 中山大學附屬第八醫院呼吸科在雙聘學科帶頭人、原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現任呼吸內科/MICU首席專家謝燦茂教授帶領下, 成功實施了華南地區首例電磁導航冷凍肺活檢術。 此項技術的臨床應用極大改變了肺癌診斷和治療模式, 使肺癌的治療進一步微創化、精細化, 尤其對肺癌的早發現、早治療意義重大。

華南地區首例電磁導航冷凍肺活檢術手術現場。

探頭有導航定位, 可“無死角”診斷

手術當天, 在中大八院手術室裡, 患者躺在帶磁場的床上, 導航探頭帶著鞘管隨支氣管鏡在即時導航系統的説明下放置到病灶處, 通過C臂X線確定位置合適,

即拔出探頭, 經鞘管通道做刷檢、活檢等, 整個過程行雲流水, 乾淨俐落。 取標本後現場細胞學檢查(ROSE)確定為合格標本, 確保了手術的成功。

中大八院呼吸科陳小可副主任介紹說, 該技術的先進之處在於其具有GPS定位功能, 配合超聲導管, 探頭可根據事先的設定“路徑”,

精准到達以往支氣管鏡頭無法探及的“遠方”, 做到“無死角”診斷, 並通過活檢進行病理取材。 此外, 在電磁導航下對需要手術的小病灶還可以局部注入染色標記, 術中精准切除病變, 可避免不必要的肺切除。 對於不適合外科手術的腫瘤患者, 還可以在ROSE診斷後, 通過放置在病灶的鞘管置入消融探頭一站式直接清理腫瘤病灶。

手術所用電磁導航系統為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 多項技術指標優於進口

值得一提的是, 美國電磁導航技術已廣泛應用超過10年, 但由於設備、耗材昂貴,

國內很少應用。 中大八院所應用的電磁導航系統為國內最新研發產品, 費用顯著下降, 並且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 多項技術指標優於進口, 對周圍性肺疾病的診斷率超過87%。

據悉, 國外研究發現對於肺外周結節, 冷凍肺活檢標本顯著大於普通活檢, 診斷率也相應更高, 但是由於冷凍肺活檢需要硬質支氣管鏡保障安全, 難度較大, 因此國內僅少數醫院開展此項技術。 中大八院此次在硬質支氣管鏡下經電磁導航定位成功完成了肺外周病灶冷凍肺活檢, 是華南地區第一例。

▍知多D:

肺癌, 以發病率、死亡率均高居惡性腫瘤首位而令人聞之色變。 肺癌5年生存率低於15%。 然而, 如果能早期診治, 則10年生存率高達88%。 胸部CT檢查對發現早期肺癌意義重大, 但外周肺結節良惡性鑒別仍是臨床一大難點。保守策略是隨訪,部分患者經數年隨訪才確診,往往病灶已從早癌成了晚期;激進策略經皮肺穿刺活檢,一方面有氣胸風險,另一方面小結節診斷率較低;更激進策略直接手術切除,不過切下來有可能只是良性病變。

有沒有微創又診斷率高的方法呢?上述手術中電磁導航支氣管鏡成為肺癌診斷和治療的新平臺。

文、圖:廣州參考·廣州日報記者 劉暢 通訊員 文志烽廣州參考·廣州日報編輯 宋可嘉

但外周肺結節良惡性鑒別仍是臨床一大難點。保守策略是隨訪,部分患者經數年隨訪才確診,往往病灶已從早癌成了晚期;激進策略經皮肺穿刺活檢,一方面有氣胸風險,另一方面小結節診斷率較低;更激進策略直接手術切除,不過切下來有可能只是良性病變。

有沒有微創又診斷率高的方法呢?上述手術中電磁導航支氣管鏡成為肺癌診斷和治療的新平臺。

文、圖:廣州參考·廣州日報記者 劉暢 通訊員 文志烽廣州參考·廣州日報編輯 宋可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