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高考倒計時40天!失眠、幻聽、胃疼?這6個“藥方”很有用

河南商報記者 劉慧麗/文 受訪者供圖

算一算時間, 距離2018年高考還剩下40天左右!

隨著高考一天天的臨近, 鄭州不少高三生常常感到疲憊不堪、心神不寧、失眠, 還出現胃疼、肚子疼、幻聽、昏厥等嚴重不適。

這些學生怎麼了?

鄭州四中心理老師孫亞靈指出, 大考當前, 學生往往出現各種心理問題, 而90%的心理問題都與焦慮有關。

名師檔案:

1.孫亞靈:鄭州四中心理老師, 西南大學心理學碩士,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河南省家庭教育導師, 河南省學習能力指導師。 在校多年, 有著深厚的教育功底, 瞭解現在學生們的狀況,

擁有豐富的實戰經驗。

2.劉映君: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大學心理學講師, 畢業于鄭州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主攻應用心理學, 一直熱衷於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 著作有《智慧父母養成記》《高效學習的心理動力》。

3.鄭培軍:國家心理諮詢師, 11年教齡, 主要從事心理學教學工作, 公開發表學術論文40多篇, 出版專著4部, 擅長組織心理行為訓練與心理分析。

什麼是考前焦慮?

“有人想管朋友借一輛自行車, 於是他就出發去朋友家。 走在路上, 他就開始琢磨開了, 萬一他朋友不想借給他怎麼辦?一路上他一直在琢磨這樣的問題。 ”孫亞靈曾在微課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故事的結局出人意料!

故事的結局是:這個人敲開了朋友家的門, 他的朋友還沒得及問明他的來意,

就被他一拳打倒在地。 他還很憤怒地叫道:“不就是一輛自行車嗎?你愛借借, 不愛借不借!”

“什麼是焦慮?這就是焦慮!焦慮就是對未來或者未來結果的一種擔憂嘛!”孫亞靈說。

而考前焦慮, 則是隨著考試的臨近, 學生的焦慮情緒逐漸蔓延, 直到拿到卷子時會達到最大值。

此時, 需要提醒學生的是, 並非任何考前焦慮都是無益的。 其實, 保持適度的焦慮反而有利於高考複習以及考場發揮。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劉映君和孫亞靈均認為, 考前適度的焦慮能使考生注意力更集中, 複習更努力, 考試時的狀態也更精神抖擻, 有利於考試發揮。

當然, 一定要保持適度的焦慮, 過度焦慮就會引起一系列令考生不適的症狀,

嚴重者還會導致昏厥。

焦慮的症狀有哪些?

在鄭州, 有一個女生的情況是這樣的, 她學習成績一直相當不錯, 曾因旅遊走到北大未名湖畔, 從此高考目標定為北大。

然而, 就在考前的幾次模擬考試中, 她看到自己的分數與北大的差距還是非常大, 巨大的心理落差使得她陷入無法自拔的焦慮中。

從此, 見到陌生人, 她總是瞪著驚恐的眼睛。 孫亞靈老師嘗試與她對話, 結果卻發現她似乎對別人說的話充耳不聞, 根本無法交流。

越臨近高考, 這個女生就越焦慮, 成績也是一次不如一次。

孫亞靈指出, 考前焦慮的考生通常會出現以下幾個症狀:

輕度的焦慮表現為心神不寧, 睡眠品質下降, 學習效率下降, 煩躁易怒等。

重度的焦慮表現為腦子裡一片空白,

不能正常思考, 徹夜失眠, 甚至出現幻聽、幻覺等現象。

更嚴重一些的, 就是有些考生一進學校或者班級就開始身體不適, 胃疼、肚子疼, 尿頻尿急等, 甚至出現昏厥和休克。

“每年高考的時候, 總有一些考生胃疼、肚子疼、找廁所, 甚至還出現昏厥和休克, 這都是過分緊張和焦慮導致的。 ”孫亞靈說。

如何應對過度焦慮? 心理專家來“開藥方”

其實, 每個人都是自己的心理輔導師, 應對焦慮其實就是掌握一些減壓小方法。

在我們身邊, 幾乎每個人都遇到過焦慮和壓力, 也會自己想辦法減壓。

比如, 接觸的學生中, 運動減壓的比較多, 也有很多學生自己總結出了一些“奇葩方法”:焦慮的時候會買一包速食麵,

使勁捏使勁捏, 和同桌打打鬧鬧, 撕紙, 大喊大叫, 在紙上畫小烏龜等等, 學生總結出的小方法也特別多。

而心理專家針對過度焦慮所開的“藥方”則專業很多, 自己減壓失敗的學生可以嘗試一下, 最重要的是找到最適合自己的一套方法。

六大“藥方”, 看看哪個適合你

在孫亞靈、劉映君和鄭培軍等心理專家的理論支持下, 專家們給開出了緩解焦慮和減壓的六大“藥方”, 一起來看看。

一、沙盤遊戲。

“一沙一世界, 靈犀一點通”, 描述的就是沙盤遊戲的魅力。 孫亞靈老師推薦沙盤遊戲減壓, 她說這是目前國際上具有重要影響的心理治療技術之一。

在沙盤遊戲室裡, 每個人都可以回到自己的孩童時代, 在無人打擾的環境裡盡情創造屬於自己的沙世界。

沙盤遊戲特別適合於那些不善於語言表達、性格內向的學生。如果學生平時學習忙,焦慮的家長可以去參加下心理沙龍,做做沙盤遊戲來減壓。

二、心理繪畫。

這個方法比較適合備考忙碌的考生,信手塗鴉,怎麼畫、畫什麼都不重要,畫畫者賦予它的心理意義才是重要的。

孫亞靈老師特別推薦心理繪畫中的一種曼陀羅繪畫。曼陀羅的神奇就在於,一開始你並不知道自己要畫什麼,但最後,你還是畫出了什麼,而且,出人意料。

“現在市面上有很多曼陀羅的圖樣,選擇自己喜歡的圖樣,考生只需用色彩塗抹即可,塗抹過程就挺減壓的,非常實用。”孫亞靈說。

三、卡牌遊戲。

這種方法適合假期裡朋友聚在一起使用,共同減壓。

現在市面上流行的卡牌有很多種,以塔羅牌、OH牌、情侶卡、孩童卡等幾種比較盛行。

“這種方法操作性強,玩法千變萬化,很受大家歡迎,它能使參與者放下防禦面具,融入畫面的情景中,講述自己的故事。在講述的過程中,參與者不僅瞭解了自己的內心,也會逐步理清思路,宣洩情緒,緩解焦慮。”孫亞靈說。

四、音樂療法。

劉映君老師則推薦考生首選音樂療法,她認為考生在繁重的學業壓力下,如果能邊聽音樂邊學習,那麼,枯燥的複習生活也能變得有聲有色。

在心理學上,音樂被廣泛應用,考生在聽音樂的同時,可以讓身體伴隨著節奏隨意地、放鬆地擺動。

“音樂療法不僅可以讓身體放鬆,同時也讓大腦得到很好的放鬆。”劉映君說。

五、手指操減壓法。

劉映君老師還分享了一套手指操——“大小手指轉換操”。這是她常年使用的一種有效的減壓方法。

具體做法是:伸長手臂,兩手並排放,然後右手伸出拇指,左手伸出小指,再喊一聲“換”,考生要立即轉換成左右手,即左手伸出拇指,右手伸出小指。

“這樣來回轉換10分鐘左右,就可以有效減壓。”劉映君說。

六、雙鳴天鼓放鬆法。

這是特別推崇運動放鬆法的鄭培軍教授推崇的一種減壓方法。

具體做法是:用兩手的手掌橫貼在後腦勺的枕骨上面,兩手的掌根,正好掩住兩邊的耳門。然後將掌根緊掩住耳門,把食指放在中指上,食指很快從中指的指背上滑落以彈擊枕骨,這時耳內會發出咚咚的響聲,彈擊要用力,連擊20次。

孫亞靈老師也在沙龍上帶著家長一起使用過這個方法,她說:“我發現通過雙鳴天鼓放鬆法能夠有效分散焦慮者的注意力,緩解家長的緊張情緒。”

值得一提的是,這種方法由於需要彈擊枕骨,所以,最好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進行,切忌亂彈一氣。

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磨刀不誤砍柴工,與其在焦慮中迷茫,就不如每天花一點時間稍息一下,讓自己放鬆下來。

不會放鬆的考生可以借鑒上面專家所開出的六大“藥方”,找到最適合自己的一套放鬆方法,只有放鬆了,才能精力充沛地投入複習,取得高效率的複習效果。

(河南商報編輯 呂瑞天 華麗娟)

沙盤遊戲特別適合於那些不善於語言表達、性格內向的學生。如果學生平時學習忙,焦慮的家長可以去參加下心理沙龍,做做沙盤遊戲來減壓。

二、心理繪畫。

這個方法比較適合備考忙碌的考生,信手塗鴉,怎麼畫、畫什麼都不重要,畫畫者賦予它的心理意義才是重要的。

孫亞靈老師特別推薦心理繪畫中的一種曼陀羅繪畫。曼陀羅的神奇就在於,一開始你並不知道自己要畫什麼,但最後,你還是畫出了什麼,而且,出人意料。

“現在市面上有很多曼陀羅的圖樣,選擇自己喜歡的圖樣,考生只需用色彩塗抹即可,塗抹過程就挺減壓的,非常實用。”孫亞靈說。

三、卡牌遊戲。

這種方法適合假期裡朋友聚在一起使用,共同減壓。

現在市面上流行的卡牌有很多種,以塔羅牌、OH牌、情侶卡、孩童卡等幾種比較盛行。

“這種方法操作性強,玩法千變萬化,很受大家歡迎,它能使參與者放下防禦面具,融入畫面的情景中,講述自己的故事。在講述的過程中,參與者不僅瞭解了自己的內心,也會逐步理清思路,宣洩情緒,緩解焦慮。”孫亞靈說。

四、音樂療法。

劉映君老師則推薦考生首選音樂療法,她認為考生在繁重的學業壓力下,如果能邊聽音樂邊學習,那麼,枯燥的複習生活也能變得有聲有色。

在心理學上,音樂被廣泛應用,考生在聽音樂的同時,可以讓身體伴隨著節奏隨意地、放鬆地擺動。

“音樂療法不僅可以讓身體放鬆,同時也讓大腦得到很好的放鬆。”劉映君說。

五、手指操減壓法。

劉映君老師還分享了一套手指操——“大小手指轉換操”。這是她常年使用的一種有效的減壓方法。

具體做法是:伸長手臂,兩手並排放,然後右手伸出拇指,左手伸出小指,再喊一聲“換”,考生要立即轉換成左右手,即左手伸出拇指,右手伸出小指。

“這樣來回轉換10分鐘左右,就可以有效減壓。”劉映君說。

六、雙鳴天鼓放鬆法。

這是特別推崇運動放鬆法的鄭培軍教授推崇的一種減壓方法。

具體做法是:用兩手的手掌橫貼在後腦勺的枕骨上面,兩手的掌根,正好掩住兩邊的耳門。然後將掌根緊掩住耳門,把食指放在中指上,食指很快從中指的指背上滑落以彈擊枕骨,這時耳內會發出咚咚的響聲,彈擊要用力,連擊20次。

孫亞靈老師也在沙龍上帶著家長一起使用過這個方法,她說:“我發現通過雙鳴天鼓放鬆法能夠有效分散焦慮者的注意力,緩解家長的緊張情緒。”

值得一提的是,這種方法由於需要彈擊枕骨,所以,最好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進行,切忌亂彈一氣。

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磨刀不誤砍柴工,與其在焦慮中迷茫,就不如每天花一點時間稍息一下,讓自己放鬆下來。

不會放鬆的考生可以借鑒上面專家所開出的六大“藥方”,找到最適合自己的一套放鬆方法,只有放鬆了,才能精力充沛地投入複習,取得高效率的複習效果。

(河南商報編輯 呂瑞天 華麗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