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學習者不能當面交流,這會是線上教育的死結嗎?

編者按:互聯網時代, 教育行業所發生的變革是什麼?有人看到了線上學習。 但是, 線上學習所面臨的一個重大困境是學習者之間的空間不共用。 本文作者Jeffrey Selingo在“The Future of College Looks Like the Future of Retail”一文中講述了教育的未來, 應該是物理空間與網際空間的結合。

2000年以來, 線上學習取得長足發展。 雖然最強力的支持者認為線上學習具有取代傳統大學的潛力, 而這一願景至今仍未實現, 但是這一模式卻廣受歡迎:在美國, 至少登記學習一門線上課程的學生人數從2000年的160萬增加至2016年的600多萬人。

然而隨著線上學習的不斷發展, 其面臨的一個主要障礙是:在共用的物理空間中進行學習具有不可否認的優勢,

傳統大學早就知道這一點。 意識到此, 一些線上學習項目正嘗試逐漸融和老派的實體模式, 如同Bonobos和Warby Parker這樣的線上零售商通過小型實體店去激發網站銷售量並增加顧客忠誠度一樣。 也許高等教育的未來介乎于物理現實與數位現實之間。

線上學位提供者2U最近的一項舉措就是這一混合策略的例證。 該公司與致力於聯合辦公的WeWork公司合作, 讓2U的學員在喬治城大學和南加州大學等大學項目中完成註冊, 再通過使用任何WeWork所屬的辦公場所進行測驗與學習小組會面。 “我們的許多學生組建了年輕的家庭, ”2U聯合創始人和首席執行官奇普·波塞克說道。 “他們不方便去上課也不能搬到學校去,

但是通常需要學校的相關設備。 ”

據波塞克說, 在學院舉行的年度班級會議上, 許多來自2U學位課程的學生們已經在課堂上碰面, 而與WeWork的合作夥伴關係則提供了連續的面對面會面的可能性並給予那些包括建築在內需要實際工作室的新項目的潛力。 對於經營一家線上學位公司的波塞克來說, 他對於物理空間重要性的看法十分開放:“線上教育是對人類力量的極度低估。 ”他告訴我說。

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21世紀大學中心執行主任理查·德米略認為, 一些傳統校園將逐漸走向類似的中間地帶。 他不會驚訝于大學開始將最好的線上體驗與最好的現實體驗相結合的嘗試, 這可能就像2U嘗試與WeWork合作一樣。

“將其想像成大學的店面。 ”德米略說道。

德米略說自己見證著物理與數位二分法開始走向分解。 他依然記得, 幾年前, 喬治亞理工學院推出電腦學科的線上碩士學位, 專案學生的身影開始出現在其家鄉的大學附屬活動中。 一些線上學生甚至去亞特蘭大參加畢業典禮, 而其中一部分人是第一次踏進校園。 “他們想親眼看看那些在視頻中認識的教授, ”德米略說道。 “無論是因為效率還是因為其為數字原住民, 學生們對於這兩種體驗的混合狀態沒有任何問題。 ”

當然, 對於許多傳統大學來說, 以這種混合方式學習並不總是一帆風順的, 或者並不總是可行的。 大多數學校不能滿足學生一次只修一門課程或者是在網路與線下課程之間來回切換的需求,

也需要學生在登記之後只能選擇線上參與或者是線下上課。 “雖然大學擁有進行終身學習的資源, 但是我們也瞭解目前該模式存在的限制。 ”斯坦福大學哈索·普拉特納設計學院教學實驗主任卡麗莎·卡特說道。

2014年, 斯坦福大學研究機構the d.school贊助了一個項目, 在這個項目中, 本科生的任務是重新思考2025年的大學教育會是什麼樣子。 其中有一個關於終生進行卻斷斷續續的教育體驗的設計。 它被稱為“開放迴圈大學”(“open loop university”), 允許學生在6年時間內在任何允許的時間進行學習。 在這一體系中, 學生們可以在進行兩年學習後“迴圈”至工作程式, 然後在幾年後再“迴圈”回來, 如果他們想嘗試其他東西那麼可以利用剩餘4年時間。

那些迴圈回來之後的學生可以利用剩下的時間接受再培訓, 無論這時他們是30多歲還是50多歲。

這一願景不太可能在短期實現, 但是一些大學也在思考類似問題。 包括麻省理工學院、賓夕法尼亞大學和波士頓大學在內的幾所大學最近開設了一種名為“微碩士”(MicroMasters)的線上學位, 學生們並不需要基於一年專案去攻讀研究生學位。 表現好且通過一系列考試的學生就能獲得一個微碩士學位, 這相當於一個普通碩士學位的四分之一到二分之一水準。 之後, 表現優異者可以向大學申請碩士課程名額, 然後到現場聽課。 如果申請通過, 他們只需要一兩個學期就能獲得碩士學位。 麻省理工學院在2015年推出微碩士時, 預計將有20萬名學生參加這些項目;而在項目開展的9個月中,共計130多萬人進行了註冊。

這種物理-數位實驗甚至可以改變那些已經實際進入大學校園的學生們的經歷。舉例來說,去年位於奧蘭多的中佛羅里達大學的56000名本科生中,有75%的學生即使已經參加了線下課程,也至少上過一門線上課程。該大學近三分之一的課程在網上進行,據學校職員說,這已經減去了至少增加5個教學樓的需要。

但就目前而言,大多數短期或者是混合式教育專案並不存在于大學中,而是出現在專業領域中,公司需要通過持續培訓以訓練現有員工。而線上學習與物理學習的阻隔之牆也在逐漸變薄。

以施樂公司為例。20世紀70年代,該公司在華盛頓特區郊區建立了一座校園以培訓員工。大約有1800名員工在此通過一周的課程培訓。但是當施樂公司於2000年開始發展網路專業課程時就賣掉了校園。現在,公司將面對面培訓和超過1萬個線上視頻與其他按需參考材料相結合。長期負責施樂公司全球學習但於2016年退休的約翰·羅伊特納告訴我說,這種安排可以在為公司節省資金的同時提高員工的留存率,因為員工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和節奏學習。

公司們也經常求助於外部幫助而不僅僅是培訓自己的員工。由雇主資助的項目占了General Assembly公司一半的業務,General Assembly擁有程式設計和其他技能課程。該公司可以為某些公司的最直接需求定制課程,“這不像過去,公司只能把某人送到大學讀研究生,” General Assembly的企業業務總經理查理·希林說。他補充道:“一個人在週五進行評估,利用一周或兩周的業餘時間完成資料科學課程,時間長短取決於他們的靈活度,然後立即回到工作崗位上用新方式做事。”從某種意義而言,這是由斯坦福大學的設計師所設計的開放迴圈大學的另一個版本。

經濟的發展對越來越多的工作者提出要求,大多數大學不太有能力通過完善自己的物理設施以滿足這些需求。與此同時,線上學位無法獲得相應份額,或是在某些情況下無法獲得其支持者所期望的合法性。那麼也許物理空間與網際空間的結合是兩者的前景與方向。

原文連結:https://www.theatlantic.com/education/archive/2018/04/college-online-degree-blended-learning/557642/

編譯組出品。編輯:郝鵬程

預計將有20萬名學生參加這些項目;而在項目開展的9個月中,共計130多萬人進行了註冊。

這種物理-數位實驗甚至可以改變那些已經實際進入大學校園的學生們的經歷。舉例來說,去年位於奧蘭多的中佛羅里達大學的56000名本科生中,有75%的學生即使已經參加了線下課程,也至少上過一門線上課程。該大學近三分之一的課程在網上進行,據學校職員說,這已經減去了至少增加5個教學樓的需要。

但就目前而言,大多數短期或者是混合式教育專案並不存在于大學中,而是出現在專業領域中,公司需要通過持續培訓以訓練現有員工。而線上學習與物理學習的阻隔之牆也在逐漸變薄。

以施樂公司為例。20世紀70年代,該公司在華盛頓特區郊區建立了一座校園以培訓員工。大約有1800名員工在此通過一周的課程培訓。但是當施樂公司於2000年開始發展網路專業課程時就賣掉了校園。現在,公司將面對面培訓和超過1萬個線上視頻與其他按需參考材料相結合。長期負責施樂公司全球學習但於2016年退休的約翰·羅伊特納告訴我說,這種安排可以在為公司節省資金的同時提高員工的留存率,因為員工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和節奏學習。

公司們也經常求助於外部幫助而不僅僅是培訓自己的員工。由雇主資助的項目占了General Assembly公司一半的業務,General Assembly擁有程式設計和其他技能課程。該公司可以為某些公司的最直接需求定制課程,“這不像過去,公司只能把某人送到大學讀研究生,” General Assembly的企業業務總經理查理·希林說。他補充道:“一個人在週五進行評估,利用一周或兩周的業餘時間完成資料科學課程,時間長短取決於他們的靈活度,然後立即回到工作崗位上用新方式做事。”從某種意義而言,這是由斯坦福大學的設計師所設計的開放迴圈大學的另一個版本。

經濟的發展對越來越多的工作者提出要求,大多數大學不太有能力通過完善自己的物理設施以滿足這些需求。與此同時,線上學位無法獲得相應份額,或是在某些情況下無法獲得其支持者所期望的合法性。那麼也許物理空間與網際空間的結合是兩者的前景與方向。

原文連結:https://www.theatlantic.com/education/archive/2018/04/college-online-degree-blended-learning/557642/

編譯組出品。編輯:郝鵬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