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合肥地鐵五一假期增開126車次 濱湖區新添T28路公交

我愛鋪網訊 精選合肥每日要聞, 帶你輕鬆瞭解城市更新、房地產市場發展動態。 4月25日, 合肥軌道交通公司為滿足假期乘客出行需求, 五一假日期間, 軌道交通線網共計將加開列車126列次, 每日客流高峰時間行車間隔將縮小20秒。 為方便市民雙休日及法定節假日期間乘坐公車到包河區牛角大圩觀光旅遊, 合肥公交集團公司決定自2018年4月29日起, 每逢雙休日、法定節假日開行T28路特色公交線。

“五一”假期期間 合肥地鐵增開列車共126列次

五一勞動節即將到來。 4月25日, 合肥軌道交通公司為滿足假期乘客出行需求,

提前編制了《“五一”勞動節運營工作方案(4月28日-5月1日)》。 假日期間, 軌道交通線網共計將加開列車126列次, 每日客流高峰時間行車間隔將縮小20秒。 同時還將採取加強客流引導、線路備車、票卡增配、人員值守、客流監控等一系列措施。

4月29日至5月1日, 預計軌道交通以市內出行客流為主,

客流量相對平常雙休日將有所上升。 期間, 1、2號線每日運營高峰開始時間由平常雙休日的10:00提前至9:00, 全日高峰時長由9小時延長至10小時。 高峰時段:各增加1列上線列車, 行車間隔由平常雙休日的5分50秒縮短至5分30秒。 調整後1、2號線假期期間每日高峰時段各計畫增開列車18列次。

據統計, 4月28日-5月1日, 軌道線網將較平日計畫增開列車總計126列次, 較清明節期間多加開列車總計42列次。

去牛角大圩更方便!合肥新開T28路特色公交線

4月25日, 記者從合肥公交集團公司獲悉, 為方便市民雙休日及法定節假日期間乘坐公車到包河區牛角大圩觀光旅遊, 合肥公交集團公司決定自2018年4月29日起, 每逢雙休日、法定節假日開行T28路特色公交線。

具體情況如下:

T28路特色公交線路走向:從“濱湖時代廣場”公交首末站發車, 途經方興大道~徽州大道~煙墩路~西藏路~嘉陵江路~廬州大道~珠江路~環巢湖大道~牛角大道, 抵達“牛角接待中心”;返程時從“牛角接待中心”發車, 途經牛角大道~環巢湖大道~珠江路~廬州大道~嘉陵江路~西藏路~方興大道,

抵達“濱湖時代廣場”公交首末站。

T28路特色公交停靠網站:濱湖時代廣場、黃四崗、西嘉路口、萬達樂園、萬達文旅城、牛角濕地垂釣區、牛角接待中心;返回停靠牛角接待中心、牛角濕地垂釣區、萬達文旅城、萬達樂園、西嘉路口、濱湖時代廣場。

合肥濱湖新區四條道路慢行系統建成開放

5月底, 2018世界製造業大會和2018中國國際徽商大會將在合肥濱湖國際會展中心召開。 記者4月25日從濱湖新區建設管委會獲悉, 為持續營造良好環境, 濱湖新區著力提升周邊環境和基礎設施, 目前錦繡大道(徽州大道—包河大道)等四條道路慢行系統已建設開放。

據瞭解, 錦繡大道(徽州大道—包河大道)、包河大道(錦繡大道—環湖北路)、廬州大道(中山路—方興大道)、中山路(廬州大道—包河大道)四條道路慢行系統已完工, 總長度約23.8km, 實現了機動車道、自行車道和人行道的有效隔離, 既保證了人車通行安全, 完善了道路的綜合服務功能, 又提升了城市形象。 同時, 錦繡大道、包河大道、徽州大道等主幹道綠化景觀提升工程也正在緊鑼密鼓實施中, 總提升長度約11.4km,面積約13.8萬㎡;並在道路主要交口營造花境景觀,為濱湖“增花添彩”。

此外,長度5.2km的紫雲路(廣西路—包河大道)、6.5km的徽州大道(方興大道—珠江路)慢行系統工程建設正酣,預計2018年10月全部完工。未來5年內,慢行系統的完善將擴大至整個濱湖新區,確保體系化、網路化、無死角。

合肥市加快推進海綿城市建設 探索生態文明建設新路

在剛剛過去的兩年間,安徽省把海綿城市建設理念引入城市道路、廣場、社區等建設中,讓更多的公園綠地森林住進城市,走出了一條具有安徽特色的生態文明建設之路。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

作為省城首條“海綿道路”,位於合肥市濱湖新區的廬州大道(方興大道~珠江路段)早已建成放行。該路長3.7公里,路幅寬50米,為雙向八車道。

根據規劃設計,合肥市未來的海綿生態格局將以巢湖及沿湖濕地為生態核心,以董鋪水庫、大房郢水庫等水庫及水庫涵養林地為重要生態節點,市區周邊的山嶺、綠地、農田等構成環城綠色海綿體,主城區通過水系廊道、湖庫濕地等連接構成串珠藍色海綿體。

另外,還將新建和改造天水公園、長江西路花園城公園、繁華濕地公園、斛兵塘大學公園等14座海綿公園,滯蓄周邊雨水,緩解排水管網壓力,消除內澇風險。同時,計畫打造一批海綿城市重點片區,包括空港片區、雙鳳湖片區、小廟片區、北二環片區、少荃湖片區、東部新城中心片區等。

合肥首個“濕地隧道”主體結構建成

近日,合肥首個“濕地隧道”主體結構建成,為接下來的十五裡河新河道蓄水及濕地形成打下堅實基礎。這條隧道未來不僅成為十五裡河千畝濕地的一部分,可推動改善十五裡河以及巢湖水質的生態價值,還為市民以後前往大圩、濱湖濕地公園提供了更多的路線選擇。

據合肥市重點局透露,伴隨著最後1立方米混凝土的順利澆築,目前方興大道專案一階段隧道結構主體施工任務提前完成,隧道基坑回填工作也完成80%,為接下來的十五裡河新河道蓄水及濕地形成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

按照規劃設計,方興大道將從濱湖新區的斷頭處繼續向東延伸,主車道將下穿南淝河路、十五裡河景觀水體、巢湖南路,在巢湖南路以東開始起橋跨越圩西河,向東跨越圩區及南淝河(採用分離式雙跨橋樑);然後採用路基形式向東穿越合福高鐵,並在店忠路交口處設置上跨橋,最終抵達合蕪高速夏閣出口。

總提升長度約11.4km,面積約13.8萬㎡;並在道路主要交口營造花境景觀,為濱湖“增花添彩”。

此外,長度5.2km的紫雲路(廣西路—包河大道)、6.5km的徽州大道(方興大道—珠江路)慢行系統工程建設正酣,預計2018年10月全部完工。未來5年內,慢行系統的完善將擴大至整個濱湖新區,確保體系化、網路化、無死角。

合肥市加快推進海綿城市建設 探索生態文明建設新路

在剛剛過去的兩年間,安徽省把海綿城市建設理念引入城市道路、廣場、社區等建設中,讓更多的公園綠地森林住進城市,走出了一條具有安徽特色的生態文明建設之路。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

作為省城首條“海綿道路”,位於合肥市濱湖新區的廬州大道(方興大道~珠江路段)早已建成放行。該路長3.7公里,路幅寬50米,為雙向八車道。

根據規劃設計,合肥市未來的海綿生態格局將以巢湖及沿湖濕地為生態核心,以董鋪水庫、大房郢水庫等水庫及水庫涵養林地為重要生態節點,市區周邊的山嶺、綠地、農田等構成環城綠色海綿體,主城區通過水系廊道、湖庫濕地等連接構成串珠藍色海綿體。

另外,還將新建和改造天水公園、長江西路花園城公園、繁華濕地公園、斛兵塘大學公園等14座海綿公園,滯蓄周邊雨水,緩解排水管網壓力,消除內澇風險。同時,計畫打造一批海綿城市重點片區,包括空港片區、雙鳳湖片區、小廟片區、北二環片區、少荃湖片區、東部新城中心片區等。

合肥首個“濕地隧道”主體結構建成

近日,合肥首個“濕地隧道”主體結構建成,為接下來的十五裡河新河道蓄水及濕地形成打下堅實基礎。這條隧道未來不僅成為十五裡河千畝濕地的一部分,可推動改善十五裡河以及巢湖水質的生態價值,還為市民以後前往大圩、濱湖濕地公園提供了更多的路線選擇。

據合肥市重點局透露,伴隨著最後1立方米混凝土的順利澆築,目前方興大道專案一階段隧道結構主體施工任務提前完成,隧道基坑回填工作也完成80%,為接下來的十五裡河新河道蓄水及濕地形成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

按照規劃設計,方興大道將從濱湖新區的斷頭處繼續向東延伸,主車道將下穿南淝河路、十五裡河景觀水體、巢湖南路,在巢湖南路以東開始起橋跨越圩西河,向東跨越圩區及南淝河(採用分離式雙跨橋樑);然後採用路基形式向東穿越合福高鐵,並在店忠路交口處設置上跨橋,最終抵達合蕪高速夏閣出口。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