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高校專業解讀|財經專業——經濟學

關於經濟學的兩個謠言

謠言一:根據XXX的報告, 經濟學專業就業難度值達到了XXX, 高居各專業之首。 比如下圖:

從上圖可以明顯地看出經濟學專業就業難度遠高於其他專業,

那事實究竟是不是這樣?恐怕是需要打一個問號的。

實際上, 上面的解讀至少存在三個明顯錯誤:

1)開設經濟學專業的學科並不僅限於本科院校, 更不限制於重點本科院校(可包括二本院校類經濟學專業實力不錯的學校), 專科院校、網路院校也會開設, 而統計專業畢業人數的時候會將這些人考慮在內。

2)經濟學專業雖然每年畢業人數並不像工科專業畢業人數那麼多, 但是工科專業是許多細分專業加總起來的, 而經濟學專業僅僅是統計了經濟學, 二者不存在任何的可比性。

因此, 這樣的就業報告對於專業就業情況, 是犯了根本性的錯誤。

那麼, 這個地方, 或許就有人會引發疑問:就第一個錯誤,

其他專業也同樣會在其他類學校裡開設。 的確如此, 這就是這裡會談到的第三個明顯錯誤。

3)實際上, 經濟學本質上是培養具備經濟分析能力的人才, 而非一般的技能人員。

二者存在本質差別, 這也是使得為何在經濟學畢業學生平均薪資僅在2000元左右, 而就業市場上招聘的經濟學專業出身的薪資都遠遠高於這個數的原因所在。

在就業上, 重點大學(此處包括實力強的二本類院校的經濟學專業)的就業非常具有針對性, 主要以金融機構等為主, 而專科院校培養的技能型人才則被迫會從事各類工作, 甚至是找不到工作。

因此, 這個時候, 如果您以您讀國內著名大學的經濟學專業, 甚至是像重慶工商大學這類處於二本但經濟學專業都還不錯的院校的孩子,

過於考慮孩子的就業問題, 這肯定是不必要的。

當然, 這並不排斥該專業本身具有的競爭性, 而這個競爭性存在於任何學科。 但絕非像上圖所言那麼恐怖。

那麼, 該如何去解讀經濟學專業的就業情況呢?請看下圖:

上圖是2013年~2015年經濟學類專業畢業人數統計情況, 從上圖, 我們可以得出兩個資訊:

1)經濟學(僅考慮二級學科的情況下)普通本科畢業人數年均畢業人數大概在20.6萬人, 占普通本科年均畢業人數340.0萬人的6.07%。 這實際上是一個很高的比例, 工學每年畢業人數占70%左右, 但是工學是包括了眾多的學科, 如下圖:

因此, 經濟學客觀上的競爭肯定是存在的。 但是, 同時還需要分析就讀院校所處的位置, 20.6萬人中還包括了大量的非一本(重點)院校的經濟學畢業生。

而且, 很大程度上, 不同層次院校的經濟學就業的競爭物件是不衝突的。

2)其他培養模式(網路培養、專科培養)下的經濟學畢業人數遠大于普通本科畢業人數。

僅網路培養、專科培養兩種模式下年均畢業生人數就超過了100萬, 是普通本科畢業人數的5倍。

實際上, 這一部分的學生的就業並不會與普通本科, 尤其是經濟學專業實力處在中上層的院校的畢業生產生衝突的, 而在統計分析經濟學畢業生的人數就業形勢時, 卻並不會將其區別開來。

那麼,這種情況下得出的經濟學就業難度最高又有何意義?

謠言二:經濟學專業就是研究如何賺錢的專業。

經濟學,通俗地講,是研究掩藏在社會活動背後的經濟性規律,經濟學本質上是培養具備經濟分析能力的人才,即研究經濟性行為的學科。而並非常說的經濟學就是研究如何賺錢的學科。

一個非常生活化的例子——買東西講價,這就是基本的經濟學行為——如何以最小的支出(成本),獲得最大的收益。

這其中其實包含了最為基礎、核心的經濟學假設:理性人、資源稀缺等(此處就不做展開)。

而這種研究分析能力對於專科、甚至是三本或一般二本院校而言的學生來說,是不具備或者不培養的。

但是,學好經濟學肯定對於找一份工資水準高的工作具有很大的幫助。

且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企業越來越需要的是具備分析能力和價值創造的人才,而經濟學是各類學科裡最注重培養學生這類技能的專業。

當然,經濟學並不僅限於此。其他專業也一樣。選擇專業肯定需要理性化進行對待。

以上的解讀同樣適用於其他專業。總之,不要迷信各種報告,大學需要的,還是好好學習。

配圖:國家圖書館

否則,即使是一本院校的學生,也存在找不到工作或者薪酬較低的情況。我們不希望這種特例發生在閱讀了這篇文章的您或者您的孩子身上。

經濟學介紹

經濟學是什麼

經濟學本質上是培養具備經濟分析能力、能夠進行價值最大化創造的學生的一門專業學科。

主要的假設是資源稀缺性和理性人假設,需要處理的兩大問題是如何實現資源的最大化配置和如何實現資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

專業開設現狀

目前,在1200多所普通本科院校裡的800所左右的普通公辦本科院校裡,開設經濟學專業的有500多所,開設院校非常多,比例相當之高。

專業涵蓋

經濟學是大類學科,本科階段,畢業時頒發的學位統一為經濟學學士學位。研究生階段根據具體的專業設置相應的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

經濟學下設四個專業類:經濟學類、財政學類、金融學類、經濟與貿易學類。

4個專業類一共有17個個常設專業,常見的有經濟學、財政學、稅收學、金融學、保險學等專業。

不同的院校在院系安排及專業從屬上有一定的區別,一般專業類財經院校會劃分得很細,同時專業設置非常齊備。

近年隨著金融、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部分專業新添了一些具體專業,如西南財大的金融理財專業、電子商務。

尤其是2018年3月23日新增的精算學、資料科學與大資料技術、以及經管學院的開設都是受此影響。

此類專業相較于傳統的專業設置,其對於數理、外語水準等的要求相對較高。有些專業更是實行的2+2國內國外聯合培養的模式。

卻並不會將其區別開來。

那麼,這種情況下得出的經濟學就業難度最高又有何意義?

謠言二:經濟學專業就是研究如何賺錢的專業。

經濟學,通俗地講,是研究掩藏在社會活動背後的經濟性規律,經濟學本質上是培養具備經濟分析能力的人才,即研究經濟性行為的學科。而並非常說的經濟學就是研究如何賺錢的學科。

一個非常生活化的例子——買東西講價,這就是基本的經濟學行為——如何以最小的支出(成本),獲得最大的收益。

這其中其實包含了最為基礎、核心的經濟學假設:理性人、資源稀缺等(此處就不做展開)。

而這種研究分析能力對於專科、甚至是三本或一般二本院校而言的學生來說,是不具備或者不培養的。

但是,學好經濟學肯定對於找一份工資水準高的工作具有很大的幫助。

且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企業越來越需要的是具備分析能力和價值創造的人才,而經濟學是各類學科裡最注重培養學生這類技能的專業。

當然,經濟學並不僅限於此。其他專業也一樣。選擇專業肯定需要理性化進行對待。

以上的解讀同樣適用於其他專業。總之,不要迷信各種報告,大學需要的,還是好好學習。

配圖:國家圖書館

否則,即使是一本院校的學生,也存在找不到工作或者薪酬較低的情況。我們不希望這種特例發生在閱讀了這篇文章的您或者您的孩子身上。

經濟學介紹

經濟學是什麼

經濟學本質上是培養具備經濟分析能力、能夠進行價值最大化創造的學生的一門專業學科。

主要的假設是資源稀缺性和理性人假設,需要處理的兩大問題是如何實現資源的最大化配置和如何實現資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

專業開設現狀

目前,在1200多所普通本科院校裡的800所左右的普通公辦本科院校裡,開設經濟學專業的有500多所,開設院校非常多,比例相當之高。

專業涵蓋

經濟學是大類學科,本科階段,畢業時頒發的學位統一為經濟學學士學位。研究生階段根據具體的專業設置相應的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

經濟學下設四個專業類:經濟學類、財政學類、金融學類、經濟與貿易學類。

4個專業類一共有17個個常設專業,常見的有經濟學、財政學、稅收學、金融學、保險學等專業。

不同的院校在院系安排及專業從屬上有一定的區別,一般專業類財經院校會劃分得很細,同時專業設置非常齊備。

近年隨著金融、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部分專業新添了一些具體專業,如西南財大的金融理財專業、電子商務。

尤其是2018年3月23日新增的精算學、資料科學與大資料技術、以及經管學院的開設都是受此影響。

此類專業相較于傳統的專業設置,其對於數理、外語水準等的要求相對較高。有些專業更是實行的2+2國內國外聯合培養的模式。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