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排汙授權管理平臺形成閉環管理模式

◆中國環境報記者陳偉

“這個廠在九龍江邊上啊!”一個中學生看著自己的手機螢幕, 興奮地說他剛剛掃描了一個水泥廠模型上的排汙許可證二維碼, 看到了200多公里遠的這家水泥廠“原型”衛星圖片。 衛星圖片上能清晰看到水泥廠的回轉窯、生料庫、熟料庫, 以及紅色和橙色的排放口位置標識。 衛星地圖上方, 還有這家企業排汙許可證的正副本下載連結。

4月22~24日, 在福建省福州市舉行的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成果展上, 生態環境部推出的全國排汙授權管理資訊平臺運用系統成果成為大眾矚目的焦點。

排汙許可平臺亮相首屆數位中國成果展

數位中國建設峰會成果展開館當天, 全國排汙授權管理資訊平臺就引來參觀者圍觀。 人們驚喜地發現, 通過這個大資料“雲平臺”, 可以簡單、快捷地看到自己周邊都有哪些企業, 排放口的位置在哪裡, 以怎樣的形式排放哪些類型的污染物, 被允許排放多少, 必須達到什麼樣的排放標準, 以及採取什麼樣的污染防治措施等。

據瞭解, 國家排汙許可管理資訊平臺是以互聯網、雲計算和大資料等現代資訊技術手段為依託, 以覆蓋所有固定污染源的排汙許可相關資訊資源為基礎, 支撐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進行現代化監管, 強化企業守法和履行環境責任, 提升社會公眾監督水準的排汙許可資訊資源“雲服務”管理平臺。

作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環保領域電子政務建設的一項重要成果, 也作為“具有創新性、實效性和可推廣性的最佳實踐”, 平臺被列入峰會的“數位中國之電子政務”展區, 迅速吸引了人們的目光並得到好評。

“四級聯網”的“一庫四系統”創新環境管理模式

在4月23日召開的數位建設成果新聞發佈會上, 生態環境部環境工程評估中心副主任鄒世英介紹說:“平臺對中國的環境管理水準建設而言, 是一個劃時代的進步。 這是在環保領域首個國家、省、市、區(縣)四級聯網 , 實現互聯網申請、政務外網審核、互聯網公開統一部署的‘雲服務’平臺, 實現了全國排汙單位在互聯網上申報排汙許可,

全國環境管理部門在政務外網受理、審核、發放排汙許可證, 社會公眾在互聯網上查看許可進度、許可管理資訊, 並且形成了排汙許可、監測、證後監管的閉環管理模式。 ”

據瞭解, 國家排汙許可管理資訊平臺總體上面向三類用戶, 採用“一庫四系統”架構建成, 即排汙許可證申請核發系統、固定污染源監管系統、排汙許可資訊公開系統、國家固定污染來源資料庫和全國固定污染來源資料挖掘與應用系統, “一庫四系統”各個部分之間相互關聯, 緊密契合, 共同構成了全國排汙授權管理資訊平臺。

國家固定污染來源資料庫逐步接入、存儲、管理全國固定污染源的排汙許可證資訊、企業台賬、執行報告、自行監測、線上監測,

並建立統一的編碼庫, 實現了固定污染來源資料從環境影響評價、排汙許可, 到監督管理全生命週期的資料管理和比對分析, 並為固定污染源的環境統計、排放清單、最佳可行技術等提供統一、標準化的資料來源, 形成固定污染源資訊“一本賬”、全國固定污染源管理“一盤棋”。

精簡高效管理為企業和公眾提供便利

據瞭解, 一年多以來, 各級環保部門通過排汙許可平臺已經給全國火電、造紙、鋼鐵、水泥等十多個排汙行業的數萬家企業發放了排汙許可證, 將數十萬個排放口納入了監管範圍, 實現了簡便、精確、高效的資訊化管理模式, 為企業提供了便利, 更是精准打擊了無證排汙和違證排汙行為, 為守法企業維護了公平的市場環境。

據生態環境部環境工程評估中心齊碩博士介紹, 排汙許可平臺還實現了與金稅三期稅收管理系統(環境保護稅)的對接, 在平臺登記的企業基本資訊、許可資訊自動匯入稅收系統, 為企業繳納環境保護稅、核實實際排放量提供了方便。

同時, 平臺還提供排汙許可管理全過程的資訊公開服務:從申請前資訊公開, 到核發後許可資訊公開、監測記錄、執行報告、監督管理的全過程資訊公開內容自動發佈, 為推動企業守法、部門聯動、社會監督提供條件。

目前, 有不少群眾已經開始利用這個平臺, 對身邊的排汙企業進行瞭解和監督, 通過掃一掃二維碼來瞭解企業污染排放資訊。

隨著排汙許可制度改革的推進, 更多的排汙行業將逐漸納入排汙許可平臺管理,按照《控制污染物排放許可制實施方案》要求,到2020年,將會實現對所有排汙行業的全覆蓋。

新聞連結

京津冀空氣品質預報業務系統獲獎 四年多來已累計提供資訊1600餘期

本報記者陳偉福州報導 以“資訊化驅動現代化、加快建設數位中國”為主題的首屆數位中國建設峰會暨首屆數字中國建設成果展近日舉行,中國環境監測總站“京津冀及周邊區域空氣品質預報業務系統”榮獲數位中國建設年度最佳實踐成果獎。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工程師朱莉莉介紹說,預報業務系統整合了空氣品質預報作業過程中需要參考的污染源、大氣監測、氣象等綜合資訊。接入全國1436個空氣自動站常規6項污染物監測資料,並實現准即時同化。預報業務系統採用NAQPMS、CMAQ、CMAX、WRF-chem等4種數值模式,預報未來7天PM2.5、臭氧等多種大氣組分的濃度小時變化,並採用集合卡爾曼濾波實現預報結果優選。同時,具備減排決策情景模擬、成效快速評估、污染物前後向軌跡和污染來源追因分析等功能。

據悉,預報中心自2013年10月正式開展區域空氣品質業務預報以來,已累計向環境管理部門提供京津冀及周邊區域預報資訊1600餘期。

更多的排汙行業將逐漸納入排汙許可平臺管理,按照《控制污染物排放許可制實施方案》要求,到2020年,將會實現對所有排汙行業的全覆蓋。

新聞連結

京津冀空氣品質預報業務系統獲獎 四年多來已累計提供資訊1600餘期

本報記者陳偉福州報導 以“資訊化驅動現代化、加快建設數位中國”為主題的首屆數位中國建設峰會暨首屆數字中國建設成果展近日舉行,中國環境監測總站“京津冀及周邊區域空氣品質預報業務系統”榮獲數位中國建設年度最佳實踐成果獎。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工程師朱莉莉介紹說,預報業務系統整合了空氣品質預報作業過程中需要參考的污染源、大氣監測、氣象等綜合資訊。接入全國1436個空氣自動站常規6項污染物監測資料,並實現准即時同化。預報業務系統採用NAQPMS、CMAQ、CMAX、WRF-chem等4種數值模式,預報未來7天PM2.5、臭氧等多種大氣組分的濃度小時變化,並採用集合卡爾曼濾波實現預報結果優選。同時,具備減排決策情景模擬、成效快速評估、污染物前後向軌跡和污染來源追因分析等功能。

據悉,預報中心自2013年10月正式開展區域空氣品質業務預報以來,已累計向環境管理部門提供京津冀及周邊區域預報資訊1600餘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