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什麼情況?甯海68歲老人成了廣場裡的“神秘巨星”!

“這位老人家常常在西子國際那兒拉小提琴, 好多小朋友都愛聽。 贊一個!”

“你說的這位老人家, 去年我在深甽南溪溫泉那邊也見過。 就是他就是他, 小提琴拉得可好了!”

“他是不是音樂培訓學校的老師啊, 在這里拉小提琴招生的嗎?”

......

近段時間

一位拉小提琴的老先生在朋友圈裡圈粉無數

多數人對他並不熟悉

卻常常被他的琴聲吸引

這位老人是誰?

他是神秘巨星嗎

怎麼有這麼多粉絲

先來一張老人的照片

↓↓

看著老人陶醉的神情

小編也跟著陶醉了~

現場“演奏會”氛圍濃厚

不少粉絲早早等候

一個天氣晴好的晚上, 約莫七點半的樣子, 記者成功“偶遇”了這位在西子國際露天廣場拉小提琴的老先生。 說是偶遇, 可能有作弊的嫌疑,

因為早早就有老人的粉絲告訴記者, 他的演奏時間大致就在晚上七點到八點之間, 這才有了這場成功的偶遇。

剛踏進廣場, 悠揚的琴聲便立馬鑽進了耳朵。 走近時, 記者終於看到了這位元“神秘巨星”, 穿著細條紋襯衫和西裝馬甲的樣子顯得特別紳士, 在人群中拉著小提琴的他, 從容淡定。

“能給我們拉一曲《梁祝》嗎?”人群中有人向老先生點了曲子。 老先生爽快地答應了, 但他也提了個要求。 “希望你們能從曲子中聽出這段故事來。 ”說罷, 廣場上便悠悠地響起了《梁祝》這段曲子。 聽到動情處, 不少觀眾不自覺地跟著哼唱起來, 跟著悠揚的琴聲有節奏地擺動著身體。

每每有小朋友經過或駐足時, 老先生總會拉些歡快的曲子, 主動與他們互動交流。 在這樣一個沒有專業舞臺的地方, 卻有時時響起的掌聲和歡呼聲。 記者從現場瞭解到, 很多市民為了聽老人拉上一曲, 總是早早地就等候在廣場上, 算是老人比較忠實的粉絲。

一部電影一首曲子埋下音樂的種子

12歲學琴至今他說只圖快樂

“我12歲開始學拉小提琴, 到現已經有50多年了。 ”這位老先生叫劉鋼, 今年68歲, 是一名從事專利事務的專家, 因工作需要, 定居寧海多年。 面對眾多關注, 劉老先生笑著說:“我只是個會拉琴的老頭!”

受母親影響, 劉鋼從小喜歡音樂, 但真正讓他愛上小提琴的卻是一首曲子和一部電影。 12歲那年,一次偶然的機會,他聽到了鄰居哥哥拉小提琴,一下子就迷住了。“那是胡裡奧演唱的《鴿子》。”跟著回憶,劉鋼哼唱起了這首在他記憶力留存了很久很久的曲子。

而影響劉鋼的那部電影叫《永不消失的琴聲》。“那是一個老爺爺和小朋友的故事,賣糖果的老爺爺小提琴拉得特別動人,有個叫雅克的小朋友很是癡迷,生活窮困的他想盡一切辦法跟著老爺爺學拉小提琴。老爺爺過世後,他的小提琴變賣給了一家雜貨鋪,買不起琴的雅克便晚上偷出來練習,白天又還回去,而本應隨著老爺爺去世而消失的琴聲再度在小鎮裡響起……看完電影后的劉鋼深受觸動,也讓他對自己手裡的琴有了更深的感情。

雖然愛琴,但劉鋼至始至終都沒參加過任何等級考試,他常說拉琴只是一件我喜歡且能讓我快樂的事情,不需要等級認證。他也常開玩笑說:“在專利界我是小提琴拉得最好的,而在小提琴界我是專利做得最好的。”正是因此,他總被太太打趣說他太“自戀”,而劉鋼卻覺得“自戀”挺好,至少讓他很快樂。

從自娛自樂到希望感染更多人

他說優美的琴聲永不消失

早些年因為工作繁忙,小提琴就被擱下了。“說來可笑,後來倒是因為頸椎不好了,才想起重新拉小提琴鍛煉鍛煉。”劉鋼說,原本他總在家或社區里拉琴,一般都是自娛自樂,但7年前的一次經歷讓他改變了這種自娛自樂的模式,開始走到廣場上去為更多人演奏。

“你知道,在石窟里拉琴的感覺特別好,那種回音是在其他地方找不到的,所以我有空會去伍山石窟那兒練琴。大概是2011年的一天,我正在拉琴,有個小朋友很驚訝地跟他媽媽說‘這好聽的音樂怎麼是不要電的啊’,我當時心裡咯噔了一下,發現原來現在的孩子竟是從電視電腦手機裡開始認識音樂的,而不是樂器本身,這讓我覺得有些心疼。”就因為這個孩子的一句話,劉鋼立馬有了為更多孩子演奏的想法,他希望孩子的音樂啟蒙能從樂器本身開始。

“我倒是不奢求每一個路過聽到我拉琴的孩子都能喜歡上音樂,但只要有那麼一個小朋友因此愛上了音樂,我現在做的事情就有意義了。”這也就是為什麼他總是樂於和孩子們去交流、去互動,因為他也想成為自己記憶里拉小提琴的鄰家小哥哥,讓優美的琴聲永不消失。

記 者 手 記

這些年有幸採訪了幾位特別不一樣的老人,說他們是老人可能僅僅是因為年齡的劃分,而在他們身上,我看到的是對生活無限的熱愛。無論是現實生活中,還是眾多的文學作品中,常常會看到因退休而無所適從的人們,他們常常會被不被需要的不安感所包圍。而在劉鋼老先生身上,我完全沒有感受到這種不安的情緒,更多的是他對自己人生的信心,即使年近古稀依然保持著對生活的熱情和追求。他們傳遞了這樣一種生活方式,人生在任何時候都可以重新開始,跟生活和解並不代表著要向歲月低頭。

老人身上對生活的熱愛

不向歲月低頭的態度

當之無愧是一名神秘巨星~

12歲那年,一次偶然的機會,他聽到了鄰居哥哥拉小提琴,一下子就迷住了。“那是胡裡奧演唱的《鴿子》。”跟著回憶,劉鋼哼唱起了這首在他記憶力留存了很久很久的曲子。

而影響劉鋼的那部電影叫《永不消失的琴聲》。“那是一個老爺爺和小朋友的故事,賣糖果的老爺爺小提琴拉得特別動人,有個叫雅克的小朋友很是癡迷,生活窮困的他想盡一切辦法跟著老爺爺學拉小提琴。老爺爺過世後,他的小提琴變賣給了一家雜貨鋪,買不起琴的雅克便晚上偷出來練習,白天又還回去,而本應隨著老爺爺去世而消失的琴聲再度在小鎮裡響起……看完電影后的劉鋼深受觸動,也讓他對自己手裡的琴有了更深的感情。

雖然愛琴,但劉鋼至始至終都沒參加過任何等級考試,他常說拉琴只是一件我喜歡且能讓我快樂的事情,不需要等級認證。他也常開玩笑說:“在專利界我是小提琴拉得最好的,而在小提琴界我是專利做得最好的。”正是因此,他總被太太打趣說他太“自戀”,而劉鋼卻覺得“自戀”挺好,至少讓他很快樂。

從自娛自樂到希望感染更多人

他說優美的琴聲永不消失

早些年因為工作繁忙,小提琴就被擱下了。“說來可笑,後來倒是因為頸椎不好了,才想起重新拉小提琴鍛煉鍛煉。”劉鋼說,原本他總在家或社區里拉琴,一般都是自娛自樂,但7年前的一次經歷讓他改變了這種自娛自樂的模式,開始走到廣場上去為更多人演奏。

“你知道,在石窟里拉琴的感覺特別好,那種回音是在其他地方找不到的,所以我有空會去伍山石窟那兒練琴。大概是2011年的一天,我正在拉琴,有個小朋友很驚訝地跟他媽媽說‘這好聽的音樂怎麼是不要電的啊’,我當時心裡咯噔了一下,發現原來現在的孩子竟是從電視電腦手機裡開始認識音樂的,而不是樂器本身,這讓我覺得有些心疼。”就因為這個孩子的一句話,劉鋼立馬有了為更多孩子演奏的想法,他希望孩子的音樂啟蒙能從樂器本身開始。

“我倒是不奢求每一個路過聽到我拉琴的孩子都能喜歡上音樂,但只要有那麼一個小朋友因此愛上了音樂,我現在做的事情就有意義了。”這也就是為什麼他總是樂於和孩子們去交流、去互動,因為他也想成為自己記憶里拉小提琴的鄰家小哥哥,讓優美的琴聲永不消失。

記 者 手 記

這些年有幸採訪了幾位特別不一樣的老人,說他們是老人可能僅僅是因為年齡的劃分,而在他們身上,我看到的是對生活無限的熱愛。無論是現實生活中,還是眾多的文學作品中,常常會看到因退休而無所適從的人們,他們常常會被不被需要的不安感所包圍。而在劉鋼老先生身上,我完全沒有感受到這種不安的情緒,更多的是他對自己人生的信心,即使年近古稀依然保持著對生活的熱情和追求。他們傳遞了這樣一種生活方式,人生在任何時候都可以重新開始,跟生活和解並不代表著要向歲月低頭。

老人身上對生活的熱愛

不向歲月低頭的態度

當之無愧是一名神秘巨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