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港媒:調查顯示中國反腐行動提升中企廉潔形象

港媒稱, 一項調查顯示, 中國的反腐運動和對貪污的嚴懲削弱了商界人士關於賄賂和欺詐在中國企業普遍存在的印象。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4月25日報導, 根據安永會計師事務所25日公佈的第15期全球欺詐調查報告, 認為中國公司普遍存在腐敗行為的受訪者人數今年的占比為16%, 相比2014年的資料下降了8個百分點。

安永欺詐調查和爭端解決服務亞太區負責人克裡斯·福德姆說:“2013年以來, 中國的反腐行動對普遍存在的腐敗行為產生影響, 這無疑影響了人們關於這類行為在中國普遍的印象。 ”

報導稱,

這項兩年一次的調查訪問了55個國家和地區的2550名公司管理人員, 其中來自中國內地和香港的受訪者各有50人。 每名受訪者只被提問有關本國本地區的問題。 安永說, 調查所得資料與2014年的調查資料進行了對比, 因為相關法律可能需要一段較長時間才能生效。

超過半數的新興市場受訪者表示, 他們認為腐敗在他們本國商界普遍存在。 而發達市場的受訪者則有20%表示, 他們認為腐敗在本國商界普遍存在。 在香港, 這一數字為14%, 低於亞洲地區27%的平均水準。 亞洲地區還包括中國內地、印尼、韓國、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和中國臺灣。

報導稱, 中國發起了反腐運動, 僅去年前9個月, 作為中共最高反腐機構的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就對30多萬人進行了處分。

福德姆說:“以我們的經驗, 從推出反腐法律到管理人員作出反應通常有一段滯後期。 ”

第15期全球欺詐調查報告說, 2012年以來, 全球範圍內監管機構和執法機構對腐敗實行了超過110億美元的經濟處罰。 但仍有38%的受訪者表示, 賄賂和欺詐行為在本國商界普遍發生, 這與2016年的上一次調查相比沒有什麼變化。

報告說, 在捷克和羅馬尼亞, 認為腐敗普遍存在的受訪者比例有了下降。 不過, 在巴西和沙烏地阿拉伯, 認為腐敗普遍存在的受訪者比例相比2014年分別上升了26個百分點和20個百分點。

這份報告還顯示, 年輕人更有意願通過送現金的方式來贏得或維持生意, 因為他們並不充分理解哪些因素構成不道德行為。

福德姆說:“雖然千禧一代為不道德機構工作的意願最小, 但他們送現金的可能性非常大。 ”福德姆提到他們缺乏雇主提供的道德培訓。

資料圖:黨員幹部在福建省福州市閩清縣反腐倡廉警示教育中心接受警示教育(2016年5月17日攝)。 新華社記者宋為偉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