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5個治頭痛的方法,哪個對哪個錯,你搞清楚了嗎

「頭痛」是一種很常見的症狀, 引發原因千奇百怪。 舉凡壓力大, 感冒, 熬夜, 失眠, 作息不正常, 飲食不正常, 焦慮, 經前症候群, 腫瘤疾病,

內分泌失調, 鼻竇炎, 肌纖維痛, 甚至是不明原因疾病等, 都可能觸動腦中警報器的開關, 導致頭痛頻頻發作。

緩解頭痛, 本身就是一件讓人頭疼的事。 坊間流傳的頭痛緩解方式, 哪一種比較好?哪一種容易暗藏危機呢?下面列舉5個止痛方法, 並進一步分析可不可行。

方法1 /上床睡一覺

頭痛發作時, 最常見的懶人止痛法就是上床好好睡一覺。 的確, 睡覺有助放鬆身心, 讓大腦好好休息, 進而緩解頭痛不適, 這通常僅適用於睡眠不足, 情緒緊張, 自律神經失調, 輕微感冒或過勞所引發的頭痛。

另需注意的是, 採取睡覺止痛法要掌握好時間點, 在生理時鐘認定該睡覺的時候睡覺, 也就是晚上才睡覺, 每天熟睡6至8小時即可, 睡太久反而會引發頭痛白天。

的睡眠品質往往不佳, 不建議採取此方法, 但如果真的很不舒服, 還是可以小睡一下, 每次趴睡15至20分鐘為限。

方法2 /吞服止痛藥

無法想睡就睡的時候, 止痛藥就成了國人緩解頭痛的最常選項, 幾乎人人家中, 每個上班族抽屜中, 都至少有一款止痛藥中醫師坦言:「止痛藥是緩解頭痛的最有效辦法, 卻不是臨床最建議的辦法!」

這是因為止痛藥的止痛策略是「掩耳盜鈴」, 「叫神經不要發出訊號」, 如此一來, 就容易讓人忽略真正引發頭痛的病因, 疏於追查和正確治療, 臨床就常見不少因此錯失及早發現癌症的例子。

另外, 長期靠止痛藥還有耐受性的問題, 會導致止痛劑量越吃越多, 越吃越沒效。 而且, 任何一種藥物或多或少都會有副作用,

對大部分止痛藥來說, 副作用就是傷胃, 常常吃甚至可能導致胃潰瘍, 不可不慎。

方法3 /吃乙群或咖啡

一直以來, 維生素乙群和咖啡被視為提神的好幫手。

這兩種止痛方法, 一般較適合因過度疲勞, 神經緊張, 焦慮所引發的頭痛, 且效果都是「暫時性」的, 也並非每次都見效。 以乙群來說, 每天有建議的攝取劑量, 身體缺乏時再補充才有意義。 咖啡因止痛則對緩解咖啡因戒斷症狀的效果較顯著, 但使用量也不宜過多, 過量反而會越喝頭越痛。

方法4 /按摩

頭痛的原因多, 肌肉緊繃便是其中之一, 因此, 有助放鬆肌肉的「按摩」, 不失為一個省錢的止痛方法。 不過, 按摩緩解頭痛也是有訣竅的, 建議大範圍按摩頭部和肩頸經絡後,

可特別加強頭部「百會穴」, 「風池穴」, 「太陽穴」, 以及雙手虎口處「合穀穴」的按揉, 有助頭痛更快退散。

方法5 /吃艾草煎蛋

網傳一個治頭痛的老偏方, 是取生艾葉3錢(可換成1.5錢的幹艾草, 但味道較苦), 洗淨後切碎與一顆雞蛋攪拌均勻, 攪拌均勻, 加入少許鹽巴調味, 入鍋用油煎熟即可, 每天吃一份, 通常連吃幾天就能見效。

中醫師表示, 艾草有「溫裡」之效, 可以調理氣血, 祛除寒濕, 溫暖子宮, 若用於緩解頭痛, 原則上以寒邪所引發的頭痛, 以及女性經期當中或過後, 血液迴圈太差造成血液供應營養不足所導致的頭痛, 改善效果較佳。 經前或中暑型頭脹痛則不適用, 經前症狀適合穴道按摩, 中暑可以用刮痧和補充電解質改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